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排水工程管網技術領域,尤指一種防臭氣易清掏型雨水口內置器。
背景技術:
城市地塊及道路的雨水大部分經雨水口收集后,排入雨水管涵系統,最后排入水系。
雨水口作為雨水收集的起端,對城市排水系統的穩定運行而言,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F有的雨水口通常的構成是地面處設格柵狀雨水篦子,井室采用長方體井體,長邊側排水支管連接至雨水干管系統,井底設0.3米沉砂區。
現有雨水口存在以下不足:
1.雨水篦子雖然能攔住大部分粗渣質,但仍然有大量渣質排入井體內,除部分泥沙沉入雨水口底部外,大部分渣質被排入雨水管道系統和下游水體,造成管道淤堵和增加下游水體污染;
2.沉泥區不易清淘,久而久之失去沉泥功能,使管道淤堵加劇,降低排水能力,造成內澇;
3.由于雨水口與雨水管道系統為敞開連通方式,因此排水管中的污水臭氣會通過雨水口散發,污染周邊環境,尤其雨污合流排水體制的雨水口,情況尤為突出。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防臭氣易清掏型雨水口內置器,有效防止雨水管道內臭氣從雨水口冒出,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和城市形象,同時有效收集雨水口內的渣質和沉泥,減少雨水口和雨水系統的淤堵,提升城市排澇能力,且易于清理。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臭氣易清掏型雨水口內置器,包括箱體、至少兩分水斜板、出水斜板、底板,其中分水斜板、出水斜板、底板的數量相同,箱體的上下端為敞口結構,底板均勻固定在箱體下端敞口處并圍設有一排水口,分水斜板間的上端相互連接形成一斜坡體,斜坡體設置箱體上端敞口的下側,分水斜板的下端向對應的底板傾斜,出水斜板的上端固定在對應分水斜板的下端,出水斜板下端的固定在對應底板的側邊并沿排水口方向傾斜,其中各出水斜板、底板與箱體圍設成多個儲水腔,出水斜板表面從上往下均勻設有條狀出水口,條狀出水口表面設有蓋板,蓋板的一側采用鉸鏈和條狀出水口一側連接,在重力作用下將條狀出水口蓋合。
具體地,所述底板與出水斜板之間通過鉸鏈連接,底板與箱體之間通過開關鎖連接。
具體地,底板的下端設置有支座。
具體地,還包括提把手,所述提把手固定設置在箱體上端敞口上。
具體地,箱體上端敞口相對的兩側面分別設置有兩斜滑槽,每一側的兩斜滑槽分別對稱設置并沿兩側傾斜,提把手的兩端分別對應設置在兩側面的斜滑槽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過在箱體設置在雨水口內的井體內,上端敞口設置有分水斜板,雨水從箱體上端敞口進入后通過分水斜板均勻分流至對應的儲水腔內,使雨水內渣質和沉泥都沉淀在儲水腔底部的底板上,可有效將從雨水口進入的雜質沉泥收集,防止這些渣質直接進入雨水管道系統,減少雨水口和雨水系統的淤堵,提升城市排澇能力,由于渣質都沉積在箱體的底板上,可將整個箱體從井體取出直接對箱體內進行清理,方便快捷;
2.雨水積聚到一定量并觸及到出水斜板時,通過雨水的壓力將蓋板沖開進入排水口后進入市政管道系統,非雨天時,蓋板在重力作用下蓋合在出水斜板上,有效防止雨水管道內臭氣從雨水口冒出,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和城市形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請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關于一種防臭氣易清掏型雨水口內置器,包括上下端敞口的箱體1,分水斜板2、出水斜板3、底板4,其中分水斜板2、出水斜板3、底板4數量相同且至少各兩個,本實施例中采用兩分水斜板2、兩出水斜板3、兩底板4,箱體1設置在雨水口的井體內,且箱體1上端敞口與雨水箅對接。
底板4對稱設置在箱體1下端敞口的兩側,兩底板4間圍設有一排水口11,底板4的下端設置有支座6,便于箱體1平穩地安放在井體內;兩分水斜板3間上端相互對稱連接形成一斜坡體,兩分水斜板3的下端向對應的底板4傾斜,斜坡體固定設置在箱體1上端敞口的下側;兩出水斜板3的上端固定在對應分水斜板2的下端,出水斜板3下端的固定在對應底板4的側邊并沿排水口11方向傾斜,出水斜板3、底板4與箱體1圍設成兩個儲水腔12,出水斜板3表面從上往下均勻設有條狀出水口,條狀出水口表面設有蓋板31,蓋板31的一側采用鉸鏈和條狀出水口一側連接,在重力作用下將條狀出水口蓋合。
本發明的工作機制:下雨時,雨水從雨水箅落下后,經箱體1上端敞口進入兩分水斜板2將雨水均勻分至兩側的儲水腔12內,使雨水內渣質和沉泥都沉淀在儲水腔12底部的底板4上,隨著雨水積聚,儲水腔12內水位不斷上升并觸及到出水斜板3時,在雨水的壓力下將蓋板31沖開進入排水口11后進入雨水管道系統,雨停后,出水斜板3的蓋板31在重力作用下自動關閉,防止臭氣通過雨水口外冒;清掏時,打開雨水篦,將整個箱體1取出將渣質倒出清理即可。
具體地,為了更方便地對箱體1內的渣質進行清理,底板4與出水斜板3之間通過鉸鏈5連接,底板4與箱體1之間通過開關鎖41連接;取出箱體1后,打開底板4與箱體之間的開關鎖41,箱體1的內渣質和泥沙即可通過在重力作用下沖開底板4倒出,隨后通過開關鎖41關閉底板4即可,免去人工將箱體1內的渣質倒出處理,清理更為便捷。
具體地,為了便于將箱體1取出,箱體1還設置有提把手13,箱體1上端敞口相對的兩側面分別設置有兩斜滑槽14,每一側的兩斜滑槽14分別對稱設置并沿兩側傾斜,提把手13的兩端分別對應設置在兩側面的斜滑槽14上,需清理箱體1時將提把手13聚攏后將箱體1取出,提把手13在受重力下沿斜滑槽14自然滑至兩端,避免影響排水。
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具體而言,分水斜板2、出水斜板3、底板4的數量根據具體需要改變,原理與本實施例敘述一致,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