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土建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壩倒懸體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
背景技術:
根據水庫大壩運行要求或施工期導流等其它要求,水庫大壩壩身需設置底孔、中孔或表孔等泄水、引水通道。泄水、引水通道進出水口通常設置有牛腿,即倒懸體,用于布置閘門和攔污柵等。因此,大壩倒懸體混凝土的施工成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
大壩倒懸體的混凝土模板,既是大壩倒懸體的成形模板,又是該部位的承重模板,因此在設計、施工時既要滿足剛度、強度和穩定性要求,又要滿足快速立模、縮短施工準備時間的要求,對模板的安全性、經濟性和效率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倒懸體存在一定傾角,傳統的大型模板不滿足安全性要求,而定型鋼模板立模費時費力,在這種情況下,需對大壩倒懸體的混凝土模板進行研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裝方便、快捷,能夠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的大壩倒懸體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大壩倒懸體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設于大壩倒懸體的預澆混凝土層上,包括設于大壩倒懸體外側的預制板、設于大壩倒懸體內側的鋼架結構單元和設于預澆混凝土層內的第一錨固件,鋼架結構單元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平行間隔設置的多個第一鋼桁架,第一鋼桁架的第一端與預制板固定連接,且第二端通過第二鋼桁架和第三鋼桁架分別與下方相鄰第一鋼桁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連接,位于最下方的第一鋼桁架的第二端與第一錨固件連接。
優選地,沿大壩倒懸體的長度方向依次設有多個預制板,每個預制板對應至少兩個鋼架結構單元,多個鋼架結構單元的第三鋼桁架之間通過水平設置的橫向支撐件連接。
優選地,預制板朝向鋼架結構單元的一面設有連接架,第一鋼桁架和第二鋼桁架均與連接架連接。
優選地,連接架上設有用于與第一鋼桁架和第二鋼桁架連接的第一連接板。
優選地,預澆混凝土層內還設有第二錨固件,第二錨固件與連接架連接。
優選地,連接架上設有吊環。
優選地,第一鋼桁架的第二端通過第二連接板與第二鋼桁架和第三鋼桁架連接。
優選地,第一鋼桁架、第二鋼桁架和第三鋼桁架均包括兩個并列設置的角鋼和設于兩個角鋼之間的鋼填板。
優選地,第一錨固件上設有第一支座板,鋼架結構單元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一鋼桁架的第二端與第一支座板連接。
優選地,鋼架結構單元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鋼桁架的第二端設有第二支座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顯著的進步:
本發明的大壩倒懸體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既是大壩倒懸體的成形模板,按要求完成了大壩體形施工,又是該部位的承重模板,承擔了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載等,有效保證了大壩倒懸體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安全。其零部件加工容易,安裝方便、快捷,能夠有效縮短施工準備時間,且該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安裝后無需拆卸,大壩倒懸體混凝土可連續澆筑,一次成型,因此能夠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節省工期。此外,鋼架結構單元在強度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作為大壩倒懸體混凝土的鋼骨架,從而可以與大壩倒懸體混凝土的配筋方案綜合考慮,以節省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大壩倒懸體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的側視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大壩倒懸體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圖中:
100、大壩倒懸體101、預澆混凝土層102、預制板
103、鋼架結構單元104、第一錨固件105、第二錨固件
11、第一鋼桁架12、第二鋼桁架13、第三鋼桁架
14、角鋼15、鋼填板2、橫向支撐件
3、連接架41、第一連接板42、第二連接板
5、吊環61、第一支座板62、第二支座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這些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大壩倒懸體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的一種實施例。
如圖1所示,大壩倒懸體100包括預澆混凝土層101和澆筑于預澆混凝土層101上表面的后澆混凝土層。本實施例的大壩倒懸體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設于大壩倒懸體100的預澆混凝土層101上,其包括預制板102、鋼架結構單元103和第一錨固件104。預制板102設于大壩倒懸體100外側,鋼架結構單元103設于大壩倒懸體100內側。第一錨固件104預埋于預澆混凝土層101內,用于連接鋼架結構單元103,以將鋼架結構單元103固定在預澆混凝土層101上。后澆混凝土層在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安裝后澆筑。
其中,鋼架結構單元10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平行間隔設置的多個第一鋼桁架11,第一鋼桁架11的第一端與預制板102固定連接,第一鋼桁架11的第二端通過第二鋼桁架12與下方相鄰第一鋼桁架11的第一端連接,且第一鋼桁架11的第二端通過第三鋼桁架13與下方相鄰第一鋼桁架11的第二端連接,位于最下方的第一鋼桁架11的第二端則與第一錨固件104連接,由此構成一整體鋼架結構。優選地,相鄰的兩個第一鋼桁架11、連接這兩個第一鋼桁架11的第三鋼桁架13與預制板102構成一平行四邊形,第二鋼桁架12在該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上連接兩個第一鋼桁架11,且第二鋼桁架12垂直于預制板102。由此可增加鋼架結構單元103的穩固性。
本實施例的大壩倒懸體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既是大壩倒懸體100的成形模板,按要求完成了大壩體形施工,又是該部位的承重模板,承擔了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載等,有效保證了大壩倒懸體100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安全。其零部件加工容易,安裝方便、快捷,能夠有效縮短施工準備時間,且該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安裝后無需拆卸,大壩倒懸體100混凝土可連續澆筑,一次成型,因此能夠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節省工期。此外,鋼架結構單元103在強度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作為大壩倒懸體100混凝土的鋼骨架,從而可以與大壩倒懸體100混凝土的配筋方案綜合考慮,以節省成本。
進一步,如圖2所示,沿大壩倒懸體100的長度方向依次設有多個預制板102,每個預制板102對應至少兩個鋼架結構單元103,多個鋼架結構單元103的第三鋼桁架13之間通過水平設置的橫向支撐件2連接。橫向支撐件2設有多根。如圖1所示,多根橫向支撐件2由下至上依次平行間隔地設置。橫向支撐件2的長度并不局限,可以僅連接相鄰的兩個第三鋼桁架13,也可以同時連接多個第三鋼桁架13。多根橫向支撐件2實現了多個鋼架結構單元103的橫向穩定連接,使所有的鋼架結構單元103形成一個穩定的整體鋼結構。優選地,橫向支撐件2可以采用角鋼。
本實施例中,預制板102的數量、每個預制板102對應的鋼架結構單元103的數量、每個鋼架結構單元103中第一鋼桁架11、第二鋼桁架12和第三鋼桁架13的數量、橫向支撐件2的數量均不局限,可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設定。
優選地,本實施例中,第一鋼桁架11、第二鋼桁架12和第三鋼桁架13均包括兩個并列設置的角鋼14和設于兩個角鋼14之間的鋼填板15,具有強度高、安裝方便的優點。
本實施例中,在預制板102朝向鋼架結構單元103的一面上設有連接架3,連接架3預埋在預制板102中。第一鋼桁架11和第二鋼桁架12均與連接架3連接。優選地,連接架3為工字鋼。
進一步,連接架3上設有用于與第一鋼桁架11和第二鋼桁架12連接的第一連接板41,第一連接板41為鋼板。第一連接板41與第一鋼桁架11一一對應地設有多個。每個第一鋼桁架11的第一端均與對應的第一連接板41相連接,以實現與連接架3及預制板102的連接。第二鋼桁架12靠近預制板102的一端也與第一連接板41相連接,以實現與對應第一鋼桁架11的第一端的連接,同時也實現與連接架3及預制板102的連接。由此,不僅能夠實現第一鋼桁架11及第二鋼桁架12與預制板102之間的穩固連接,還能使安裝連接過程更為簡便。優選地,第一鋼桁架11和第二鋼桁架12均與第一連接板41焊接。
進一步,本實施例在預澆混凝土層101內還設有第二錨固件105,第二錨固件105預埋在預澆混凝土層101內,用于與連接架3連接,可以實現預制板102在預澆混凝土層101上的定位安裝。
進一步,連接架3上設有吊環5,用于吊裝預制板102。吊環5可以設置多個。優選地,吊環5焊接在連接架3上。
本實施例中,第一鋼桁架11的第二端通過第二連接板42與第二鋼桁架12和第三鋼桁架13連接,第二連接板42為鋼板。第二連接板42與第一鋼桁架11一一對應地設有多個。第一鋼桁架11、第二鋼桁架12和第三鋼桁架13在三者的連接相交處分別與第二連接板42連接,以實現三者的穩定連接,且具有安裝方便的優點。優選地,第一鋼桁架11、第二鋼桁架12和第三鋼桁架13均與第二連接板42焊接。
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錨固件104上設有第一支座板61,鋼架結構單元103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一鋼桁架11的第二端與第一支座板61連接,由此實現與第一錨固件104的連接。在本實施例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一鋼桁架11的第二端焊接在一個第二連接板42上,由該第二連接板42與第一支座板61連接。優選地,第一錨固件104包括鋼筋和設于鋼筋上的鋼板,鋼筋和鋼板均預埋在預澆混凝土層101內,第一支座板61固定設置在鋼板上。
本實施例的后澆混凝土層可以采用分層澆筑的方式,即先在預澆混凝土層101上表面安裝一層本實施例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作為下層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安裝完畢后澆筑下層混凝土。下層混凝土經養護并具備設計要求的強度后,直接在下層混凝土上表面再安裝一層本實施例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作為上層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并在安裝完畢后澆筑上層混凝土。此時,下層混凝土可作為上層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的持力基礎,保證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安裝的可連續性,從而提高施工效率。
為便于上層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的安裝,優選地,鋼架結構單元103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鋼桁架11的第二端設有第二支座板62。在本實施例中,鋼架結構單元103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鋼桁架11的第二端焊接在一個第二連接板42上,由該第二連接板42與第二支座板62連接。在安裝上層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時,上層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一鋼桁架11的第二端可與下層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中的第二支座板62連接,以將上層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固定在下層混凝土上。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的大壩倒懸體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施例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既是大壩倒懸體100的成形模板,按要求完成了大壩體形施工,又是該部位的承重模板,承擔了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載等,有效保證了大壩倒懸體100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安全。
(2)本實施例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其零部件加工容易,安裝方便、快捷,能夠有效縮短施工準備時間,且該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安裝后無需拆卸,大壩倒懸體100混凝土可連續澆筑,一次成型,因此能夠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節省工期。
(3)本實施例的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鋼架結構單元103在強度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作為大壩倒懸體100混凝土的鋼骨架,從而可以與大壩倒懸體100混凝土的配筋方案綜合考慮,以節省成本。
(4)下層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可直接澆筑于倒懸體100混凝土內,并作為上層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的持力基礎,保證混凝土預制模板結構安裝的可連續性,從而提高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