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風機基礎施工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潮間帶風機平臺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海岸線漫長,東部沿海水深2~15m的海域面積遼闊,按照與陸上風能資源同樣的方法估測,海上可開發風能資源約7.5億kw,是陸上風能資源的3倍,具有大規模開發風電場的資源潛力。潮間帶是漲潮淹沒、落潮露灘的海域,在潮間帶區域實施風電開發,其開發成本比海水完全淹沒的近海區域要低很多。因此,從開發潛力、投資成本等角度考慮,潮間帶是目前風電開發的重點區域。
潮間帶處于陸地與海洋交接處,地質、氣候和水文條件較為特殊,電機平臺搭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船舶無法到達預定區域、環保要求導致無法修路等諸多難題,在國內外均無成功經驗可供借鑒。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潮間帶風機平臺施工方法,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中一個或者多個。
本發明提出一種潮間帶風機平臺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搭建鋪路墊板:低潮時將鋪路墊板設置在潮間帶待施工區域四周,將工程車行駛至所述鋪路墊板上;
(2)調整工程車姿態:便于下一步施工的進行;
(3)基礎立柱吊裝:將基礎立柱吊起至距離地面5-7m處,然后移動到所述潮間帶待施工區域上方;
(4)基礎立柱下沉:將所述基礎立柱插入所述潮間帶待施工區域地表淺層;
(5)垂直度檢查:檢查所述基礎立柱是否垂直于地面,若不滿足垂直條件則對所述基礎立柱重復步驟(3)到步驟(4)操作,直至其滿足施工條件;
(6)錘擊基礎立柱:將打樁機錘頭移動至所述基礎立柱上方,將所述基礎立柱垂直打入所述潮間帶待施工區域地表深層;
(7)升起錘打樁機錘頭;
(8)陣列布置基礎立柱:以待施工區域中心為圓心,在半徑為3、6、9、12m的圓上按照步驟(3)到步驟(7)的施工過程分別設置多個基礎立柱;
(9)鋼板樁圍堰:在外切于以待施工區域中心為圓心、半徑為14m的圓的正八邊形的各條邊上,依次插入鋼板樁進行圍堰,所述鋼板樁上端高于地面2-3m;
(10)基礎挖掘:挖掘上一步驟中的正八邊形區域內的土壤;
(11)鋼筋綁扎:將鋼筋綁扎在多個基礎立柱所圍成的各個圓上;
(12)混凝土澆筑。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錘頭后端設置有用以控制打樁方向的導向架。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10)中挖掘的深度為6-7m。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11)中所述鋼筋綁扎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設定鋼筋位置線,并布放基礎鋼筋;
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每點綁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相鄰綁扎點的鋼絲扣成八字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12)中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密實,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為60mm-140mm,與側模保持60mm-110mm的距離,底部的混凝土進行兩次振搗。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成功解決了自然泥面標高和風機基礎平面頂高程相差較大條件下,具有風機塔筒后續搭建方便、施工經濟成本低、可靠連接度高等特點,在潮間帶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潮間帶風機平臺施工方法的流程圖;
圖2-4是將基礎立柱吊裝至潮間帶待施工區域的過程圖;
圖5是所有基礎立柱打樁完畢、鋼板樁圍堰結束后的潮間帶待施工區域俯視圖;
圖6是潮間帶風機平臺施工結束后風機平臺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6所示,本發明提出一種潮間帶風機平臺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搭建鋪路墊板:低潮時將鋪路墊板設置在潮間帶待施工區域四周,將工程車行駛至所述鋪路墊板上;
(2)調整工程車姿態:便于下一步施工的進行;
(3)基礎立柱吊裝:將基礎立柱吊起至距離地面5-7m處,然后移動到所述潮間帶待施工區域上方;
(4)基礎立柱下沉:將所述基礎立柱插入所述潮間帶待施工區域地表淺層;
(5)垂直度檢查:檢查所述基礎立柱是否垂直于地面,若不滿足垂直條件則對所述基礎立柱重復步驟(3)到步驟(4)操作,直至其滿足施工條件;
(6)錘擊基礎立柱:將打樁機錘頭移動至所述基礎立柱上方,將所述基礎立柱垂直打入所述潮間帶待施工區域地表深層;
(7)升起錘打樁機錘頭;
(8)陣列布置基礎立柱:以待施工區域中心為圓心,在半徑為3、6、9、12m的圓上按照步驟(3)到步驟(7)的施工過程分別設置多個基礎立柱;
(9)鋼板樁圍堰:在外切于以待施工區域中心為圓心、半徑為14m的圓的正八邊形的各條邊上,依次插入鋼板樁進行圍堰,所述鋼板樁上端高于地面2-3m;
(10)基礎挖掘:挖掘上一步驟中的正八邊形區域內的土壤;
(11)鋼筋綁扎:將鋼筋綁扎在多個基礎立柱所圍成的各個圓上;
(12)混凝土澆筑。
在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潮間帶風機平臺施工方法的各種實施例中,所述錘頭后端設置有用以控制打樁方向的導向架。
在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潮間帶風機平臺施工方法的各種實施例中,所述步驟(10)中挖掘的深度為6m。
在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潮間帶風機平臺施工方法的各種實施例中,所述步驟(11)中所述鋼筋綁扎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設定鋼筋位置線,并布放基礎鋼筋;
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每點綁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相鄰綁扎點的鋼絲扣成八字開。
在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潮間帶風機平臺施工方法的各種實施例中,所述步驟(12)中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密實,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為80mm,與側模保持100mm的距離,底部的混凝土進行兩次振搗。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成功解決了自然泥面標高和風機基礎平面頂高程相差較大條件下,具有風機塔筒后續搭建方便、施工經濟成本低、可靠連接度高等特點,在潮間帶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發明構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