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除臭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太陽能驅動型公廁除臭裝置。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公共廁所大量存在于城市和鄉鎮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由于對其管理不當或清理不及時,公廁里就會臭氣熏天、讓人難以靠近。公廁的臭氣有很多危害:一是危害神經系統,長期受到一種或幾種低濃度的惡臭物質刺激,首先使嗅覺脫失,繼而導致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過程的調節功能失調;二是危害呼吸系統,當人們嗅到臭氣時,會反射性地抑制吸氣,妨礙正常呼吸功能;三是危害循環系統,廁所中產生的氨氣和硫化氫等刺激性臭氣,會使血壓出現先下降后上升,硫化氫還會影響氧的輸送,從而造成體內缺氧;此外空氣中還攜帶多種細菌,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現有的公廁中,大多使用芳香劑除臭,這種方式只是把異味掩蓋,并不能從根本上將惡臭氣體分解,并且有的芳香劑帶有化學物質,長期使用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驅動型公廁除臭裝置,通過稀釋后的植物型除臭劑來給公廁除臭,凈化了環境,通過太陽能電池板吸收電能給除臭裝置供電,節約了能源,通過連桿機構帶動噴霧管旋轉以增大噴霧除臭面積,提高了除臭的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驅動型公廁除臭裝置,包括安裝于公廁內墻壁上的箱體單元、安裝于公廁內天花板上的噴霧單元和安裝于公廁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
所述箱體單元包括箱體外殼和位于箱體內的儲液罐、隔膜泵、智能控制器和蓄電池,所述隔膜泵位于儲液罐的下方,所述儲液罐通過管道連接隔膜泵的進液口,所述隔膜泵的出液口通過軟管連接噴霧單元,所述儲液罐內設有液位傳感器,所述箱體外殼上設有氣味傳感器,所述隔膜泵、液位傳感器、氣味傳感器、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分別與智能控制器電連接;
所述噴霧單元包括連接軟管的噴霧管、位于噴霧管下方的多個噴霧頭和帶動噴霧管旋轉的帶動機構,所述噴霧管和帶動機構一起組成了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所述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包括固定于天花板上的固定連桿、與固定連桿兩端轉動連接的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與第一連桿另一端和第二連桿另一端轉動連接的噴霧管,所述噴霧單元還包括驅動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運動的電機驅動機構,所述電機驅動機構與智能控制器電連接;
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數據分析模塊、控制模塊、無線傳輸模塊、報警模塊和電源模塊,所述數據分析模塊用于接收液位傳感器和氣味傳感器采集的數據信息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隔膜泵的啟停,所述無線傳輸模塊用于與智能終端進行無線通信,所述報警模塊用于低液位和低電壓報警,所述電源模塊用于給除臭裝置的用電設備供電。
進一步地,還包括配液單元,所述配液模塊包括位于箱體內的除臭劑模塊和位于公廁內的自來水模塊;所述除臭劑模塊包括除臭劑儲存槽,所述除臭劑儲存槽位于儲液罐上方,所述除臭劑儲存槽下端設有注入管,所述注入管上設有電磁閥;所述自來水模塊包括位于地面的自來水儲存槽,以及直流水泵,所述自來水儲存槽通過管道接直流水泵的進水口,所述直流水泵的出水口通過管道接至儲液罐;所述電磁閥、直流水泵與智能控制器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器設有觸摸屏,可以設定除臭裝置啟停時間及間隔,并顯示報警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器采用型號為STM32F030C8T6的單片機。
進一步地,所述所述噴霧頭的材料采用銅或鋁。
進一步地,所述噴霧管路直徑為5-10mm。
進一步地,所述儲液罐容積大于10L。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驅動型公廁除臭裝置,通過稀釋后的植物型除臭劑來給公廁除臭,凈化了環境,通過太陽能電池板吸收電能給除臭裝置供電,節約了能源,通過液位傳感器和氣味傳感器采集信息,通過蓄電池儲存能量以備不時之需,通過智能控制器和智能終端實現了智能控制和遠程控制。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在所有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類似的附圖標記標識。附圖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實際的比例繪制。
圖1為本實施例太陽能驅動型公廁除臭裝置的結構框圖;
圖2為本實施例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的結構圖;
圖3為圖2的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轉動到不同位置時的結構圖;
1-箱體外殼、2-儲液箱、3-隔膜泵、4-智能控制器、5-蓄電池、6-太陽能電池板、7-噴霧管、8-噴霧頭、9-固定連桿、10-第一連桿、11-第二連桿、12-電機驅動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因此只是作為示例,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驅動型公廁除臭裝置,包括安裝于公廁內墻壁上的箱體單元、安裝于公廁內天花板上的噴霧單元和安裝于公廁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6;
所述箱體單元包括箱體外殼1和位于箱體內的儲液罐2、隔膜泵3、智能控制器4和蓄電池5,所述隔膜泵3位于儲液罐2的下方,所述儲液罐2通過管道連接隔膜泵3的進液口,所述隔膜泵3的出液口通過軟管連接噴霧單元,所述儲液罐2內設有液位傳感器,所述箱體外殼1上設有氣味傳感器,所述隔膜泵3、液位傳感器、氣味傳感器、蓄電池5和太陽能電池板6分別與智能控制器4電連接;
本實施例通過稀釋后的植物型除臭劑來給公廁除臭,凈化了環境,為了節約能源所述隔膜泵3位于儲液罐2的下方,通過太陽能電池板6吸收電能給除臭裝置供電,不僅節約了能源,還為室外供電不方便的公廁提供了便利;太陽能電池板6功率大于500W,電壓為12V,并且配備12V可反復充放電的蓄電池5,電池容量大于5AH,當太陽能不足時,例如夜晚,蓄電池5放電,給除臭裝置提供電能;本實施例隔膜泵3的直流電壓12V,電流在3A以下,揚程5m以上,流量小于2L/min。
所述噴霧單元包括連接軟管的噴霧管7、位于噴霧管7下方的多個噴霧頭8和帶動噴霧管7旋轉的帶動機構,所述噴霧管7和帶動機構一起組成了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如圖2、圖3所示,所述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包括固定于天花板上的固定連桿9、與固定連桿9兩端轉動連接的第一連桿10和第二連桿11、與第一連桿10另一端和第二連桿11另一端轉動連接的噴霧管7,所述噴霧單元還包括驅動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運動的電機驅動機構12,所述電機驅動機構12與智能控制器4電連接;
本實施例儲液罐2容積大于10L,所述噴霧頭8的材料采用銅或鋁,所述噴霧管7直徑為5-10mm,所述噴霧頭8數量不能大于10個;本實施例通過連桿機構帶動噴霧管7旋轉,只需一個噴霧管7即可,節省了材料和成本,噴霧管7旋轉增大了噴霧頭8的噴霧面積,從而提高了除臭的效率。
所述智能控制器4包括數據分析模塊、控制模塊、無線傳輸模塊、報警模塊和電源模塊,所述數據分析模塊用于接收液位傳感器和氣味傳感器采集的數據信息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隔膜泵3的啟停,所述無線傳輸模塊用于與智能終端進行無線通信,所述報警模塊用于低液位和低電壓報警,所述電源模塊用于給除臭裝置的用電設備供電。
所述智能控制器4采用型號為STM32F030C8T6的單片機。液位傳感器用于采集儲液罐2的液位高度,當液位高度小于預設閾值時,報警模塊進行報警并把報警信號發送給遠程智能終端,除臭裝置停止工作,報警模塊還用于低電壓報警,低壓報警后除臭裝置也停止工作;氣味傳感器用于采集公廁的臭味,當臭味濃度達到設定閾值后,除臭裝置開始工作,啟動隔膜泵3和電機驅動機構12里的電機,按照設定的工作時長開始除臭。本實施例還可以設有紅外傳感器,用紅外傳感器檢測是否有人,當臭味達到一定濃度且公廁內無人時,啟動除臭裝置。
還包括配液單元,所述配液模塊包括位于箱體內的除臭劑模塊和位于公廁內的自來水模塊;所述除臭劑模塊包括除臭劑儲存槽,所述除臭劑儲存槽位于儲液罐2上方,所述除臭劑儲存槽下端設有注入管,所述注入管上設有電磁閥;所述自來水模塊包括位于地面的自來水儲存槽,以及直流水泵,所述自來水儲存槽通過管道接直流水泵的進水口,所述直流水泵的出水口通過管道接至儲液罐2;所述電磁閥、直流水泵與智能控制器4電連接。
本實施例可以人為給儲液罐2添加已經稀釋好的除臭劑稀釋液,也可以利用配液單元自動配備所需濃度的除臭劑稀釋液,通過液位傳感器的檢測,當儲液罐2內的液體低于預設的最低液位時,啟動直流水泵給儲液罐2添加清水,添加到預設的最高液位時,停止加水,數據分析單元根據所添加的水量和所需的除臭劑稀釋液濃度,計算所需添加的植物型除臭劑原液的數量,從而控制電磁閥打開的時間。
所述智能控制器4設有觸摸屏,可以設定除臭裝置啟停時間及間隔,并顯示報警信息。所述觸摸屏還可以顯示除臭劑稀釋液濃度等參數。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的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