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廚衛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沖水系統和包含該沖水系統的馬桶。
背景技術:
馬桶通過將水的勢能轉化為水的動能,從而裹挾排泄臟物進入下水管道。一般的,傳統陶瓷馬桶的沖水排水閥沖水時,需要用手給按鈕施加一定壓力,這樣會導致沖水響應時間慢,操作費力且不便捷。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操作方便的沖水系統及包含該沖水系統的馬桶。
一種沖水系統,安裝在水箱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爆破排水閥,設置有進水口和能與所述水箱連通的排水口;
先導裝置,包括與所述進水口連接的先導閥,及與所述先導閥連接的自來水連通組件和溢流組件;
觸摸組件,安裝在所述水箱上并與所述先導閥電連接;
其中,當觸碰所述觸摸組件時,所述先導閥開啟,自來水經所述先導閥通過所述進水口進入所述排水閥,所述排水閥開啟并將從所述水箱中進入的水經所述排水口排出。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先導閥上設置有輸出口,與所述自來水連通組件連通的輸入口,及與所述輸出口連通并帶有第一出口的中轉室,所述第一出口與所述進水口之間連接有第一進水管。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中轉室上還設置有第二出口,所述溢流組件包括一端與所述第二出口連接的溢流管,及設置在所述中轉室內并能開啟或關閉所述第二出口的封水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水箱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自來水連通組件包括三通接頭,所述三通接頭包括與外界自來水連通的第二進水管,與所述第二進水管和所述輸入口連通的第一出水管,及與所述第二進水管和所述水箱連通的第二出水管。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設置有能開啟或切斷所述水箱與所述第二出水管之間連通的進水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三通接頭為塑膠三通接頭或金屬三通接頭。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觸摸組件包括與所述先導閥連接的感應線圈,及設置在所述水箱上并與所述感應線圈電連接的觸摸鍵。
一種馬桶,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沖水系統。
本發明提供的沖水系統和馬桶,由于設置了觸摸組件,通過觸摸組件控制先導閥對爆破排水閥供水,觸摸組件操作方便,只需輕輕觸摸即可實現觸摸組件的控制功能,操作省時省力,觸摸組件的響應速度快,大幅減少了操作時間,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時,在爆破排水閥的作用下,將從水箱中進入的水通過排水口以強大的動能排出,這樣提高了沖水反應速度和沖水效果,并達到節水效果。當爆破排水閥關閉時,從先導閥流入爆破排水閥中的自來水將通過溢流組件流出。
附圖說明
圖1為馬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實施例提供的沖水系統處于開啟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實施例提供的沖水系統處于關閉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內”、“外”、“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參閱圖1至圖3,一種沖水系統,該沖水系統包括爆破排水閥100、先導裝置200和觸摸組件300。爆破排水閥100安裝在馬桶10的水箱20中,爆破排水閥100設置有進水口110和排水口120,排水口120能與水箱20連通。先導裝置200包括先導閥210、自來水連通組件220和溢流組件230,先導閥210與自來水連通組件220和溢流組件230連接,同時,先導閥210與爆破排水閥100的進水口110連通。觸摸組件300安裝在水箱20上,觸摸組件300與先導閥210電連接。
參閱圖1至圖3,當用戶觸碰觸摸組件300時,先導閥210開啟,自來水從自來水連通組件220經先導閥210進入爆破排水閥100,爆破排水閥100開啟,水箱20中的水通過設置在爆破排水閥100上的隔水件130進入爆破排水閥100的排水口120、并以較快的速度從排水口120進入馬桶10的桶身30中,最終將桶身30中的臟物沖入下水道。當一次沖水完成后,先導閥210和隔水件130自動關閉。
先導閥210上設置有輸出口212,輸入口211和中轉室213。輸入口211與自來水連通組件220連接,中轉室213與輸出口212連通,中轉室213上設置有第一出口213a,第一出口213a與爆破排水閥100的進水口110之間連接有第一進水管111,自來水從輸入口211進入先導閥210,再經輸出口212、第一出口213a、第一進水管111和進水口110進入爆破排水閥100。當自來水從進水口110進入爆破排水閥100時,爆破排水閥100開啟。
中轉室213上還設置有第二出口213b,溢流組件230包括溢流管231和封水塊232,溢流管231的一端與第二出口213b連通。封水塊232設置在中轉室213內,封水塊232能開啟或關閉第二出口213b。具體的,當自來水從先導閥210的輸出口212流出時,在自來水壓力的作用下,封水塊232上移,封水塊232堵住第二出口213b,從先導閥210的輸出口212中流出的水不能經第二出口213b進入溢流管231,只能經第一出口213a和第一進水管111流入爆破排水閥100,從而對爆破排水閥100進行開啟。
當爆破排水閥100沖水完畢后,從先導閥210進入爆破排水閥100中的水再經第一進水管111返回至中轉室213,此時,封水塊232向下移動,封水塊232打開中轉室213上的第二出口213b,從第一進水管111返回至中轉室213中的水將從第二出口213b進入溢流管231流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為循環利用自來水,達到節約資源和能源的目的,溢流管231的另一端與水箱20連接。因此,從第一進水管111返回至中轉室213中的水將從溢流管231進入水箱20,以便爆破排水閥100在下次開啟工作時,返回水箱20中的水資源可以經過爆破排水閥100的排水口120排入馬桶10中,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當然,可以理解,在其它實施例中,溢流管231的另一端可以不與水箱20連接。
自來水連通組件220包括三通接頭,三通接頭包括第二進水管221,第一出水管222和第二出水管223。第二進水管221,第一出水管222和第二出水管223之間相互連通,第二進水管221與外界自來水連通,外界自來水經過第二進水管221流入,第一出水管222的一端與先導閥210的輸入口211連通,而第一出水管222的另一端與第二進水管221和第二出水管223連通。
第二出水管223的一端與水箱20連通,第二出水管223的另一端與第一出水管222和第二進水管221連通。事實上,第二進水管221、第一出水管222、第二出水管223三者與外界自來水處于常連通的狀態,外界自來水可以通過第二進水管221、第二出水管223而進入水箱20中,即通過該三通接頭為水箱20供水;同時,外界自來水可以通第二進水管221、第一出水管222而進入先導閥210中,即通過該三通接頭為先導閥210供水。
當然,可以理解,三通接頭還存在其它替代方式,例如直接采用二通接頭,該二通接頭包括第二進水管221,第二進水管221的一端與外界自來水連通,第二進水管221的另一端與先導閥210上的輸入口211連通,即僅通過第二進水管221對先導閥210供水。對于水箱20中的水,可以單獨設置第二出水管223,第二出水管223的一端與與外界自來水連通,第二出水管223的另一端與水箱20連通,即通過第二出水管223單獨為水箱20供水,第二進水管221與第二出水管223之間,相互獨立,兩者并不連通,同樣可以達到對先導閥210(爆破排水閥100)和水箱20供水的目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三通接頭為塑膠三通接頭或金屬三通接頭。即三通接頭采用塑膠材料或金屬材料制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出水管223位于水箱20中的一端設置有進水閥224,當進水閥224開啟時,自來水可以經第二進水管221、第二出水管223進入水箱20;當進水閥224關閉時,進第二進水管221進入第二出水管223中的水不能進入水箱20。因此,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可以適時開啟或關閉該進水閥224。
自來水連通組件220還包括自發電模塊225或充電電池,自發電模塊225或充電電池設置在三通接頭上,自發電模塊225或充電電池可以為沖水系統供電。對于自發電模塊225,可以采用微動能發電模塊,通過捕捉機械能,改變微動能發電模塊中磁場的磁通量而產生感應電流,即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同時起到節能環保的效果。充電電池可以采用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電池、鉛蓄電池和鐵鋰電池等。
觸摸組件300包括感應線圈和觸摸鍵310。感應線圈與先導閥210連接,觸摸鍵310設置在水箱20的蓋板上,觸摸鍵310與感應線圈電連接。觸摸鍵310可以采用電容式感應原理,當觸摸鍵310沒有被用戶觸碰時,觸摸鍵310上由于分布電容的存在,觸摸鍵310存在一定的靜態電容。當用戶觸碰觸摸鍵310時,用戶的電容將耦合到該靜態電容上,使觸摸鍵310的最終電容值變大,該變化的電容量通過感應線圈轉化為變化的電信號,利用該變化的電信號控制先導閥210的開啟。
在一些實施例中,觸摸鍵310設置在水箱20的蓋板上,觸摸鍵310采用防水材料制成,即觸摸鍵310為防水觸摸鍵310,這樣可以提高觸摸鍵310的使用壽命。
由于水箱20上設置觸摸鍵310,只需用戶輕輕觸碰觸摸鍵310,即可實現控制先導閥210開啟而對爆破排水閥100供水,在爆破排水閥100的作用下,使進入桶身30中的水流速度大幅提高,有效的增強了沖洗系統的沖水效果。相比傳統的馬桶10,提高了沖水響應的速度,其操作簡單便捷。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