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降低邊坡砂土層地下水位,具體是涉及一種排水管和利用該排水管處理邊坡下滑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高差較大邊坡處,通常會修筑護坡9和擋墻10。在地下水豐富的砂土及全風化花崗巖等土層,尤其在南方雨季,護坡9和擋墻10施工時,常因護坡擋墻上方砂土及全風化花崗巖等土層地下水位高,造成邊坡失穩、形成滑坡3。參照圖1,現有的處理方法是在滑坡3處打入型鋼抗滑樁4,但處理效果往往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地下水位線6過高,邊坡上方砂土及全風化花崗巖等土層在多地下水流動環境下,工程力學性質極差,這樣不僅護坡擋墻的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項目的建設無法進行,還要占用規劃建設項目用地,浪費資源,嚴重危及建設項目實施及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排水管和利用該排水管處理邊坡下滑的方法,排水管可排出邊坡上方含水砂土及全風化花崗巖等土層地下滲水,也可排出邊坡上方的不便排除的集中泉水,從而有效降低邊坡上方含水砂土及全風化花崗巖等土層地下水位,增強邊坡土的力學性能,達到穩定邊坡、處理邊坡下滑的目的。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排水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內設有內管,所述內管與外管活動連接,所述內管可從外管內抽出,所述內管的端部設有鏟子,所述鏟子與內管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外管的前部開有過水孔。
進一步,所述外管和內管的橫截面呈圓形。
一種利用所述的排水管處理邊坡下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排水管帶有鏟子的一端朝前,將排水管頂入滑坡;
(2)抽出排水管的內管、取出內管端部鏟內的砂土,地下水沿排水管排出;
(3)將內管放入外管內,繼續將排水管頂入滑坡;
(4)抽出排水管的內管、取出內管端部鏟子內的砂土,地下水沿排水管排出;
(5)依次重復步驟(3)、(4),待滑坡內的地下水位線下降至滑坡面下1-2m左右,開挖滑坡土,直至排水管頂入滑坡深處;
(6)待開挖滑坡土至擋墻底后,砌筑擋墻,砌筑擋墻下部設泄水管,進一步排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
(7)待擋墻凝固,且滑坡內的地下水位線下降至擋墻頂面下1-2m左右后,利用擋墻下部的泄水管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進一步,步驟(1)之前,在護坡上部有泉眼的附近開挖集水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如下:排水管可排出邊坡上方含水砂土及全風化花崗巖等土層地下滲水,也可排出邊坡上方的不便排除的集中泉水,利用本發明排水管可有效降低邊坡上方含水砂土及全風化花崗巖等土層地下水位,增強邊坡土的力學性能,處理邊坡下滑,確保邊坡穩定,便于護坡擋墻施工,提高護坡擋墻的施工質量,保證工程建設按時完成,可有效利用場地、節約成本、保障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并確保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常規的滑坡擋墻處理方法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之排水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所示實施例1的排水管的外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所示實施例1的排水管的內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1、2之利用排水管處理邊坡下滑的的處理過程初期示意圖。
圖6是圖5所示實施例之處理邊坡下滑(下滑邊坡上部附近無泉眼或有泉眼但泉眼水量較小)完成后的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2之利用排水管處理邊坡下滑(下滑邊坡上部附近有泉眼且泉眼水量較大)完成后的示意圖。
圖中:1—外管,2—過水孔,3—滑坡,4—型鋼抗滑樁,5—集水井,6—地下水位線,9—護坡,10—擋墻,12—泄水管,13—內管,14—鏟子,15—泉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參照圖2、圖3、圖4,本實施例之排水管包括外管1,外管1的前部開有過水孔2,外管1內設有內管13,內管13與外管1活動連接,內管13可從外管1內抽出,內管13的端部設有鏟子14,鏟子14與內管13固定連接,外管1和內管13的橫截面呈圓形。
本實施例之利用排水管降低斜坡砂土層地下水位的方法適用于沒有泉眼或有泉眼但泉眼水量較小的情形,具體方法如下:
(1)參照圖5,將排水管帶有鏟子14的一端朝前,將排水管頂入滑坡3;
(2)抽出排水管的內管13、取出內管13端部鏟子14內的砂土,地下水沿排水管1排出;
(3)將內管13放入外管1內,繼續將排水管頂入滑坡3;
(4)抽出排水管的內管13、取出內管13端部鏟子14內的砂土,地下水沿排水管1排出;
(5)依次重復步驟(3)、(4),待滑坡3內的地下水位線6下降至滑坡面下1-2m左右,開挖滑坡土,直至排水管頂入滑坡3深處;
(6)參照圖6,待開挖滑坡土至擋墻10底后,砌筑擋墻10,砌筑擋墻10下部設泄水管12,進一步排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
(7)待擋墻10凝固,且滑坡3內的地下水位線下降至擋墻頂面下1m左右后,可抽出排水管的外管1,利用擋墻下部的泄水管12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實施例2
本實施例之排水管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
本實施例之利用排水管降低斜坡砂土層地下水位的方法適用于有泉眼且泉眼水量較大的情形,具體方法如下:
(1)在護坡9上部有泉眼15的附近開挖集水井5;
(2)參照圖5,將排水管帶有鏟子14的一端朝前,將排水管頂入滑坡3;
(3)抽出排水管的內管13、取出內管13端部鏟子14內的砂土地下水沿排水管1排出;
(4)將內管13放入外管1內,繼續將排水管頂入滑坡3;
(5)抽出排水管的內管13、取出內管13端部鏟子14內的砂土;地下水沿排水管1排出;
(6)依次重復步驟(4)、(5),待滑坡3內的地下水位線6下降至滑坡面下1-2m左右,開挖滑坡土,直至排水管伸入集水井5內;
(7)參照圖7,待開挖滑坡土至擋墻10底后,砌筑擋墻10,砌筑擋墻10下部設泄水管12,進一步排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
(8)待擋墻10凝固,且滑坡3內的地下水位線下降至擋墻頂面下1-2m左右后,可抽出排水管的外管1,利用擋墻下部的泄水管12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本發明排水管可排出護坡9、擋墻10上方含水砂土及全風化花崗巖等土層地下滲水,也可排出護坡9、擋墻10上方的不便排除的集中且水量較大泉水,具體為通過集水井5收集護坡9、擋墻10上方的集中泉水,通過排水管排除。
利用本發明排水管可有效降低護坡9、擋墻10上方含水砂土及全風化花崗巖等土層地下水位,確保護坡穩定,便于護坡擋墻施工,提高護坡擋墻的施工質量,保證工程建設按時完成,可有效利用場地、節約成本、保障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并確保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本發明亦適用于邊坡已出現滑坡跡象但未滑坡的情形,預防邊坡滑坡,降低施工邊坡上方含水土層地下水,便于護坡擋墻施工。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型,倘若這些修改和變型在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這些修改和變型也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說明書中未詳細描述的內容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