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養殖庫區底泥抽提脫水一體船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養殖庫區底泥抽提脫水一體船。
背景技術:
自從九十年代以來,水庫資源豐富的各地政府,為解決庫區民眾的生產生活問題,提高民眾經濟生活水平,大力發展以網箱進行養殖重點的淡水養殖業,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伴隨著網箱養殖業的大力發展以及飼料的大量使用,使庫區水體富營養化程度越來越嚴重。同時伴隨著養殖量的逐年增加,魚類糞便大量積累,庫區底泥厚度逐年加厚,水體庫存量逐年減小。另外,底泥里面含有大量水分、有機物和無機物,同時還有含有大量的營養成分和有毒有害物質,因此,對養殖庫區底泥的疏浚和資源化利用工作,是水庫恢復庫容及水體保護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
近十年來,生態疏浚技術已成為我國研究的熱點,在國內也有一些工程應用,但主要以湖泊生態清淤工程為主,河道生態清淤工程相對較少,而運用于養殖庫區底泥的則更少。
傳統的底泥疏浚技術存在的弊端有:(1)在處理過程中會造成底泥大幅度的擾動,使貯藏在底泥中的污染物隨著擾動釋放到水體中。并且傳統的疏浚技術會造成水體的大面積渾濁;(2)疏浚技術只是將底泥從水體底部挖掘出來,然后堆置在水體周圍的空地上。不僅沒有達到消除底泥中污染物的目的,還占用了大量的農耕土地,造成浪費;(3)露天堆放的底泥有刺鼻的氣味,污染空氣,如果周圍有居民區,還會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質量;(4)堆置的底泥在下雨天,受到雨水的沖刷,還會造成土壤的污染以及地下水的污染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養殖庫區底泥抽提脫水一體船,一種養殖庫區底泥抽提脫水一體船設計科學合理、使用方便的,在恢復水庫庫容的同時,達到底部污泥的資源化利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養殖庫區底泥抽提脫水一體船,包括船體,船體上設有控制船體定位的液壓控制裝置,所述船體的底部設有底泥抽提系統,所述底泥抽提系統包括射流曝氣設備以及提取管,提取管的一端與射流曝氣設備連接,提取管的另一端與污泥泵連接,所述船體上設有脫水系統,所述脫水系統包括污泥反應儲存池,污泥反應儲存池的一端通過輸送管道連接一個脫水壓濾機,另一端通過輸送管道與污泥泵連接,所述污泥反應儲存池與污泥泵之間的管道上還設有細格柵;所述底泥抽提系統的周圍設有一圈罩體,罩體呈圓臺狀,提取管置于罩體的上部內腔中,射流曝氣設備置于罩體下部的內腔中,并且所述罩體的長度大于底泥抽提系統的高度。
優選的,提取管為三段伸縮管,每段伸縮管之間通過橡膠墊圈密封并分離。
優選的,射流曝氣設備的曝氣頭呈朝向下方的樹叉狀。
優選的,每段輸送管道上均設有流量計。
優選的,細格柵與污泥反應儲存池之間的輸送管道設有加藥裝置,加藥裝置對應處的輸送管道上設有加藥口。
優選的,射流曝氣設備上還設有加氧口。
優選的,污泥反應儲存池的側壁設有振動電機。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一種養殖庫區底泥抽提脫水一體船能移動作業,操作簡單方便快捷;(2)一種養殖庫區底泥抽提脫水一體船既能有效地清除河道污染物質,箱式設計能有效防止底泥曝氣及底泥抽提造成底泥二次污染,同時通過底泥曝氣,對底泥及水體充氧,改善水庫水生環境;(3)一種養殖庫區底泥抽提脫水一體船占地面積小,不占用大量空地作為淤泥堆場,脫水后的淤泥后生產為有機肥料、脫水后的滲水可生產為營養液,實現底泥的資源化利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養殖庫區底泥抽提脫水一體船,包括船體1,船體1上設有控制船體1定位的液壓控制裝置,船體1的底部設有底泥抽提系統,底泥抽提系統包括射流曝氣設備3以及提取管4,射流曝氣設備3上還設有加氧口,射流曝氣設備3的曝氣頭呈朝向下方的樹叉狀,便于射流曝氣設備3的曝氣頭分布滿待提取的底部污泥的采掘面,便于提取,提取管4為三段伸縮管,每段伸縮管之間通過橡膠墊圈密封并分離,提取管4的一端射流曝氣設備3連接,提取管4的另一端與污泥泵7連接。
本發明船體1上設有脫水系統,脫水系統包括污泥反應儲存池5,污泥反應儲存池5的側壁設有振動電機10,振動電機10的設置,加速了污泥的沉淀,污泥反應儲存池5的一端通過輸送管道連接一個脫水壓濾機6,另一端通過輸送管道與污泥泵7連接,污泥反應儲存池5與污泥泵7之間的管道上還設有細格柵8,每段輸送管道上均設有流量計,便于觀察污泥的流量,細格柵8與污泥反應儲存池5之間的輸送管道設有加藥裝置9,加藥裝置9對應處的輸送管道上設有加藥口。
本發明底泥抽提系統的周圍設有一圈罩體2,罩體2呈圓臺狀,提取管4置于罩體2的上部內腔中,射流曝氣設備3置于罩體2下部的內腔中,并且所述罩體2的長度大于底泥抽提系統的高度。
本發明底部污泥自污泥泵7經可自動伸縮提取管4以及射流曝氣設備3吸出,首先經細格柵8去除較大雜質后,經運輸管道運輸至污泥反應儲存池5,運輸中經加藥裝置9加入調配好的絮凝脫水藥劑,便于污泥能夠在反應儲存池5中充分絮凝沉淀。污泥在反應儲存池5中充分絮凝沉淀后,經脫水壓濾機6進行脫水。脫水后的污泥經管道傳輸至岸邊進行后續處理,廢水經管道輸送至岸邊可經調配作植物營養液使用。
本發明采用圓臺狀的罩體2罩住射流曝氣設備3以及提取管4,能有效防止底泥抽提過程中對底泥的擾動,影響水體環境。同時在射流曝氣設備3上充入氧氣,可以提高底泥的含氧量,有效減少底泥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利于底泥生態系統的恢復。
本發明采用的提取管4可通過設在船體1上的控制系統進行自由伸縮,滿足處理不同深度底泥的需求。提取管4為大管套小管設計,能夠上下伸縮,分三層管路層層嵌套,管與管之間用橡膠墊圈隔離,最里面的管D=70mm,中間管直徑D=80mm,最外面的管D=100mm。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一種養殖庫區底泥抽提脫水一體船能移動作業,操作簡單方便快捷;(2)一種養殖庫區底泥抽提脫水一體船既能有效地清除河道污染物質,箱式設計能有效防止底泥曝氣及底泥抽提造成底泥二次污染,同時通過底泥曝氣,對底泥及水體充氧,改善水庫水生環境;(3)一種養殖庫區底泥抽提脫水一體船占地面積小,不占用大量空地作為淤泥堆場,脫水后的淤泥后生產為有機肥料、脫水后的滲水可生產為營養液,實現底泥的資源化利用。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