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箱涵單艙拼多艙的組合方法,屬于箱涵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預制鋼筋混凝土箱涵作為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的隧道空間,施工較為方便,相較管涵更加經濟。目前,多艙箱涵組成的相鄰涵艙有種建議采用彼此通過螺栓進行硬性連接,這種連接方式存在的缺點是,當一方涵艙因地面土壤沉降造成損壞,會影響相鄰硬性連接涵艙同時造成不同程度損壞,形成不必要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進而提供箱涵單艙拼多艙的組合方法,提高了箱涵系統穩定性,節約成本。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箱涵單艙拼多艙的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地基上鋪設混凝土底板;
步驟二、在混凝土底板上,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一號涵艙;
步驟三、在混凝土底板上,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二號涵艙,二號涵艙貼合設置在一號涵艙1右側;
步驟四、在二號涵艙右側或一號涵艙正上方或二號涵艙正上方或一號涵艙與二號涵艙接縫上方,貼合設置有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的三號涵艙。
進一步,所述一號涵艙、二號涵艙和三號涵艙箱涵之間的連接方式相同。
進一步,所述二號涵艙、一號涵艙和三號涵艙彼此之間設置有改性瀝青防水層。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涵艙之間采用了柔性連接解決了一側涵艙因泥土沉降破損導致相鄰涵艙遭到破壞的現象,同時相鄰涵艙之間設置有改性瀝青防水層,解決了相鄰涵艙一方漏水影響另一方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根據附圖1:
箱涵單艙拼多艙的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地基上鋪設混凝土底板3;
步驟二、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一號涵艙1;
步驟三、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二號涵艙2,二號涵艙2貼合設置在一號涵艙1右側;
步驟四、在二號涵艙2右側,貼合設置有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的三號涵艙4。
所述一號涵艙1、二號涵艙2和三號涵艙4箱涵之間的連接方式相同。所述二號涵艙2、一號涵艙1和三號涵艙4彼此之間設置有改性瀝青防水層。
實施例二,根據附圖2:
箱涵單艙拼多艙的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地基上鋪設混凝土底板3;
步驟二、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一號涵艙1;
步驟三、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二號涵艙2,二號涵艙2貼合設置在一號涵艙1右側;
步驟四、一號涵艙1正上方,貼合設置有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的三號涵艙4。
所述一號涵艙1、二號涵艙2和三號涵艙4箱涵之間的連接方式相同。所述二號涵艙2、一號涵艙1和三號涵艙4彼此之間設置有改性瀝青防水層。
實施例三,根據附圖3:
箱涵單艙拼多艙的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地基上鋪設混凝土底板3;
步驟二、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一號涵艙1;
步驟三、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二號涵艙2,二號涵艙2貼合設置在一號涵艙1右側;
步驟四、二號涵艙2正上方,貼合設置有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的三號涵艙4。
所述一號涵艙1、二號涵艙2和三號涵艙4箱涵之間的連接方式相同。所述二號涵艙2、一號涵艙1和三號涵艙4彼此之間設置有改性瀝青防水層。
實施例四,根據附圖4:
箱涵單艙拼多艙的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地基上鋪設混凝土底板3;
步驟二、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一號涵艙1;
步驟三、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二號涵艙2,二號涵艙2貼合設置在一號涵艙1右側;
步驟四、一號涵艙1與二號涵艙2接縫上方,貼合設置有通過箱涵相互連接成的三號涵艙4。
所述一號涵艙1、二號涵艙2和三號涵艙4箱涵之間的連接方式相同。所述二號涵艙2、一號涵艙1和三號涵艙4彼此之間設置有改性瀝青防水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