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馬桶的補水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雙沖馬桶的補水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馬桶在沖洗后一般都會對馬桶便池底部的水封進行補水,以保證足夠的水封水量避免排污通道的臭氣污染室內空氣,而現有技術中,一般采用設定補水通道的大小(即補水通道的橫截面積)來控制補水量,即,當使補水通道的橫截面積較大時,補水量也較大,反之亦然;另一方面,現有技術中當馬桶采用雙沖洗結構的排水閥來實現大小雙沖洗時,通常小沖洗和大沖洗的補水量不一致,一般為,大、小沖補水采用同一個補水通道,也即大、小沖的補水通道大小一致,在這種情況下,大沖洗因補水時間較長而補水量較大,小沖洗因補水時間較短而補水量較小,如此,在滿足小沖洗補水量的條件下,大沖洗由于補水量較大會導致部分補水被浪費掉。另外,也有一些雙沖洗馬桶,需要小沖洗補水量大,而大沖洗補水量小,這樣由于現有技術中無法對大、小沖洗補水量進行分別控制,故同樣無法滿足上述雙沖洗馬桶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雙沖馬桶的補水裝置,其通過浮筒對補水量進行控制,結構新穎,功能可靠,通配性強,無論是對于大沖洗補水量還是對于小沖洗補水量都能夠實現定量補水,既保證了雙沖洗的補水效果,又不會因大沖或小沖的補水量太大而浪費水資源。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之一是:一種雙沖馬桶的補水裝置,用于對雙沖馬桶便池內水封的補水量進行控制,所述雙沖馬桶具有用于控制小沖水的小沖開關和用于控制大沖水的大沖開關,所述補水裝置包括補水本體和浮筒,所述補水本體內設有補水控制腔,并設有與該補水控制腔相連通的進水口、出水口,所述浮筒可上下活動地設置在所述補水控制腔內;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大沖開關使所述出水口停止出水第一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外使所述出水口進行出水以用于補水,實現第一補水量;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小沖開關使所述出水口停止出水第二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外使所述出水口進行出水以用于補水,實現第二補水量。
優選的,所述補水本體還設有與所述補水控制腔相連通的泄水口,且該浮筒隨所述補水控制腔的水位變化上下運動進行打開或關閉所述泄水口,通過控制所述泄水口的開閉進行控制所述出水口進行停止出水第一預設時間段或者第二預設時間段。
優選的,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大沖開關時被抵制并始終關閉所述泄水口,使所述出水口停止出水第一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外使所述出水口進行出水以用于補水,實現第一補水量;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小沖開關時被解除抵制使得浮筒可自由升降,并對應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內打開所述泄水口,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外關閉所述泄水口,使所述出水口停止出水第二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外使所述出水口進行出水以用于補水,實現第二補水量;或者,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大沖開關時被解除抵制使得浮筒可自由升降,并對應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內打開所述泄水口,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外關閉所述泄水口,使所述出水口停止出水第一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外使所述出水口進行出水以用于補水,實現第一補水量;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小沖開關時被抵制并始終關閉所述泄水口,使所述出水口停止出水第二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外使所述出水口進行出水以用于補水,實現第二補水量。
優選的,所述浮筒為開口向上的中空浮筒,且所述浮筒的底部設有出水孔,所述泄水口設于所述補水控制腔的底部,該出水孔與所述泄水口相連通。
優選的,所述出水孔處設有用于防止所述補水控制腔內的水流入所述浮筒內的單向閥。
優選的,所述浮筒的底壁與所述補水控制腔的內壁之間還設有彈性件,所述浮筒未裝水時在所述彈性件的彈性力作用下進行打開所述泄水口,并在所述浮筒裝有一定水量時克服所述彈性件的彈性力作用進行關閉所述泄水口。
優選的,還包括一與所述浮筒聯動配合的擋板,所述擋板隨所述浮筒上下運動而切換開閉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泄水口。
優選的,所述泄水口設有用于調節所述泄水口的大小的調節件。
優選的,所述補水本體上還開設有貫通所述補水控制腔之內外的補水量調節口,并在所述補水量調節口處設有用于調節所述補水量調節口的大小的補水量調節件。
優選的,還包括一設置在補水本體上的切換件,所述大沖開關和所述小沖開關與所述切換件聯動配合使得所述切換件進行抵制或解除抵制所述浮筒。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之二是:一種雙沖馬桶的補水裝置,用于對雙沖馬桶便池內水封的補水量進行控制,所述雙沖馬桶具有用于控制小沖水的小沖開關和用于控制大沖水的大沖開關,所述補水裝置包括補水本體和浮筒,所述補水本體內設有補水控制腔,并設有與該補水控制腔相連通的進水口、出水口,所述浮筒可上下活動地設置在所述補水控制腔內;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大沖開關時使所述出水口以第一流速進行補水第一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外改變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流速以第二流速進行補水,實現第一補水量;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小沖開關時使所述出水口以所述第一流速進行補水第二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外改變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流速以所述第二流速進行補水,實現第二補水量。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之三是:一種雙沖馬桶的補水裝置,用于對雙沖馬桶便池內水封的補水量進行控制,所述雙沖馬桶具有用于控制小沖水的小沖開關和用于控制大沖水的大沖開關,所述補水裝置包括補水本體和浮筒,所述補水本體內設有補水控制腔,并設有與該補水控制腔相連通的進水口、出水口,所述浮筒可上下活動地設置在所述補水控制腔內;
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大沖開關時使所述出水口以第一流速進行補水第一預設時間段,實現第一補水量;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小沖開關時使所述出水口以所述第一流速進行補水第二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外改變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流速以所述第二流速進行補水,實現第二補水量;或者,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小沖開關時使所述出水口以第一流速進行補水第二預設時間段,實現第二補水量;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大沖開關時使所述出水口以所述第一流速進行補水第一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外改變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流速以所述第二流速進行補水,實現第一補水量。
優選的,所述浮筒為開口向上的中空浮筒,且所述浮筒的底部設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口設于所述補水控制腔的底部,該出水孔與所述出水口相連通;該浮筒隨所述補水控制腔的水位變化上下運動進行控制出水口的出水流速;還包括對所述浮筒施加彈力使所述浮筒上升的彈性件。
優選的,還包括一設置在補水本體上的切換件,所述大沖開關和所述小沖開關與所述切換件聯動配合使得所述切換件進行抵制或解除抵制所述浮筒;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大沖開關或小沖開關之一時被抵制始終處于上升打開出水口的狀態,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大沖開關或小沖開關之另一時被解除抵制使得浮筒可自由升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補水本體內設置浮筒,所述浮筒響應所述大沖開關和響應所述小沖開關使所述出水口停止出水的時間段不同從而實現第一和第二補水量;或者,浮筒響應所述大沖開關和響應所述小沖開關使所述出水口具有不同時間段的對應流速從而實現第一和第二補水量,結構新穎,構思巧妙,補水功能可靠,通配性強,無論是對于大沖洗補水量還是對于小沖洗補水量,都能夠實現獨立定量補水,既保證了雙沖洗馬桶的補水效果,又不會因大沖或小沖的補水量太大而浪費水資源。
(2)、通過設置泄水口,使泄水口打開時,水從泄水口流出而出水口停止出水,從而可控制出水口停止出水的時間范圍更大,操作大沖開關和操作所述小沖開關時的二者之間的不同補水量的控制范圍也更大,通配性好。
(3)、通過抵制或解除抵制浮筒,使該浮筒被抵制時始終關閉所述泄水口,使得出水口始終出水,使該浮筒被解除抵制時可自由升降以開閉泄水口,從而控制出水口在預設時間段內停止出水,并在預設時間段外進行出水用于補水,這樣實現不同補水量的結構更簡單,構思更巧妙。
(4)通過設置切換件,切換件聯動所述大沖開關或小沖開關并通過抵制或解除抵制所述浮筒以控制所述泄水口的開閉從而控制補水量,結構簡單,構思巧妙,控制功能穩定可靠。
(5)、在泄水口處設有用于調節泄水口的大小的調節件,調節件使得補水量可根據需要靈活調節,調節方便,通配性更好。
(6)、在補水本體上另外開設補水量調節口,并設有補水量調節件,使得補水量可根據需要靈活調節,調節方便,通配性更好。
(7)、所述補水本體的進水口處設有用于阻擋水流直接沖擊所述浮筒的擋水板,能夠保證浮筒運動的穩定性,從而保證泄水口的泄水量的穩定性,實現穩定補水。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補水裝置與扳手的組裝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補水裝置與扳手組裝剖示示意圖之一;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補水裝置與扳手組裝剖示示意圖之二;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補水裝置與扳手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補水裝置實現第二補水量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補水裝置實現第一補水量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補水裝置與按鍵的組裝立體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補水裝置與按鍵的分解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補水裝置實現第二補水量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補水裝置實現第一補水量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補水裝置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補水裝置實現第二補水量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補水裝置實現第一補水量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中:
10a-大沖開關;10b-小沖開關;
20-補水本體;21-補水控制腔;22-進水口;23-出水口;24-泄水口;241-調節件;25-補水量調節口;251-補水量調節件;26-切換件;27-導向結構;28-擋水板;
30-浮筒;31-出水孔;
40-扳手盒;41-轉動盤;50-按鍵座;60-壓簧;70-壓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沖馬桶的補水裝置,用于對雙沖馬桶便池內水封的補水量進行控制,所述雙沖馬桶具有用于控制小沖水的小沖開關10b和用于控制大沖水的大沖開關10a,所述補水裝置包括補水本體20和浮筒30,所述補水本體20內設有補水控制腔21,并設有與該補水控制腔21相連通的進水口22、出水口23,所述浮筒30可上下活動地設置在所述補水控制腔21內;其中,進水口22與供水源連接,供水源優選為馬桶水箱內的進水閥(未圖示),這樣,進水閥對水箱注水的同時也將對補水本體20上的進水口22進行供水,從而,大沖水或小沖水時,進水口22的進水時間與進水閥的進水時間一致,也即,大沖水時,進水口22的進水時間長于小沖水時的進水時間;出水口23與馬桶的補水通道連接,補水通道可以是馬桶水箱內設有的溢流管(未圖示),溢流管與馬桶便池連通,這樣,出水口23流出的水通過溢流管導入馬桶便池內用于補水。
所述浮筒30響應所述大沖開關10a使所述出水口23停止出水第一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外使所述出水口23進行出水以用于補水,實現第一補水量;所述浮筒30響應所述小沖開關10b使所述出水口23停止出水第二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外使所述出水口23進行出水以用于補水,實現第二補水量。通過控制浮筒30響應所述大沖開關10a和所述小沖開關10b的預設的出水口23停止出水時間不同,從而控制出水口23的補水時間,從而實現第一、第二補水量,該裝置結構新穎,構思巧妙,補水功能可靠,通配性強,無論是對于大沖洗補水量(第一補水量)還是對于小沖洗補水量(第二補水量),都能夠實現獨立定量補水,既保證了雙沖洗馬桶的補水效果,又不會因大沖或小沖的補水量太大而浪費水資源。
優選的,馬桶水箱內設有帶雙沖洗功能的排水閥,大沖開關10a和小沖開關10b通過控制該排水閥分別進行大沖水和小排水,從而實現馬桶的大沖水和小沖水。此外,無論是扳手式沖洗開關的馬桶,還是按鍵式沖洗開關的馬桶,本實用新型的補水裝置均適用。以下針對本實用新型雙沖洗馬桶的補水裝置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扳手式開關):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一種雙沖馬桶的補水裝置,該補水裝置包括補水本體20和浮筒30,補水本體20設有補水控制腔21、進水口22、出水口23,還設有與補水控制腔21相連通的泄水口24和補水量調節口25,以及與所述大沖開關10a和所述小沖開關10b聯動配合的切換件26。
本實施例中,浮筒30隨補水控制腔21的水位變化上下運動進行打開或關閉所述泄水口24,通過控制所述泄水口24的開閉進行控制所述出水口23進行停止出水第一預設時間段或者第二預設時間段。具體的,本實施例的浮筒30響應所述小沖開關10b時被抵制并始終關閉所述泄水口24,使出水口停止出水第二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外使出水口進行出水以用于補水,實現第二補水量;浮筒30響應所述大沖開關10a時被解除抵制使得浮筒30可自由升降,并對應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內打開所述泄水口24,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外關閉所述泄水口24,使所述出水口23停止出水第一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外使所述出水口23進行出水以用于補水,實現第一補水量。在進水口22的進水時間一致的情況下,由于操作大沖開關10a時,泄水口24被打開使得出水口23停止出水的第一預設時間段較長,而,操作小沖開關10b時,泄水口24未被打開,使得出水口23停止出水的第二預設時間段較短甚至也可以接近為零,故此時,第一補水量小于第二補水量;然而在進水口22的進水時間不一致的情況下,比如,本實施例供水源采用進水閥時,由于大沖時水箱的注水時間長于小沖時的水箱的注水時間,故大沖時從進水口22流入補水裝置的進水時間也長于小沖時進水口22的進水時間,這種情況下,受進水口22的進水時間差的影響,第一補水量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二補水量,具體可根據需要任意選擇二者的差值和大小關系。
當然,上述采用對浮筒30進行抵制或解除抵制以實現第一、第二補水量的控制方法僅是較佳的實施方案,還可以采用其他容易想到的控制方案,比如操作大沖開關10a和小沖開關10b時,浮筒30都不被抵制而均可自由升降,此時,采用增加一預緊彈性件對浮筒30施加彈力,使得浮筒30下落關閉泄水口24,并使操作大沖開關10a和操作小沖開關10b時,浮筒30需克服的預緊彈性力不同,從而使得浮筒30浮起打開泄水口24所需的浮力不同,使得浮筒30浮起的時間不同,進而使得打開泄水口24的時間不同,最終實現操作兩開關時出水口23的停止出水時間第一預設時間段和第二預設時間段不同,如此也能實現第一和第二補水量的目的。
本實施例中,所述浮筒30為開口向上的中空浮筒,且所述浮筒30的底部設有出水孔31,泄水口24設于所述補水控制腔21的底壁,或者泄水口也可以選擇設于補水控制腔21的側壁的底部,該出水孔31與所述泄水口24相連通,使得出水孔31流出的水可從泄水口24流出,泄水口24優選為直接與水箱內腔連通,使得從泄水口24流出的水直接流至水箱內。
為了避免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從出水孔31進入浮筒30內導致浮筒30提早下落進而使得補水量不穩定,所述出水孔31處設有用于防止所述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流入所述浮筒30內的單向閥(圖中未示出),通過設置單向閥,使得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只能從浮筒30的頂部開口進入浮筒30內。這里,單向閥可以是一小浮子,該小浮子可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而關閉所述出水孔31及在失去浮力作用下而下落打開所述出水孔31,當還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單向閥結構,只要其可使得浮筒30內的水流單向流出即可。
優選的,所述浮筒30的底壁與所述補水控制腔21的內壁之間還設有彈性件(圖中未示出),所述浮筒30未裝水時在所述彈性件的彈性力作用下上升進行打開所述泄水口24,并在所述浮筒30裝有一定水量時克服所述彈性件的彈性力作用下落進行關閉所述泄水口24,設置了彈性件后,使得浮筒30在進水口22剛進水的初始狀態即為浮起打開泄水口24的狀態,泄水口24可立即開始泄水,當然,不設置彈性件也是可行的,區別只是浮筒30的初始狀態為下落關閉泄水口24的狀態,需等到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上升到一定高度時浮筒30才在浮力作用下浮起打開泄水口24,這樣,泄水口24會延遲一定時間才開始泄水,如此也能實現打開泄水口24的目的,只是設置了彈性件,能更好地使得浮筒30上升,效果更穩定;并且,所述補水本體20與所述浮筒30之間設有對所述浮筒30上下運動進行導向的導向結構27,具體的,本實施例的導向結構27包括設于所述浮筒30外壁的導向槽和設于所述補水控制腔21內的導向筋條;所述補水本體20的進水口22處設有用于阻擋水流直接沖擊所述浮筒30的擋水板28,擋水板28能夠保證浮筒30的穩定性避免被水流沖擊,從而保證泄水口24的泄水量的穩定性,實現穩定補水。
所述切換件26設置在補水本體20上,所述大沖開關10a和所述小沖開關10b與所述切換件26聯動配合使得所述切換件26進行抵制或解除抵制所述浮筒30,本實施例當操作所述小沖開關10b時,所述切換件26抵制所述浮筒30使其處于下落位置并始終關閉所述泄水口24,實現第二補水量;當操作所述大沖開關10a時,所述切換件26解除抵制所述浮筒30使其可自由升降時,實現第一補水量。本實施例中,切換件26裝設在補水本體20上且其兩端分別位于補水本體20的內外,切換件26位于補水本體20之外的一端與大沖開關10a和小沖開關10b聯動,切換件26位于補水本體20之內的一端在補水本體20內的補水控制腔21中活動進行抵制或解除抵制浮筒30。本實施例中,大、小沖開關10a、10b為扳手式開關,通過轉動大、小沖開關10a、10b而開啟馬桶沖洗,故,切換件26優選為一轉動件,大沖開關10a或小沖開關10b旋轉開啟馬桶沖洗時帶動切換件26抵制或解除抵制浮筒30的自由浮動。具體的,本實施例的大、小沖開關10a、10b(扳手)通過一轉軸傳動一轉動盤41,轉軸和轉動盤裝設在扳手盒40內,轉動盤41上相對切換件26的一側設有驅動塊,切換件26相對轉動盤41的一側對應設有被抵塊,通過驅動塊與被抵塊的相抵配合,實現大、小沖開關10a、10b帶動切換件26轉動。當然,切換件26也可以是一滑動件,大沖開關10a或小沖開關10b旋轉開啟馬桶沖洗時帶動切換件26滑動以抵制或解除抵制浮筒30的自由浮動。
本實施例中,所述補水量調節口25貫通所述補水控制腔21之內外,其用于調節補水量的大小,并且,所述補水量調節口25處設有用于調節所述補水量調節口25的大小的補水量調節件251。通過對補水量調節口25的大小進行控制以實現對其泄流速率的控制,即可調節第一補水量和第二補水量的大小,也即,若需第一補水量和第二補水量較大,則應將補水量調節口25的大小(即泄流速率)調小,反之,若需第一補水量和第二補水量較小,則應將補水量調節口25的大小(即泄流速率)調大,調節十分方便,簡單可行,通配性更好。或者,也可以采用直接通過控制進水口22或出水口23的通流截面的大小的方式來控制第一補水量和第二補水量的大小,具體的,若需第一補水量和第二補水量較大,則將進水口22或出水口23的通流截面設置較大即可,若需第一補水量和第二補水量較小,則將進水口22或出水口23的通流截面設置較小即可。
當然,除了可以通過增設調節補水量調節口25并通過調節補水量調節口25的大小來調節第一、第二補水量外,還可以采用在泄水口24處設有用于調節泄水口24的大小的調節件241,同樣也能起到對第一、第二補水量進行調節的作用,本實施例,由于實現第二補水量時,泄水口24始終關閉,故調節件241對第二補水量無調節作用,其僅對第一補水量進行調節,具體調節過程是,若需第一補水量較大,則將泄水口24調小,這樣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泄流速率小,流出較緩慢,浮筒30可盡快浮起,縮短關閉泄水口24的時間,從而加長補水時間,使得第一補水量較大;反之,若需第一補水量較小,則將泄水口24調大,這樣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泄流速率大,流出較快,浮筒30浮起較慢,延時關閉泄水口24的時間較長,從而縮短了補水時間,使得第一補水量較小。
當然,本實施例也可以不設置補水量調節口25,而是采用在出水孔31設置可調節出水孔31大小的調節件,其效果與設置補水量調節口25及補水量調節件251是一樣的,也即,此時,出水孔31相當于補水量調節口25,結構更簡單緊湊。
本實施例中,大、小沖開關10a、10b集成于一扳手上,該扳手正向(向上)旋轉作為大沖開關10a用,該扳手反向(向下)旋轉作為小沖開關10b用,一個扳手同時具備大、小沖開關10a、10b的作用,或者,也可以是讓大、小沖開關10a、10b體現在一個扳手的不同旋轉角度上,此為現有技術,這里不再贅述,大、小沖開關10a、10b開啟進行大沖水或小沖水后復位至初始未沖水位置,并且大、小沖開關10a、10b復位時不帶動切換件26活動,從而保證補水裝置的補水不受大、小沖開關10a、10b是否復位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浮筒除了采用開口向上的浮筒30,還可以采用開口向下的浮筒,此時,可以選擇將泄水口24和出水口23都設置在補水控制腔21的側壁上,并且上下布置,可以是泄水口24在出水口23上方,也可以是,出水口23在泄水口24的上方。當操作大、小沖開關10a、10b的其中之一時,浮筒30被抵制始終關閉泄水口24而打開出水口23,當操作大、小沖開關10a、10b的其中之另一時,浮筒30未被抵制可自由升降,使得在補水控制腔21無水時,浮筒30能夠在自身重力或增設的一彈性件(未圖示)的彈性力作用下下落自動打開泄水口24關閉出水口23,此時,從進水口22流入補水控制腔21的水將部分從泄水口24流出,一部分填充補水控制腔21,并在補水控制腔21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時,浮筒30在浮力作用下克服自身重力或增設的彈性件的彈性力上升進行關閉所述泄水口24而打開出水口23,此時,從進水口22流入補水控制腔21的水將從出水口23流出,如此也能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根據上述公開的技術內容實現,故不贅述。
此外,補水裝置還可以設置一與所述浮筒30聯動配合的擋板(未圖示),所述擋板隨所述浮筒30上下運動而切換開閉所述出水口23和所述泄水口24,通過擋板來有效控制出水口23的出水和止水,以及泄水口24的泄水和止水,結構簡單可靠。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泄水口24和出水口23的位置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也可以是泄水口24在補水控制腔21的上部,出水口23在補水控制腔21的下部,或者,泄水口24和出水口23都在補水控制腔21的底壁上,二者的具體位置根據需要進行布置。
本實施例的補水裝置的具體工作步驟簡述如下:
第二補水量狀態:如圖5所示,向下扳動扳手(即操作小沖開關10b)時,帶動切換件26轉動,切換件26抵制住浮筒30使得浮筒30無法上浮,浮筒30的底壁關閉泄水口24,進水口22進水填充補水本體20內的補水控制腔21及浮筒30內腔,經第二預設時間段后,進水口22的水一部分從浮筒30底端出水孔31流至泄水口24并從泄水口24流出,另一部分從補水量調節口25流出,剩余部分從出水口23流出用于對馬桶便池底部的水封進行補水,此時小沖開關10b實現了第二補水量,這里,出水口23從進水口22進水開始算停止出水的第二預設時間段與補水控制腔21的大小相關,當該補水控制腔21較小時,該第二預設時間段可接近為零。
第一補水量狀態;如圖6所示,向上扳動扳手(即操作大沖開關10a)時,帶動切換件26反向轉動,切換件26解除抵制浮筒30使得浮筒30可自由上下浮動;進水口22開始進水時,此時補水本體20的補水控制腔21無水,故浮筒30處于下落狀態,浮筒30底壁關閉泄水口24,當進水口22進水填充補水控制腔21到一定水位高度時,浮筒30受浮力作用而浮起(這里,也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在浮筒30底壁與補水本體20底壁之間設置彈性件,通過彈性件頂壓使得浮筒30在進水口開始進水時就處于浮起狀態,而無需等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才浮起),此時,進水口22的補水一部分從泄水口24流出,一部分填充補水本體20的補水控制腔21。經過一定時間后,補水本體20的補水控制腔21充有一定水量,且同時浮筒30內腔也充有一定水量,使得浮筒30下落而關閉泄水口24。水流持續進入補水控制腔21,當補水控制腔21充滿水后,與前述的第二補水量狀態一致,進水口22的水一部分從浮筒30底壁的出水孔31流出,另一部分從補水量調節口25流出,剩余部分從出水口22流出用于對馬桶便池底部的水封進行補水,此時,出水口22從進水口22進水開始算已停止出水第一預設時間段,實現第一補水量。
上述兩補水過程中,如前所述的,由于本實施例大沖水時,進水口22的進水時間長,而小沖水時,進水口22的進水時間短,故大沖實際補水時間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小沖實際補水時間,也即可以設定大沖補水量(即第一補水量)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沖補水量(即第二補水量),從而使得產品的通配性好。且通過調節補水量調節口25處的補水量調節件251和泄水口24處的調節件241還可進一步調節大沖補水量和小沖補水量的大小,調節范圍大,通配性更好。
當然,也可以反過來,圖5為操作大沖開關10a的狀態,而圖6為操作小沖開關10b的狀態。具體為,浮筒30響應所述大沖開關10a時被抵制并始終關閉所述泄水口24,使所述出水口23停止出水第一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外使所述出水口23進行出水以用于補水,實現第一補水量;浮筒30響應所述小沖開關10b時被解除抵制使得浮筒30可自由升降,并對應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內打開所述泄水口24,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外關閉所述泄水口24,使所述出水口23停止出水第二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外使所述出水口23進行出水以用于補水,實現第二補水量。在進水口22的進水時間一致的情況下,由于操作小沖開關10b時,泄水口24被打開,使得出水口23停止出水的第二預設時間段較長,而,操作大沖開關10a時,泄水口24未被打開,則出水口23停止出水的第一預設時間段較短甚至也可以接近為零,故此時,第一補水量大于第二補水量;而當供水源采用進水閥時,由于大沖時水箱的注水時間長于小沖時的水箱的注水時間,故大沖時從進水口22流入補水裝置的進水時間也長于小沖時的進水時間,使得大沖實際補水時間始終大于小沖實際補水時間,故此時的大沖補水量(即第一補水量)始終大于小沖補水量(即第二補水量),當然,通過調節補水量調節口25處的補水量調節件251和泄水口24處的調節件241也可進一步調節大沖補水量和小沖補水量的大小,調節范圍大,通配性好。
實施例二(按鍵式開關):
如圖7至圖10所示,本實施例的補水裝置20與實施例一相同,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是:本實施例不采用扳手式的大、小沖開關10a、10b,而采用按鍵式的開關,大、小沖開關10a、10b活動裝設在按鍵座50上,切換件26上的被抵塊位于按鍵下方,當按壓按鍵時,按鍵帶動被抵塊下擺,從而轉動切換件26,實現按鍵與切換件的聯動配合,其余未述的結構、原理與工作過程與實施例一相同,這里不再贅述。
實施例三(不同流速的補水時間不同,切換件切換改變彈性件的預緊力)
如圖1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還提供了一種雙沖馬桶的補水裝置,用于對雙沖馬桶便池內水封的補水量進行控制,所述雙沖馬桶具有用于控制小沖水的小沖開關10b和用于控制大沖水的大沖開關10a,所述補水裝置包括補水本體20和浮筒30,所述補水本體20內設有補水控制腔21,并設有與該補水控制腔21相連通的進水口22、出水口23,所述浮筒30可上下活動地設置在所述補水控制腔21內;所述浮筒30響應所述大沖開關10a時使所述出水口23以第一流速進行補水第一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外改變所述出水口23的出水流速以第二流速進行補水,實現第一補水量;所述浮筒30響應所述小沖開關10b時使所述出水口23以所述第一流速進行補水第二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外改變所述出水口23的出水流速以所述第二流速進行補水,實現第二補水量。
具體的,如圖11所示,所述浮筒30為開口向上的中空浮筒,且所述浮筒30的底部設有出水孔31,所述出水口23設于所述補水控制腔21的底部,該出水孔31與所述出水口23相連通;該浮筒30隨所述補水控制腔21的水位變化上下運動進行控制出水口23的出水流速;還包括對所述浮筒30施加彈力使所述浮筒下落的彈性件,彈性件可以選擇設于浮筒30底壁與補水控制腔21底壁之間的拉簧,也可以選擇設于浮筒30與補水控制腔21頂壁之間的壓簧60,壓簧60對浮筒30施加向下的彈性力。本實施還包括一設置在補水本體20上的切換件26,所述大沖開關10a和所述小沖開關10b與所述切換件26聯動配合使得所述切換件26進行切換改變所述彈性件的預緊力,本實施例采用彈性件為壓簧60,當所述切換件26響應所述大沖開關10a或小沖開關10b之一時使得壓簧60較長而具有較小預緊力,所述切換件26響應所述大沖開關10a或小沖開關10b之另一時使得壓簧60較短而具有較大預緊力。
本實施例選擇操作小沖開關10b時,壓簧60的預緊力小,而操作大沖開關10a時,壓簧60的預緊力大,其具體工作過程和原理如下:
第二補水量狀態:向下扳動扳手(即操作小沖開關10b)時,帶動切換件26轉動,切換件26帶動壓板70不下壓或僅稍微下壓壓簧60,使得壓簧60的初始預緊長度不變或僅稍微變短,浮筒30在壓簧60的預緊力作用下下落關閉出水口23,當進水口22進水一定時間,使得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位到達一定高度,浮筒30所受到的浮力大于壓簧60預緊彈力和浮筒30自身重力時,浮筒30開始向上浮起以打開出水口23,此時,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一部分從浮筒30底壁的出水口23以第一流速流出用于對馬桶便池底部的水封進行補水,另一部分從補水量調節口25流出,經過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后,當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繼續上升到更高水位使得水進入浮筒30內腔,浮筒30下落關閉出水口23,此后,進水口22的水一部分從浮筒30底壁的出水孔31流至出水口23,由于出水孔31的直徑小于出水口23,故水以較小的第二流速從出水口23流出用于補水,另一部分水從補水量調節口25流出,此時小沖開關10b實現了第二補水量。
第一補水量狀態;向上扳動扳手(即操作大沖開關10a)時,帶動切換件26反向轉動,切換件26帶動壓板70加大下壓壓簧60的行程,使得壓簧60的初始預緊長度相比上述操作小沖開關10b時更短,壓簧60預緊力更大,當進水口23進水一定時間,使得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位到達一定高度,浮筒30所受到的浮力大于壓簧60的預緊彈力和浮筒30的自身重力時,浮筒30開始向上浮起以打開出水口23,此時,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一部分從浮筒30底壁的出水口23以第一流速流出用于對馬桶便池底部的水封進行補水,另一部分從補水量調節口25流出,經過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后,當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繼續上升到更高水位使得水進入浮筒30內腔,浮筒30下落關閉出水口23,此后,進水口22的水一部分從浮筒30底壁的出水孔31流至出水口23,由于出水孔31的直徑小于出水口23,故水以較小的第二流速從出水口23流出用于補水,另一部分水從補水量調節口25流出,由于,操作大沖開關10a時壓簧60的預緊力大于操作小沖開關10b時壓簧60的預緊力,故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大于第二預設時間段,此時,大沖開關10a實現了第一補水量。
當然,反過來,也可以使得操作小沖開關10b時,壓簧的預緊力大,而操作大沖開關10a時,壓簧的預緊力小,這樣將使得第一預設時間段小于第二預設時間段,工作過程與上述過程相反,這里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通過操作大沖開關10a和操作小沖開關10b時具有對應第一流速和第二流速的不同補水時間段,從而實現第一、第二補水量,結構簡單,構思巧妙,容易實現,通配性強。
實施例四(不同流速的補水時間不同,浮筒30被切換件抵制或解除抵制)
如圖12和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四提供了一種雙沖馬桶的補水裝置,用于對雙沖馬桶便池內水封的補水量進行控制,所述雙沖馬桶具有用于控制小沖水的小沖開關10b和用于控制大沖水的大沖開關10a,所述補水裝置包括補水本體20和浮筒30,所述補水本體20內設有補水控制腔21,并設有與該補水控制腔21相連通的進水口22、出水口23,所述浮筒30可上下活動地設置在所述補水控制腔21內;所述浮筒30響應所述大沖開關10a時使所述出水口23以第一流速進行補水第一預設時間段,實現第一補水量;所述浮筒30響應所述小沖開關10b時使所述出水口23以所述第一流速進行補水第二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二預設時間段之外改變所述出水口23的出水流速以所述第二流速進行補水,實現第二補水量;或者,也可以是,所述浮筒30響應所述小沖開關10b時使所述出水口23以第一流速進行補水第二預設時間段,實現第二補水量;所述浮筒30響應所述大沖開關10a時使所述出水口23以所述第一流速進行補水第一預設時間段,并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之外改變所述出水口23的出水流速以所述第二流速進行補水,實現第一補水量。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所述浮筒30為開口向上的中空浮筒,且所述浮筒30的底部設有出水孔31,所述出水口23設于所述補水控制腔21的底部,該出水孔31與所述出水口23相連通;該浮筒30隨所述補水控制腔21的水位變化上下運動進行控制出水口23的出水流速;還包括對所述浮筒30施加彈力使所述浮筒30上升的彈性件(未圖示),彈性件可以選擇設于浮筒30底壁與補水控制腔21底壁之間的壓簧,也可以選擇設于浮筒30頂壁與補水控制腔21頂壁之間的拉簧。
還包括一設置在補水本體20上的切換件26,所述大沖開關10a和所述小沖開關10b與所述切換件26聯動配合使得所述切換件26進行抵制或解除抵制所述浮筒30;本實施例,所述浮筒30響應所述小沖開關10b時被切換件26抵制始終處于上升打開出水口23的狀態,所述浮筒30響應所述大沖開關10a時被切換件26解除抵制使得浮筒30可自由升降。
第二補水量狀態:如圖12所示,向下扳動扳手(即操作小沖開關10b)時,帶動切換件26轉動,切換件26抵制住浮筒30使得浮筒30始終處于上浮位置,補水控制腔21內的水一部分從浮筒30底壁的出水口23以第一流速流出用于對馬桶便池底部的水封進行補水,另一部分從補水量調節口25流出,該補水過程出水口23始終以第一流速進行補水,此時小沖開關10b實現了第二補水量。
第一補水量狀態;如圖13所示,向上扳動扳手(即操作大沖開關10a)時,帶動切換件26反向轉動,切換件26解除抵制浮筒30使得浮筒30可自由上下浮動;進水口22開始進水時,此時彈性件頂壓使得浮筒30處于浮起打開出水口23的狀態,進水口22的補水一部分從出水口23流出,一部分填充補水本體20的補水控制腔21,此時,補水控制腔21的水以第一流速從所述出水口23流出用于補水,經過第一預設時間段后,補水本體20的補水控制腔21充有一定水量,且同時浮筒30內腔也充有一定水量,使得浮筒30下落而關閉出水口23。此后,進水口22的水一部分從浮筒30底壁的出水孔31流至出水口23,由于出水孔31的直徑小于出水口23,故水以第二流速從出水口23流出用于補水,另一部分水從補水量調節口25流出,此時大沖開關10a實現了第一補水量。
或者,也可以反過來,所述浮筒30響應所述大沖開關10a時被切換件26抵制始終處于上升打開出水口23的狀態,所述浮筒30響應所述小沖開關10b時被切換件26解除抵制使得浮筒30可自由升降,其工作過程與上述過程相反,這里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于方法實施例而言,由于其與裝置實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裝置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上述說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實用新型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