本實用新型屬于水利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小型河道多功能溢流壩。
背景技術:
溢流壩,壩頂可泄洪的壩,亦稱滾水壩。溢流壩一般由混凝土或漿砌石筑成。按壩型有溢流重力壩、溢流拱壩、溢流支墩壩和溢流土石壩。后者僅限于溢流面和壩腳有可靠防護設施、單寬流量比較小的低壩。和廠房結合在一起,作為泄洪建筑物的壩內式廠房溢流壩、廠房頂溢流和挑越廠房頂泄流的廠壩聯合泄洪方式,可用在高山狹谷地區,是宣泄大流量時,解決溢洪道和電站廠房布置位置不足的一種途徑,也是從溢流壩發展起來的新形式。
經過檢索,授權公告號為CN 202298574 U的了一種設有擋水墻的溢流壩包括與攔河壩、溢流壩、泄洪閘,其特征在于:在溢流壩體上部中央沿溢流壩長度方向間隔設有立柱,立柱兩側設有插槽,插槽內設有柔質隔水墊,兩立柱的插槽內插接有擋水板,板體上部與泄洪閘上部相平,水電站在平、枯水期利用本實用新型可較大增加水電站蓄水庫容,提高水頭高度增加發電效率和經濟效益,同時可增加水電站用電峰谷時的調節容量和時間,用電低谷時少開發電機,增加蓄水,提高水頭高度,而用電高峰時即可多開發電機組,又可延長用電高峰時間,峰谷時段電價差很大,發電經濟效益增加不少。全年平、枯水期一般占全年時間的2/3以上,該實用新型只適合在大型水域建設,對于較小河道并不適用,而且較小河道更不可能建設發電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不足,提供一種水流控制更加方便的小型河道多功能溢流壩。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小型河道多功能溢流壩,包括壩體、橋面、泄水口、轉軸、弧形擋板、液壓桿、泄水槽、填充物,所述所述壩體頂部設有橋面,所述橋面下部設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內部設有弧形擋板,所述弧形擋板底部設有轉軸,所述弧形擋板一側設有液壓桿與壩體相連,所述壩體一側設有泄水槽,所述泄水槽下部設有填充物。
優選的,所述橋面上部設有圍欄,保護人員在橋面作業時的安全,防止人員溺水,增加了作業時的安全性。
優選的,所述泄水口一側設有格柵,可防止河道內的魚順水流而下,同時也能將水面的垃圾過濾集中,方便進行清理。
優選的,所述格柵上部設有滑輪和滑槽,使得格柵在推拉時更加方便。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有益效果表現在:
1)增加了壩體的堅固性,同時對河道的水流控制更加方便;
2)壩體一側設有泄水槽,可以將河道的水通過泄水槽少量放出,用于農田灌溉等,防止水流瞬間涌出,對下流的河岸和農作物造成破壞;
3)橋面上部設有圍欄,保護人員在橋面作業時的安全,防止人員溺水,增加了作業時的安全性;
4)泄水口一側設有格柵,可防止河道內的魚順水流而下,同時也能將水面的垃圾過濾集中,方便進行清理。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小型河道多功能溢流壩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小型河道多功能溢流壩正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小型河道多功能溢流壩頂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泄水口、2-橋面、3-圍欄、4-轉軸、5-弧形擋板、6-液壓桿、7-壩體、8-泄水槽、9-填充物、10-格柵、11-滑槽、12-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方便本技術領域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1-3,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一步具體說明。
一種小型河道多功能溢流壩,包括壩體7、橋面2、泄水口1、轉軸4、弧形擋板5、液壓桿6、泄水槽8、填充物9,所述所述壩體7頂部設有橋面2,所述橋面2下部設有泄水口1,所述泄水口1內部設有弧形擋板5,所述弧形擋板5底部設有轉軸4,所述弧形擋板5一側設有液壓桿6與壩體7相連,所述壩體7一側設有泄水槽8,所述泄水槽8下部設有填充物9。
所述橋面2上部設有圍欄3,保護人員在橋面作業時的安全,防止人員溺水,增加了作業時的安全性。
所述泄水口1一側設有格柵10,可防止河道內的魚順水流而下,同時也能將水面的垃圾過濾集中,方便進行清理。
所述格柵10上部設有滑輪12和滑槽11,使得格柵10在推拉時更加方便。
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