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風機基礎排水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風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陸上風機基礎排水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當前,隨著陸上風機的大量建設,因搖擺幅度大無法正常運行、甚至倒塌等工程質量事故時有發生。其中絕大多數工程事故源于長期在風荷載作用下,主風方向附近鋼筒與混凝土接觸界面處的混凝土易出現拉裂或局部壓潰,形成裂隙。隨著裂隙的不斷加大,將必然導致風機出現搖擺加劇,甚至倒塌等嚴重工程事故。研宄表明,目前問題風機在搖擺過程中,不斷有雨水夾雜著水泥漿從鋼筒與混凝土接觸界面的裂縫中擠出和滲下,進一步加速了接觸界面裂隙的擴展。
[0003]雨水侵蝕造成鋼筒與混凝土接觸界面處混凝土破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0004](I)在風機搖擺的過程中,裂縫內的雨水將對混凝土形成水頭擠壓,水頭擠壓力的大小將隨著裂縫的不斷擴展而增加。經長時間的沖刷,水頭擠壓力勢必造成裂隙處混凝土的嚴重破損,這也就是問題風機常見的水泥漿的擠出和滲下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
[0005](2)由于雨水的腐蝕作用,還將帶來對鋼筒和混凝土的化學腐蝕,造成裂縫的進一步擴展。
[0006](3)在冬春交替季節,雨水的凍融循環將導致裂縫區混凝土的脹裂,進一步加劇混凝土的破損。
[0007]傳統的風機基礎設計中未能充分考慮到雨水侵蝕對風機基礎中鋼筒與混凝土接觸界面混凝土破損的加速作用,故沒有采取相應的排水系統來解決這一問題。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風機基礎設計的不足,提供一種陸上風機基礎排水系統。本發明通過設計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統以避免雨水對風機基礎中鋼筒與混凝土接觸界面混凝土的侵蝕和破壞,防止裂隙的進一步擴展,將有效的保證風機基礎的可靠性。
[0009]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該陸上風機基礎排水系統,風機基礎為埋置于場地混凝土內的鋼筒;其特點是:在鋼筒外壁距混凝土表面一定高度的位置處沿鋼筒筒身設置一圈擋雨板,在距鋼筒外壁一定距離的地面上設置一條環繞鋼筒的環形明溝,該環形明溝與兩條直排明溝聯通,在兩條直排明溝盡頭分別設置集水井或依據地勢將雨水直接排出;在環形明溝至鋼筒之間的地面上通過砂漿建筑材料找坡形成散水;在鋼筒外壁與混凝土表面接觸面的上、下一定區域內,對鋼筒筒身內外壁設置油膏防潮涂層。
[0010]具體的,所述擋雨板為沿鋼筒筒身設置的距混凝土表面高度為500mm、外挑寬度為800?100mm的不銹鋼波紋瓦,外挑向下坡度彡10%。
[0011]具體的,所述散水由里至外向下的坡度是5%。
[0012]具體的,所述兩條直排明溝以環形明溝的中心分界線對稱設置;所述環形明溝內以其中心分界線為起點、與直排明溝的交匯點為終點通過建筑材料找坡,向下坡度為2% ;所述直排明溝由里至外通過建筑材料找坡,向下的坡度是2%。
[0013]具體的,所述環形明溝距鋼筒外壁的距離為700mm。
[0014]具體的,所述油膏防潮涂層在鋼筒外壁與混凝土表面接觸面的上、下10mm區域內。
[00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可及時將雨水從風機基礎中排出,避免雨水對風機基礎混凝土造成的侵蝕;且施工簡單、造價低,適用性廣。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平面圖。
[0017]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
[0018]圖3是圖2的區域①節點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0020]參見圖1至圖3,本實施例中,風機基礎為埋置于場地混凝土 I內的鋼筒2。在風機鋼筒2外壁距混凝土 I表面500mm高度的位置處沿鋼筒2筒身設置一圈擋雨板3,通過角焊縫的方式與風機鋼筒2相連。擋雨板3是外挑寬度為800?1000_的不銹鋼波紋瓦,外挑向下坡度多10%,以保證風機鋼筒2與混凝土 I的接觸界面不至被雨淋濕。在距鋼筒2外壁700mm距離的地面上設置一條環繞鋼筒的環形明溝4,從圖1中可見,以環形明溝4的中心分界線11對稱設有直排明溝5和直排明溝6,環形明溝4與直排明溝5和直排明溝6聯通,環形明溝4內以分界線11為起點、與直排明溝的交匯點為終點通過材料找坡,向下坡度為2%,以便將雨水導向直排明溝。在直排明溝5和直排明溝6盡頭分別設置集水井7和集水井8將雨水收集;集水井盡可能遠離風機基礎設置。直排明溝由里至外亦通過材料找坡,向下的坡度是2%,將雨水導入集水井后及時抽空,也可根據地勢條件直接將雨水及時排至山下,無需設置集水井收集,以防止暴雨形成內澇。環形明溝和直排明溝的截面尺寸應根據當地降雨及降雪量來確定。集水井的尺寸及深度也應根據當地降雨及降雪量來確定。在環形明溝4至鋼筒2之間的地面上通過砂漿等建筑材料找坡形成散水9,散水由里至外向下的坡度是5%,以便于雨水流向環形明溝4,而不至于在鋼筒2與混凝土 I的界面上堆積。考慮到南方地區濕度較大,在鋼筒2外壁與混凝土 I表面接觸面的上、下10mm區域內,對鋼筒2筒身內外壁設置油膏防潮涂層10,該油膏防潮涂層10應保證一定的厚度。油膏防潮涂層10不僅防水防潮,同時亦可通過油膏的粘滯性,減少風機搖擺對混凝土的沖擊。
[0021]另外,應定期(特別是暴雨過后)安排人員對本發明排水系統和鋼筒與混凝土的界面進行檢查,及時清除堆積物和積水,以保證排水系統正常工作和鋼筒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干燥,無明顯雨水侵入。
[0022]以上描述僅僅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案,一個典型的實例。本發明申請請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只限于該方案。凡是根據本實例所述排、防水機理所設計的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陸上風機基礎排水系統,風機基礎為埋置于場地混凝土內的鋼筒;其特征在于:在鋼筒外壁距混凝土表面一定高度的位置處沿鋼筒筒身設置一圈擋雨板,在距鋼筒外壁一定距離的地面上設置一條環繞鋼筒的環形明溝,該環形明溝與兩條直排明溝聯通,在兩條直排明溝盡頭分別設置集水井或依據地勢將雨水直接排出;在環形明溝至鋼筒之間的地面上通過砂漿建筑材料找坡形成散水;在鋼筒外壁與混凝土表面接觸面的上、下一定區域內,對鋼筒筒身內外壁設置油膏防潮涂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陸上風機基礎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擋雨板為沿鋼筒筒身設置的距混凝土表面高度為500mm、外挑寬度為800?100mm的不銹鋼波紋瓦,外挑向下坡度彡1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陸上風機基礎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水由里至外向下的坡度是5%。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陸上風機基礎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條直排明溝以環形明溝的中心分界線對稱設置;所述環形明溝內以其中心分界線為起點、與直排明溝的交匯點為終點通過建筑材料找坡,向下坡度為2% ;所述直排明溝由里至外通過建筑材料找坡,向下的坡度是2%。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陸上風機基礎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明溝距鋼筒外壁的距離為700mmo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陸上風機基礎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膏防潮涂層在鋼筒外壁與混凝土表面接觸面的上、下10mm區域內。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風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陸上風機基礎排水系統。本發明的技術要點是,在鋼筒外壁距混凝土表面一定高度的位置處沿鋼筒筒身設置一圈擋雨板,在距鋼筒外壁一定距離的地面上設置一條環繞鋼筒的環形明溝,該環形明溝與兩條直排明溝聯通,在兩條直排明溝盡頭分別設置集水井或依據地勢將雨水直接排出;在環形明溝至鋼筒之間的地面上通過砂漿建筑材料找坡形成散水;在鋼筒外壁與混凝土表面接觸面的上、下一定區域內,對鋼筒筒身內外壁設置油膏防潮涂層。本發明通過設計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統以避免雨水對風機基礎中鋼筒與混凝土接觸界面混凝土的侵蝕和破壞,防止裂隙的進一步擴展,將有效的保證風機基礎的可靠性。
【IPC分類】E02D27/44, E02D31/06, E02D19/20
【公開號】CN104912096
【申請號】CN201510217739
【發明人】呂偉榮, 翁紅辛, 劉雪梅, 祝明橋, 盧蓓嶸, 李壽科, 石衛華, 黃海林
【申請人】湖南科技大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