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平地機。
背景技術:
平地機是一種高速、高效、高精度和多用途的土方工程機械,它可以完成公路重要內容場、農田等大面積的地面平整和挖溝、刮坡、推土、排雪、疏松、壓實、布料、拌和、助裝和開荒等工作,是國防工程、礦山建設、道路修筑、水利建設和農田改良等施工中的重要設備。
例如,公開號為CN205387727U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平地機,其技術要點是:包括車體和主鏟刀,所述主鏟刀沿長度方向滑動連接有副鏟刀,所述主鏟刀靠近車體一側面設有用于調節副鏟刀伸出距離的調節機構。
上述方案通過調節機構將副鏟刀相對于主鏟刀向外伸出或向內收縮,滿足工況對平地機鏟刀寬度的要求。
同時,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的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平地機,通過主鏟刀鉸接有副鏟刀,推動裝置推動副鏟刀相對于主鏟刀轉動,實現鏟刀寬度的調節。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平地機,包括機體,與機體連接的支撐梁,所述支撐梁連接有主鏟刀,所述主鏟刀兩側鉸接有副鏟刀,所述支撐梁連接有第一連桿,所述第一連桿與副鏟刀之間轉動連接有用于驅動副鏟刀相對于主鏟刀轉動的推動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包括機體,與機體連接的支撐梁,支撐梁連接有主鏟刀,主鏟刀兩側鉸接有副鏟刀,支撐梁連接有第一連桿,第一連桿與副鏟刀之間轉動連接有用于驅動副鏟刀相對于主鏟刀轉動的推動裝置,當施工現場較寬時,主鏟刀與副鏟刀處于水平嵌合狀態,對施工現場進行平整作業,當施工現場對鏟刀的寬度有要求時,控制推動裝置調節副鏟刀轉動,使其與主鏟刀形成一定的角度,適應施工現場對鏟刀寬度的要求,進而對現場進行施工操作,提高平整作業的方便性,滿足不同工況對鏟刀的要求,提高鏟刀將泥土收攏的效率,加快施工進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推動裝置包括電機,與電機輸出端轉動連接的減速箱,所述減速箱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絲杠,所述絲杠螺紋連接有伸縮管,所述減速箱固定連接有外管,所述伸縮管套設在外管內,所述伸縮管與副鏟刀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推動裝置包括電機,與電機輸出端轉動連接的減速箱,減速箱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絲杠,絲杠螺紋連接有伸縮管,減速箱固定連接有外管,伸縮管套設在外管內,伸縮管與副鏟刀連接,當施工場地較大,主鏟刀與兩側的副鏟刀處于水平狀態,對施工現場進行平整作業,當施工場所對鏟刀的寬度有要求時,電機通過減速箱帶動絲杠轉動,絲杠帶動與其連接的伸縮管伸縮或前進,調節副鏟刀相對于主鏟刀轉動的程度,滿足施工要求,提高作業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減速箱包括蝸輪蝸桿減速箱,所述蝸輪蝸桿減速箱包括減速箱殼體、安裝在減速箱殼體上的蝸輪以及蝸桿,所述蝸輪與蝸桿嚙合,所述蝸桿與電機輸出端連接,所述蝸輪與絲杠固定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減速箱包括蝸輪蝸桿減速箱,蝸輪蝸桿減速箱包括減速箱殼體、安裝在減速箱殼體上的蝸輪以及蝸桿,蝸輪與蝸桿嚙合,蝸桿與電機輸出端,蝸輪與絲杠固定連接,電機驅動蝸桿轉動,蝸桿驅動蝸輪轉動帶動連接在絲杠上的伸縮管伸縮或前進,調節副鏟刀相對于主鏟刀的轉動角度,實現鏟刀寬度的調節,滿足施工要求,減速箱為蝸輪蝸桿減速箱的傳動比大、體積小、自鎖能力強、結構簡單。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主鏟刀與副鏟刀之間連接有開合頁。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主鏟刀與副鏟刀之間連接有開合頁,通過開合頁連接主鏟刀與副鏟刀,使在調節鏟刀的寬度時,增大整個鏟刀的承受力,提高主鏟刀與副鏟刀的靈活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主鏟刀與副鏟刀之間設置有橡膠密封條。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主鏟刀與副鏟刀之間設置有橡膠密封條,由于主鏟刀與副鏟刀連接會存在間隙,影響鏟刀對施工現場進行平整作業時,橡膠密封條提高主鏟刀與副鏟刀連接的密封性,提高鏟刀作業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梁連接有松土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撐梁連接有松土裝置,當平地機在施工過程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松土要求時,安裝在平地機上的松土裝置之間對現場進行松土操作,不需要另外調用松土機對現場進行松土,提高施工進程,避免了平地機的單一功能化。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松土裝置包括旋轉軸,連接旋轉軸的驅動裝置以及與旋轉軸固定連接的旋轉臺面,所述旋轉臺面上設置有豎直的耙齒。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松土裝置包括旋轉軸,連接旋轉軸的驅動裝置以及與旋轉軸固定連接的旋轉臺面,旋轉臺面上設置有豎直的耙齒,當施工現場需要對路面進行松土操作時,驅動裝置驅動旋轉軸旋轉,帶動旋轉臺面上的耙齒對路面進行松土操作,避免平地機功能單一化,提高施工進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旋轉軸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與支撐梁之間設置有伸縮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旋轉軸連接有安裝板,安裝板與支撐梁之間設置有伸縮裝置,當施工現場需要對路面進行松土操作時,伸縮裝置伸長,調節松土裝置與路面的距離,通過驅動裝置驅動旋轉軸使耙齒對路面進行松土操作,當施工現場不需要對路面進行松土操作,伸縮裝置收縮,增大松土裝置與路面的距離,避免耙齒對以平整的路面造成損壞,影響到施工進度。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支撐梁連接有主鏟刀,主鏟刀兩側鉸接有副鏟刀,支撐梁連接有第一連桿,第一連桿與副鏟刀之間設置有推動裝置,可根據施工現場對鏟刀寬度的要求,調節鏟刀的寬度,進而對現場進行施工操作,提高平整作業的方便性,滿足不同工況對鏟刀的要求;
其二,支撐梁連接有松土裝置,當平地機在施工過程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松土要求時,安裝在平地機上的松土裝置之間對現場進行松土操作,不需要另外調用松土機對現場進行松土,提高施工進程,避免了平地機的單一功能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主要用于表現整個平地機的結構;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側視圖,主要用于表現推動裝置與鏟刀的連接關系;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側視圖,主要用于表現平地機的松土裝置與機體之間的連接關系;
圖4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推動裝置示意圖,主要用于表現推動裝置的結構。
圖中:1、機體;2、支撐梁;3、主鏟刀;4、副鏟刀;5、推動裝置;6、第一連桿;7、第二連桿;8、電機;9、外管;10、伸縮管;11、減速箱殼體;12、開合頁;13、橡膠密封條;14、絲杠;15、蝸桿;16、蝸輪;17、旋轉軸;18、旋轉臺面;19、耙齒;20、安裝板;21、伸縮裝置;22、活塞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一種平地機,如圖1和圖2和圖3所示,包括機體1以及與機體1連接的支撐梁2,支撐梁2連接有主鏟刀3,主鏟刀3兩側鉸接有副鏟刀4,主鏟刀3與副鏟刀4之間連接有開合頁12,主鏟刀3與副鏟刀4連接處設置有橡膠密封條13,支撐梁2連接有第一連桿6,第一連桿6與副鏟刀4之間轉動連接有用于驅動副鏟刀4相對于主鏟刀3轉動的推動裝置5,推動裝置5包括電機8,與電機8輸出端轉動連接的減速箱,減速箱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絲杠14,絲杠14螺紋連接有伸縮管10,減速箱固定連接有外管9,伸縮管10套設在外管9內,伸縮管10與副鏟刀4連接,減速箱包括蝸輪蝸桿減速箱,蝸輪蝸桿減速箱包括減速箱殼體11、安裝在減速箱殼體11上的蝸輪16以及蝸桿15,蝸輪16與蝸桿15嚙合,蝸桿15與電機8輸出端連接,蝸輪16與絲杠14固定連接,支撐梁2連接有松土裝置,松土裝置包括旋轉軸17,連接旋轉軸17的驅動裝置以及與旋轉軸17固定連接的旋轉臺面18,驅動裝置為驅動電機,旋轉臺面18上設置有豎直的耙齒19,旋轉軸17連接有安裝板20,安裝板20與支撐梁2之間設置有伸縮裝置21,伸縮裝置21可以為氣缸或油缸,氣缸或油缸包括活塞桿22。
本實用新型具體工作步驟如下:將平地機開至施工場所,當施工現場較大時,啟動電機8,電機8將動力傳遞給蝸桿15,蝸桿15驅動連接蝸輪16上的絲杠14轉動,絲杠14推動伸縮管10收縮,增大副鏟刀4相對于主鏟刀3向兩側轉動的程度,使得鏟刀的寬度增大,進而滿足施工要求,提高工作效率,當施工場所較小時,電機8將動力傳遞給蝸桿15,蝸桿15驅動連接蝸輪16的絲杠14轉動,絲杠14推動伸縮管10伸長,將副鏟刀4相對于主鏟刀3向中間轉動,使得鏟刀的寬度減小,滿足施工要求,通過開合頁12連接主鏟刀3與副鏟刀4,使在調節鏟刀的寬度時,增大整個鏟刀的承受力,提高主鏟刀3與副鏟刀4的靈活度,當施工現場需要進行松土操作時,氣缸或油缸伸長,調節松土裝置與路面的距離,驅動電機驅動固定連接在旋轉軸17上的旋轉臺面18轉動,進而使安裝在旋轉臺面18的耙齒19對施工現場進行松土作業,避免了平地機功能單一化的問題,當施工現場不需要進行松土操作時,氣缸或油缸收縮,增大松土裝置與路面的距離,避免耙齒對以平整的路面造成損壞,影響到施工進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