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道路的排水裝置,尤指一種道路路面排水裝置。
背景技術:
在人們行走的道路上,隨處可見有設置在路面的排水蓋,這些排水蓋通過開設空隙以使水流從排水蓋流入并向出水道排出,然而現路面上常見的排水蓋為間隔條形狀設計,具備有足夠空間使水流順暢流入,但是在人們日常行走時偶爾會因為一不小心則掉落東西,若正巧掉落至排水蓋上時由于其間隔空隙過大而落入該排水空槽內,則難以收拾處理;但是若為了易于撿起掉落物而將排水蓋的間隔空隙調小則會影響水流排水。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公開一種應用于道路的排水裝置,尤指一種道路路面排水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道路路面排水裝置,主要包括排水蓋和輔助排水結構,排水蓋設置在路面上與路面處于同一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輔助排水結構安裝在排水蓋下方,輔助排水結構主要由阻隔板、滾筒、滾動導軌和驅動控制器組成,阻隔板為細密網狀慮水隔板,設置在排水蓋的正對下方,滾動導軌為一對,沿阻隔板的長邊方向安裝在阻隔板上表面的兩長邊上,滾筒活動連接在兩滾動導軌之間,形成滾筒沿阻隔板的長邊方向滾動的安裝結構。
所述的排水蓋開設有間隔空槽,排水蓋的相對兩邊緣上垂直連接有支撐桿,通過支撐桿垂吊安裝輔助排水結構。
所述滾筒的筒側面設置有毛刷。
所述兩滾動導軌主體為塊體狀,兩滾動導軌相對的內側面開設有沿長邊方向的細槽,通過細槽與滾筒兩端設置轉軸匹配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本實用新型的輔助排水結構采用的阻隔板可提供一個物質掉落時的儲存空間,使物主可以用簡單途徑拾回掉落物,避免掉落物直接從排水蓋直接落入排水槽內,當雨水量過多時,水流從排水蓋排入后一方面可以通過隔板的細密網狀慮水孔排水,另一方面通過設置有毛刷的滾筒滾動式輔助排水,因此既可以解決便利拾起掉落物問題,又不影響正常排水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簡圖。
附圖標注說明:1-排水蓋,2-阻隔板,3-滾筒,4-滾動導軌,5-驅動控制器,6-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道路路面排水裝置,主要包括排水蓋1和輔助排水結構,所述的排水蓋1開設有間隔空槽,排水蓋1的相對兩邊緣上垂直連接有支撐桿6,通過支撐桿6垂吊安裝輔助排水結構;排水蓋1設置在路面上與路面處于同一平面;所述的輔助排水結構安裝在排水蓋1下方,輔助排水結構主要由阻隔板2、滾筒3、滾動導軌4和驅動控制器5組成,阻隔板2為細密網狀慮水隔板,設置在排水蓋1的正對下方,滾動導軌4為一對,沿阻隔板2的長邊方向安裝在阻隔板2上表面的兩長邊上,所述滾筒3的筒側面設置有毛刷;滾筒3活動連接在兩滾動導軌4之間,形成滾筒3沿阻隔板2的長邊方向滾動的安裝結構;所述兩滾動導軌4主體為塊體狀,兩滾動導軌4相對的內側面開設有沿長邊方向的細槽,通過細槽與滾筒3兩端設置轉軸匹配連接;本實用新型的輔助排水結構采用的阻隔板2可提供一個物質掉落時的儲存空間,使物主可以用簡單途徑拾回掉落物,避免掉落物直接從排水蓋1直接落入排水槽內,當雨水量過多時,水流從排水蓋1排入后一方面可以通過隔板的細密網狀慮水孔排水,另一方面通過設置有毛刷的滾筒3滾動式輔助排水,因此既可以解決便利拾起掉落物問題,又不影響正常排水功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本行業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方案的啟迪下,可以做出一些變形與修改,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的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