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轉鼓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總水量可控的轉鼓。
背景技術:
現有的轉鼓供水很多是直接連接在自來水管上,這種方式進入轉鼓的總水量不好控制,只能憑操作人員的感覺添加,經常會造成過量或過少的情況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總水量可控的可控性好、結構簡單的轉鼓。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總水量可控的轉鼓,它包括有圓筒狀的鼓體,鼓體表面通過木板拼接形成外殼,外殼的外周面上通過若干條環箍緊固;外殼外周面上設有料口,料口通過密封蓋扣合;鼓體兩端通過端蓋密封,端蓋外側設有端軸,并通過端軸活動安裝在底座頂部,其中一條端軸上設有出口管,另一條端軸上設有進水管,進水管與水量控制機構相連接;出口管一側的端蓋上固定有從動齒輪,從動齒輪與動力機構嚙合連接;水量控制機構包括有安裝在底座頂部外側壁上的支架,支架頂部安裝有底水箱,底水箱底部設有安裝座,并通過安裝座安裝在支架上,安裝后的底水箱內側通過連接接頭與進水管相連接,連接接頭與進水管之間設有控制閥組;底水箱頂部活動疊裝有中間水箱,中間水箱頂部活動疊裝有頂水箱,頂水箱頂部活動鉸接有水箱蓋板。
所述的底水箱、中間水箱、頂水箱均為上大下小的梯形,梯形的頂部口沿向外折邊形成加固環,且底水箱內腔上部設有底橡膠密封條,中間水箱底部疊裝在底水箱內腔上部,其疊合處通過底橡膠密封條密封,中間水箱內腔上部設有中間橡膠密封條,頂水箱底部疊裝在中間水箱內腔上部,其疊合處通過中間橡膠密封條密封。
所述的環箍主體為鋼絲繩,鋼絲繩表面包覆PVC套管形成防滑層,鋼絲繩端部通過鎖板連接箍緊。
所述的動力機構包括有減速箱、電機,其中,減速箱安裝在底座頂部一側,減速箱頂部通過調節螺桿安裝有電機座,電機安裝在電機座上,電機傳動輪通過皮帶和減速箱輸入軸上的輸入輪連接,減速箱輸出軸上設有輸出輪,輸出輪與從動齒輪相嚙合。
本實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總水量的多少可以通過增減中間水箱的數量來確定,控制閥組用于控制供水量的大小,排水管用于排出水箱內多余的水或對水箱進行清洗;外殼外周面通過防滑的鋼絲繩箍緊,采用本方案后具有可控性好、結構簡單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水量控制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所有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參見附圖1和附圖2,本實施例所述的總水量可控的轉鼓包括有圓筒狀的鼓體21,鼓體21表面通過木板拼接形成外殼22,外殼22的外周面上通過若干條環箍23緊固,所述的環箍23主體為鋼絲繩,鋼絲繩表面包覆PVC套管形成防滑層,鋼絲繩端部通過鎖板連接箍緊;外殼22外周面上設有料口,料口通過密封蓋25扣合;鼓體21兩端通過端蓋24密封,端蓋24外側設有端軸,并通過端軸活動安裝在底座26頂部,其中一條端軸上設有出口管27,另一條端軸上設有進水管5,進水管5與水量控制機構相連接;出口管27一側的端蓋24上固定有從動齒輪28,從動齒輪28與動力機構嚙合連接;所述的動力機構包括有減速箱29、電機30,其中,減速箱29安裝在底座26頂部一側,減速箱29頂部通過調節螺桿31安裝有電機座32,電機30安裝在電機座32上,電機30傳動輪通過皮帶和減速箱29輸入軸上的輸入輪連接,減速箱29輸出軸上設有輸出輪,輸出輪與從動齒輪28相嚙合;水量控制機構包括有安裝在底座26頂部外側壁上的支架1,支架1頂部安裝有底水箱3,底水箱3底部設有安裝座4,并通過安裝座4安裝在支架1上,安裝后的底水箱3內側通過連接接頭與進水管5相連接,連接接頭與進水管5之間設有控制閥組6;底水箱3頂部活動疊裝有中間水箱9,中間水箱9頂部活動疊裝有頂水箱10,頂水箱10頂部活動鉸接有水箱蓋板11。所述的底水箱3、中間水箱9、頂水箱10均為上大下小的梯形,梯形的頂部口沿向外折邊形成加固環12,且底水箱3內腔上部設有底橡膠密封條13,中間水箱9底部疊裝在底水箱3內腔上部,其疊合處通過底橡膠密封條13密封,中間水箱9內腔上部設有中間橡膠密封條,頂水箱10底部疊裝在中間水箱9內腔上部,其疊合處通過中間橡膠密封條密封。本實施例的總水量的多少可以通過增減中間水箱的數量來確定,控制閥組用于控制供水量的大小,排水管用于排出水箱內多余的水或對水箱進行清洗;外殼外周面通過防滑的鋼絲繩箍緊,采用本實施例后具有可控性好、結構簡單的優點。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