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護坡結構及其制作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生態混凝土鉸鏈護坡塊體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鉸鏈式護坡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通過工廠化預制混凝土板塊,現場快速拼裝而成的柔性混凝土護坡形式,既具有傳統剛性護坡系統的防沖刷、穩定、抗高切應力等優點,還具有柔性護坡系統透水、柔性、能植草并改善生態環境等優點。同時,鉸鏈式混凝土護坡施工方便快捷,可以節省施工方面的人力和機械投資。更主要的是,由于鉸鏈式護坡對變形適應能力強,可以減少由于遇到不良土質、沉陷、膨脹土、堤防塌陷、結冰隆起等引起的局部破壞或結構不穩定性。
與傳統的硬質護坡相比采用鉸鏈式護坡系統可以大大節省后期護坡工程的修繕費用。近年來,鉸鏈式護坡結構已經廣泛應用于江河、湖泊、渠道等水利工程護坡和護岸中,特別是在我國南方地區有大量應用。
在實際應用中,鉸鏈式混凝土護坡是由一組尺寸、形狀和重量一致的混凝土砌塊用一根繩索鉸鏈成的連鎖型矩陣,剛硬塊體柔性結構,整體聯鎖。因此,為了減輕現場起吊安裝重量并且有利于綠色植被生長,所采用的混凝土預制塊多為中間空洞、邊角形狀復雜的塊型,這種塊體在現場安裝與吊裝時很容易破碎;同時,工廠化預制生產時需要帶模具養護,不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為解決現有鉸鏈式混凝土護坡采用的混凝土預制塊多為中間空洞、邊角形狀復雜的塊型,這種塊體在現場安裝與吊裝時很容易破碎;同時,工廠化預制生產時需要帶模具養護,不利于提高生產效率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生態混凝土鉸鏈護坡塊體及其制作方法。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生態混凝土鉸鏈護坡塊體,所述鉸鏈護坡塊體包括數個塊體和數根柔性繩索,每個塊體為正八邊形板,每個塊體的中間設有縱向通孔和橫向通孔,數個塊體按矩陣型布置,通過數根柔性繩索將縱向通孔串聯,通過數根柔性繩索將橫向通孔串聯。
一種生態混凝土鉸鏈護坡塊體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步驟一、制作模具:模具的上端面設有正八邊形板凹槽,正八邊形板凹槽與正八邊形板形狀相同,模具上設有縱向鋼筋棒孔和橫向鋼筋棒孔;
步驟二、安裝鋼筋棒:縱向鋼筋棒孔和橫向鋼筋棒孔中分別設置一根鋼筋棒,鋼筋棒的長度要伸出模具的外端尺寸200mm以上,鋼筋棒的直徑與縱向通孔直徑相同;
步驟三、裝入生態透水混凝土:向正八邊形板凹槽內裝入攪拌均勻的生態透水混凝土拌合物,裝入拌合物的量要高于模具上端面10mm~20mm;
步驟四、壓制塊體:采用專用加壓裝置和壓頭對模具中的拌合物施加壓力,壓力控制在5MPa~10MPa;
步驟五、抽出鋼筋棒:在加壓狀態下,將鋼筋棒水平抽出模具外;
步驟六、拆除模具:卸除壓力并拆除模具,對試件進行養護后得到生態混凝土塊體。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發明采用多孔透水混凝土,可以減輕塊體自重,便于大面積快速鋪裝施工,同時發揮透水混凝土的生態效應,可以與塊體之間空隙中的植物形成整體,提高護坡穩定性。采用中間帶有孔道的八邊形板狀塊體,通過塊體之間拼接形成較大間隙用于植草,通過孔道穿通纜繩可以在工廠組裝任意大小的柔性護坡面板,大大減輕自重。
二、八邊形混凝土板在安裝、運輸過程中不容易出現邊角破損現象。采用干硬性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和壓制成型工藝,可以提高塊體成型效率,成型后即可脫模養護,降低模具損耗和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生態混凝土鉸鏈護坡塊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塊體1的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左視圖;
圖4是模具3的主剖視圖;
圖5是圖4的A-A剖視圖;
圖6是具體實施方式四的步驟二中鋼筋棒4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為鉸鏈護坡塊體包括數個塊體1和數根柔性繩索2,每個塊體1為正八邊形板,每個塊體1的中間設有縱向通孔1-1和橫向通孔1-2,縱向通孔1-1與橫向通孔1-2之間不相通,數個塊體1按矩陣型布置,通過數根柔性繩索將縱向通孔1-1串聯,通過數根柔性繩索將橫向通孔1-2串聯。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2和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為縱向通孔1-1和橫向通孔1-2的直徑均為10mm。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6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每個塊體1的厚度h為100mm~200mm。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6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每個塊體1的厚度h為150mm。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三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五:結合圖4~圖6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是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步驟一、制作模具3:模具3的上端面設有正八邊形板凹槽3-1,正八邊形板凹槽3-1與正八邊形板形狀相同,模具3上設有縱向鋼筋棒孔3-2和橫向鋼筋棒孔3-3;
步驟二、安裝鋼筋棒4:縱向鋼筋棒孔3-2和橫向鋼筋棒孔3-3中分別設置一根鋼筋棒4,鋼筋棒4的長度要伸出模具3的外端尺寸200mm以上,以便操作,鋼筋棒4的直徑與縱向通孔1-1直徑相同;
步驟三、裝入生態透水混凝土:向正八邊形板凹槽3-1內裝入攪拌均勻的生態透水混凝土拌合物,裝入拌合物的量要高于模具3上端面10mm~20mm;
步驟四、壓制塊體:采用專用加壓裝置和壓頭對模具中的拌合物施加壓力,壓力控制在5MPa~10MPa;
步驟五、抽出鋼筋棒4:在加壓狀態下,將鋼筋棒4水平抽出模具3外;
步驟六、拆除模具3:卸除壓力并拆除模具3,對試件進行養護后得到生態混凝土塊體1。
具體實施方式六:本實施方式為步驟三裝入拌合物的量要高于模具3端面15mm。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五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七:本實施方式為步驟四中的壓力控制在7.5MPa。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五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八:本實施方式為步驟四中壓制后的拌合物空洞率為18%~24%、抗壓強度為20MPa~30MPa。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五或七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九:本實施方式為步驟四中壓制后的拌合物空洞率為20%、抗壓強度為25MPa。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八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十:本實施方式為步驟四中壓制后的拌合物空洞率為20%、抗壓強度為28MPa。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八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