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水利工程領域的泵站進水口攔污柵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泵站分片旋轉式阻水攔污柵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中小型泵站中,進水口大都設有攔污柵,這樣可阻擋雜草雜物進入水泵葉輪,減少故障的發生。但是在長期的運行中水泵配件及其動力系統仍經常發生故障,尤其是水下維修更不方便,故在水利工程等相關技術規范中要求設置檢修閘門,便于維修;但是原有設計的操作不方便,使用效果也不理想,本設計對原有設計進行了優化,改為分片旋轉式阻水攔污柵,代替原設計的攔污柵和閘門。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泵站分片旋轉式阻水攔污柵,包括設置于泵室墩墻上的上梁、底梁,設置于上梁、底梁之間的攔污柵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個柵片以柵片軸縱向設置在上梁、底梁之間,各柵片與設置在墩墻上的柵片開閉機構連接,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柵片旋轉打開通水,多個柵片形成攔污柵阻擋雜物通過,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柵片旋轉閉合形成閘門阻擋水流通過。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的柵片為矩形片式長條狀,柵片寬度1/3處縱向設有柵片軸,柵片軸兩端凸出柵片一定長度并設有軸承,軸承設置于對應的上梁、底梁上的軸承座內,并在上端的柵片軸上設有齒輪,各齒輪通過鏈條與設在墩墻上的柵片開閉機構連接形成連動機構。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的柵片的下端及兩側邊設有橡膠條,柵片下端橡膠條與底梁緊配貼合,柵片兩側邊的橡膠條關閉時貼合于相鄰的柵片側邊的橡膠條上,可以密封阻水,防止泄漏。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柵片從左至右排列在上梁、底梁間,最右邊一個柵片側邊的橡膠條關閉時貼合于墩墻上的柵片臺階內形成完整的閘門,具有阻擋柵片和阻水目的。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的任一側墩墻上設有側門,可以使柵片開閉輕松,避免水壓過大打開柵片。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的側門上設有側門提升臂連接上部的側門開閉機構,側門提升臂上設有固定環,固定環具有側門提升臂的導向和控制側門提升高度的作用,側門外側設有軌道,軌道內設有橡膠墊,預防漏水。
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的泵站分片旋轉式阻水攔污柵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首先制作柵片,柵片為矩形長條鋼板焊接制作,鋼板厚度2-4mm,柵片長150-300cm,寬30-50cm,厚度4-8cm,其兩側的向外凸出或向內凹槽的高度2-4cm,在柵片的寬度1/3處焊接柵片軸,柵片軸凸出柵片兩端10cm,在柵片軸兩端設置軸承,在上端的軸承上部設置齒輪,在柵片的下端及兩側邊設置橡膠條。
2)制作側門,側門為矩形鋼板,厚度5-8mm,寬度20-30cm,高度30-50cm,在上部中間設置向上的鋼棍作為側門提升臂,側門提升臂上部設有螺紋與側門開閉機構的螺紋齒合連動。
3)在泵站泵室進水口兩側縱向設置墩墻,在左右兩墩墻之間上部設置上梁、底部設置底梁,在上梁與底梁間從左至右縱向設置柵片,柵片以柵片軸兩端的軸承設置在上梁與底梁對應的軸承座內,設有齒輪的一端設置在上梁上,在各齒輪上設置鏈條,鏈條與設置在墩墻上部的柵片開閉機構連接互動。
4)在任一側的墩墻下部設置門洞,門洞外側設置側門,側門左右及下邊設有軌道,軌道內設有橡膠墊,在側門上部中間設置向上的側門提升臂,側門提升臂上設有數個固定環,側門提升臂上部設有長度50-100cm螺紋,螺紋與側門開閉機構的螺紋齒合連動。
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的泵站分片旋轉式阻水攔污柵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施工完成后的泵站分片旋轉式阻水攔污柵,首先旋轉側門開閉機構,提起側門,水流入泵室使攔污柵柵片內外水壓平行,再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柵片旋轉打開通水,水泵抽水時,水流從各柵片間流入泵室,而多個柵片形成攔污柵阻擋雜物通過;工作中可通過柵片開閉機構調節柵片的開口大小來控制阻擋雜物的大小。
2)在需要維修水泵時,反向旋轉側門開閉機構,下降關閉側門,再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柵片旋轉閉合形成閘門阻擋水流通過,抽干泵室內的水,即可實施維修作業。
3)維修后,實施上述步驟1)即可繼續抽水工作。
正常抽水時,將柵片通過柵片開閉機構調節成打開狀態,水可以順利進入,而水草雜物被阻擋在柵片外;檢修時,將柵片通過柵片開閉機構調節成關閉狀態,形成閘門,水無法進入泵室。當維修完畢,需要通水時,啟用墩墻上設置的側門,使泵室內外水壓平衡,再使用柵片開閉機構,打開柵片,處于通水狀態。
有益效果
本發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后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發明的分片旋轉式阻水攔污柵具有以下技術特點:1、節省占用土地,節約工程造價,一座泵站可節約土地100-300平方米;減少混凝土、鋼材等以及地基處理等費用。2、安全穩定,節能高效,在分片旋轉式攔污柵上部安裝手動或電動齒輪裝置,操作很方便。3、柵片寬度和厚度可以根據需要設定,適應范圍大。4、柵片的連接邊緣都設有橡膠條,在水壓下密封性好,不易漏水。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關閉狀態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打開狀態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2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1內側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2內側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的柵片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1的本發明的關閉狀態柵片連接結構示意圖。
其中,1-墩墻,1.1-柵片臺階,2-上梁,3-柵片,4-側門開閉機構,5-柵片開閉機構,6-底梁,7-側門提升臂,8-固定環,9-側門,10-軌道,11-柵片軸,12-齒輪,13-橡膠條,14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申請的目的和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參考附圖,一種泵站分片旋轉式阻水攔污柵,包括設置于泵室墩墻1上的上梁2、底梁6,設置于上梁2、底梁6之間的攔污柵柵片3,所述的多個柵片3以柵片軸11縱向設置在上梁2、底梁6之間,各柵片3與設置在墩墻1上的柵片開閉機構5連接,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5,柵片3旋轉打開通水,多個柵片3形成攔污柵阻擋雜物通過,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5,柵片3旋轉閉合形成閘門阻擋水流通過。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的柵片3為矩形片式長條狀,柵片3寬度1/3處縱向設有柵片軸11,柵片軸11兩端凸出柵片一定長度并設有軸承14,軸承14設置于對應的上梁2、底梁6上的軸承座內,并在上端的柵片軸11上設有齒輪12,各齒輪12通過鏈條與設在墩墻1上的柵片開閉機構5連接形成連動機構。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的柵片3的下端及兩側邊設有橡膠條13,柵片3下端橡膠條13與底梁6緊配貼合,柵片3兩側邊的橡膠條13關閉時貼合于相鄰的柵片側邊的橡膠條13上,可以密封阻水,防止泄漏。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柵片3從左至右排列在上梁2、底梁6間,最右邊一個柵片3側邊的橡膠條13關閉時貼合于墩墻1上的柵片臺階1.1內形成完整的閘門,具有阻擋柵片和阻水目的。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的任一側墩墻1上設有側門9,可以使柵片開閉輕松,避免水壓過大打開柵片。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的側門9上設有側門提升臂7連接上部的側門開閉機構4,側門提升臂7上設有固定環8,固定環8可以具有側門提升臂7的導向和控制側門9提升高度的作用,側門9外側設有軌道10,軌道10內設有橡膠墊,預防漏水。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上述的泵站分片旋轉式阻水攔污柵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首先制作柵片3,柵片3為矩形長條鋼板焊接制作,鋼板厚度2-4mm,柵片3長150-300cm,寬30-50cm,厚度4-8cm,其兩側的向外凸出或向內凹槽的高度2-4cm,在柵片3的寬度1/3處焊接柵片軸11,柵片軸11凸出柵片3兩端10cm,在柵片軸11兩端設置軸承14,在上端的軸承14上部設置齒輪12,在柵片3的下端及兩側邊設置橡膠條13。
2)制作側門9,側門9為矩形鋼板,厚度5-8mm,寬度20-30cm,高度30-50cm,在上部中間設置向上的鋼棍作為側門提升臂7,側門提升臂7上部設有螺紋與側門開閉機構4的螺紋齒合連動。
3)在泵站泵室進水口兩側縱向設置墩墻1,在左右兩墩墻1之間上部設置上梁2、底部設置底梁6,在上梁2與底梁6間從左至右縱向設置柵片3,柵片3以柵片軸11兩端的軸承14設置在上梁2與底梁6對應的軸承座內,設有齒輪12的一端設置在上梁2上,在各齒輪12上設置鏈條,鏈條與設置在墩墻1上部的柵片開閉機構5連接互動。
4)在任一側的墩墻1下部設置門洞,門洞外側設置側門9,側門9左右及下邊設有軌道11,軌道11內設有橡膠墊,在側門9上部中間設置向上的側門提升臂7,側門提升臂7上設有數個固定環8,側門提升臂7上部設有長度50-100cm螺紋,螺紋與側門開閉機構4的螺紋齒合連動。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上述的泵站分片旋轉式阻水攔污柵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施工完成后的泵站分片旋轉式阻水攔污柵,首先旋轉側門開閉機構4,提起側門9,水流入泵室使攔污柵柵片3內外水壓平行,再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5,柵片3旋轉打開通水,水泵抽水時,水流從各柵片3間流入泵室,而多個柵片3形成攔污柵阻擋雜物通過;工作中可通過柵片開閉機構5調節柵片3的開口大小來控制阻擋雜物的大小。
2)在需要維修水泵時,反向旋轉側門開閉機構4,下降關閉側門9,再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5,柵片3旋轉閉合形成閘門阻擋水流通過,抽干泵室內的水,即可實施維修作業。
3)維修后,實施上述步驟1)即可繼續抽水工作。
正常抽水時,將柵片3通過柵片開閉機構5調節成打開狀態,水可以順利進入,而水草雜物被阻擋在柵片外;在檢修時,將柵片3通過柵片開閉機構5調節成關閉狀態,形成閘門,水無法進入泵室。當維修完畢,需要通水時,啟用墩墻1上設置的側門9,使泵室內外水壓平衡,再使用柵片開閉機構,打開柵片,處于通水狀態。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本申請中所述的“內、外”的含義指的是相對于設備本身而言,指向設備內部的方向為內,反之為外。
本申請中所述的“連接”的含義可以是部件之間的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部件間通過其它部件的間接連接。
以上述依據本申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申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