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樁結構。
背景技術:
基坑在開挖之前,通常需要建立圍護結構,以達到擋土、擋水的目的,圍護結構可以是連續墻、鋼護板或攪拌樁的形式。為了增加圍護結構的強度,傳統的做法是往樁內打入工字鋼,這種打入工字鋼的樁在切割時容易裂成兩塊,從而使得圍護結構的擋水效果不好,而且對圍護結構的結構強度也有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樁結構,結構強度好,防水效果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樁結構,包括一排擋土止水樁,各所述擋土止水樁的頂面設有向下延伸12m的鉆孔,所述鉆孔內插設有鋼管,所述鉆孔內還澆筑有使鋼管與擋土止水樁緊固結合的水泥砂漿,相鄰的兩個擋土止水樁內的鋼管的中心距為0.6m。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鉆孔偏心設置,且鉆孔的外圓距離擋土止水樁的外圓0.1m。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擋土止水樁有兩排,兩排擋土止水樁的頂端設有l型壓頂板,位于l型壓頂板的水平部分下方的擋土止水樁內的鋼管的頂端插入l型壓頂板的水平部分的深度不少于0.2m,位于l型壓頂板的豎直部分下方的擋土止水樁內的鋼管的頂端與l型壓頂板的豎直部分的頂端平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樁結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上述結構,防水效果好,而且強度好。
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發明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為樁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樁結構的大樣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參考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標號代表類似的元件。
請參考圖1-2,所述的樁結構包括一排擋土止水樁1,各所述擋土止水樁1的頂面設有向下延伸12m的鉆孔,所述鉆孔內插設有鋼管2,所述鉆孔內還澆筑有使鋼管2與擋土止水樁1緊固結合的水泥砂漿,相鄰的兩個擋土止水樁1內的鋼管2的中心距d1為0.6m。所述鉆孔偏心設置,且鉆孔的外圓與擋土止水樁的外圓的距離d2為0.1m。所述擋土止水樁1有兩排,兩排擋土止水樁1的頂端設有l型壓頂板3,位于l型壓頂板3的水平部分下方的擋土止水樁1內的鋼管2的頂端插入l型壓頂板3的水平部分的深度不少于0.2m,位于l型壓頂板3的豎直部分下方的擋土止水樁1內的鋼管2的頂端與l型壓頂板3的豎直部分的頂端平齊。
采用了上述結構之后,可使得樁結構的結構強度更好,防水效果更好。
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本發明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