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下室懸挑底板逆作結構,適用于地下室外墻挑出較大的結構部位施工,包括地下室整體挑出或部分突出較大的通風井、設備井等部位施工。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現澆鋼筋混凝土懸挑結構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應用十分廣泛,受規劃、實用、美觀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錯落有致、凸現特色的現代建筑造型使結構處理越來越趨向復雜化,隨之懸挑結構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如何合理設置懸挑結構,確保結構實用安全,愈來愈引起大家的關注。懸挑陽臺、外廊、挑檐、雨蓬等是建設工程中常見的結構形式。
“懸挑”結構在建筑工程中很常見,處理起來也不是太復雜,但當“懸挑”出現在地下部位時,比如:地下室上面的一層比下面的一層向外挑出一部分或地下室外墻突出較大的通風井、設備井等情況,其施工難度就要比地上復雜得多。因為在其地下部位,所以涉及懸挑部位下面地下室防水、回填土密實、懸挑部位填土與主樓基礎同步沉降對地基的影響問題。
綜上所述,已有的地下室懸挑底板施工方法雖然已經在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應對懸挑部位跨度較大的情況施工難度比較大,同時在可操作性、結構加固、造價、施工效率等方面仍具有可改進的地方。鑒于此,目前亟需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穩定、施工方便、經濟效益優良的地下室懸挑底板的施工方法。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地下室懸挑底板逆作結構進行施工,施工方便且造價低廉,大部分部件可重復使用,具有一定的經濟技術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地下室懸挑底板逆作結構,力求在保證整體結構符合規范要求的同時優化施工工藝、簡化施工流程的效果,并且具有優秀的經濟效益,提高工程效益和效率。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地下室懸挑底板逆作結構,基礎底板、高壓旋噴樁、預制砼側擋墻、高壓旋噴樁墻、變形調節層、預制水平板、懸挑樓層板支模體系和下現澆外墻單側支模體系;碎石墊層底標高處打設高壓旋噴樁和高壓旋噴樁墻,高壓旋噴樁樁頂預埋抗浮錨桿;高壓旋噴樁墻設置在下現澆外墻處,初凝前插入預制砼側擋墻,預制砼側擋墻設置有墻肋和企口;碎石墊層上部設置變形調節層,上下分別為砼下墊層和砼上墊層,砼上墊層頂部安裝預制水平板;預制水平板中留有條形槽口,并有外伸的預留連接筋,分別與兩側的墻體結構中預埋的直螺紋套筒相連;節點加強上鋼板設置在預制水平板中部,節點加強下鋼板設置在砼上墊層,錨桿連接板設置在預制水平板頂部,錨桿連接板上設置有橡膠支座。
作為優選:下現澆外墻單側支模體系由可調節底座、橫向連接桿和斜向連接桿組成。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點和有益效果:
(1)結構施工階段懸挑結構部位梁、墻與室內其他部位結構按正常工序施工,待主樓基礎變形沉降穩定后懸挑后澆底板逆作施工,結構變形穩定。
(2)采用碎石墊層及聚苯板組合而成的變形調節層調節結構變形,有效解決地下室外墻挑出結構下面的填土位置沉降速度如果大于建筑物沉降速度,可能引起防水層脫離混凝土板,如果填土位置沉降速度如果大于建筑物沉降速度則對懸挑端的構件受力狀況形成不利影響問題。
(3)下懸挑外墻采用帶肋的預制砼側擋墻插入高壓旋噴樁墻中,并通過其中預埋的直螺紋套筒連接模板,實現單側支模體系,施工高效、方便。
(4)懸挑底板梁節點處設置三層型鋼并延伸一定長度,加強節點,同時兩側外墻均預留有外伸的連接筋,使懸挑底板和兩側外墻的連接牢固、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地下室懸挑底板逆作結構示意圖。
圖2是大樣圖A;
圖3是A-A斷面圖;
圖4是單側支模體系示意圖;
圖5是主體結構施工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工藝流程圖;
圖中:1-基礎底板,2-樁基,3-高壓旋噴樁,4-抗浮錨桿,5-下現澆外墻,6-上懸挑外墻,7-懸挑底板,8-懸挑樓層板,9-下外墻防水層,10-上懸挑外墻防水層,11-懸挑底板防水層,12-高壓旋噴樁墻,13-預制砼側擋墻,14-墻肋,15-企口,16-螺桿連接套筒,17-對拉螺桿,18-下外墻側模,19-單側支模體系,20-擱置平臺,21-預埋直螺紋套筒,22-回填土,23-碎石墊層,24-砼下墊層,25-變形調節層,26-砼上墊層,27-預制水平板,28-條形槽口,29-預留連接筋,30-節點加強上鋼板,31-節點加強下鋼板,32-錨桿連接板,33-橡膠支座,34-基礎底板標高,35-碎石墊層標高,36-懸挑樓層板支模體系,37-螺桿,38-可調節底座,39-橫向連接桿,40-斜向連接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方式中鋼板焊接技術、高壓旋噴樁成樁技術,預埋件安裝操作規程,混凝土澆筑等常規施工技術要求等不再贅述,重點闡述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地下室懸挑底板逆作結構施工的實施方式。
參照圖1-5所示的地下室懸挑底板逆作結構,碎石墊層底標高處打設高壓旋噴樁3、高壓旋噴樁墻12,高壓旋噴樁樁頂預埋抗浮錨桿4。
高壓旋噴樁墻設置在下現澆外墻5處,初凝前插入預制砼側擋墻13,預制砼側擋墻設置有墻肋14、企口15。
碎石墊層上部設置變形調節層,上下分別為砼下墊層24、砼上墊層26,砼上墊層頂部安裝預制水平板27。
預制水平板中留有條形槽口28,并有外伸的預留連接筋29,分別與兩側的墻體結構中預埋的直螺紋套筒21相連。
逆作結構設置三層節點加強鋼板,節點加強上鋼板30設置在預制水平板中部,節點加強下鋼板設置在砼上墊層,錨桿連接板32設置在預制水平板頂部,錨桿連接板上設置有橡膠支座33。
下現澆外墻單側支模體系由可調節底座38、橫向連接桿39、斜向連接桿40組成。
如圖6所示,地下室懸挑底板逆作結構的施工步驟如下:
1)基礎開挖及樁基施工:基坑開挖至碎石墊層標高35,施工高壓旋噴樁3,直徑2-3m,高壓旋噴樁中設置有抗浮錨桿4,錨桿為20mm直徑鋼筋,長度為5m,外伸出樁頂50cm;高壓旋噴樁墻12同步施工,直徑同高壓旋噴樁,位置設置在下現澆外墻5處,混凝土初凝前插入預制砼側擋墻13,預制砼側擋墻帶墻肋14、企口15,并預埋有螺桿連接套筒16。
2)懸挑部位下現澆外墻施工:待高壓旋噴樁3、高壓旋噴樁墻12達到設計規定強度后,開挖基坑至基礎底板結構底標高34,下現澆外墻外側面沿預制砼側擋墻13垂直開挖,開挖后側面清理,使預埋的螺桿連接套筒16露出表面。安裝對拉螺桿17,對拉螺桿為45mm,單側支模澆筑下現澆外墻;澆筑完成,進行下現澆外墻的防水層施工,內側采用噴膜防水。
3)懸挑梁施工:預留懸挑板部位鋼筋預留時,控制好鋼筋的接頭位置,中間板綁扎時采用一端氣壓焊、一端搭接焊連接;懸挑梁與主體結構一同進行懸挑部位梁混凝土澆灌施工。
4)變形調節層施工:先澆筑懸挑底板砼下墊層24,在墊層上做50mm厚細石混凝土墊層,表面壓實抹光,鋪設碎石墊層23,隨后鋪設懸挑底板防水層11,在墊層混凝土養護并干燥后鋪貼SBS卷材防水層,防水層在板四周的梁上與原先已做好的上返防水層疊合25cm至現澆板底;在防水層上鋪設200厚聚苯板保護層,形成組合式變形調節層。
5)預制水平板安裝:變形調節層25施工完畢后,澆筑砼上墊層26,整平,隨后吊裝預制水平板27。調整位置,使抗浮錨桿4穿過預制水平板上的預留孔;下現澆外墻側連接筋與下現澆外墻外側預留鋼筋連接在一起。
6)正常主體施工到頂:懸挑外墻內側設置預留連接筋與預制水平板27相連,懸挑樓層板模板支設在預制水平板上,鋼筋綁扎、模板封閉后整體澆筑到頂。
7)懸挑底板后施工:預制水平板兩側分別與先成型的墻體通過鋼筋綁扎連接,在后澆混凝土板與先澆混凝土梁之間填嵌橡膠止水條,整理、調直、清理原先施工的預留板鋼筋,并綁扎,支模后采用設計值的混凝土澆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