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快速消除間隙的支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一種橋梁舉升時,用于快速消除支撐間隙、不影響橋梁受力的支
撐裝置。
背景技術:
在道路的改建和橋梁的養護中,支座的更換和橋面的加高改造是不可避免的。由 于橋梁支座更換或橋面加高是針對既有橋梁,其施工方案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橋梁結構 類型、跨度、截面形式、梁底凈空、下部結構形式等,情況千差萬別,很難給出統一的施工方 法。支座更換的方法有許多,如傳統的枕木滿布式支架法、鋼導梁法、鞍型支架法等,這些方 法需要在穩定的地面上,搭建結構很強的支架,在支架上放置笨重的大型千斤頂。隨著液壓 技術的發展,超簿型千斤頂的頂升能力越來越大,已可以滿足上百噸重量的要求,而且本體 高度低,可以直接安放在狹小的空間里。目前大多數的橋梁舉升都采用超簿型千斤頂,而且 這方面的施工工藝也比較成熟的。由于橋梁頂升施工工藝的快速、安全和高效對提高頂升施工效率和保證橋梁結構 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采用超薄型千斤頂雖然能滿足梁底凈空低和上百噸重量的要 求,但橋梁頂升高度往往因為行程不夠,需要采用倒頂施工方法才能完成橋梁頂升過程。例 如梁底凈空只有幾公分的橋梁需要升到十幾公分或幾十公分,如果為了節省開支不搭建 鋼結構支架,就只能采用超簿型千斤頂,并將其放在橋梁下的橋墩上,通過倒頂的方法完成 橋梁的頂升。倒換千斤頂之前需要在橋墩上放置支撐墊塊,以便落梁使用。由于每處的支 撐墊塊與橋梁底部之間的間隙不同,一般在1 IOmm范圍內,傳統的方法是采用人工方法, 使用榔頭打入簿鋼板和木楔子來消除間隙。由于目前大多數的橋梁都采用超簿型千斤頂來更換支座或加高橋面,造成了重視 如何同步頂升,輕視了倒頂施工法的不同步同樣對橋梁也有較大的影響。因為倒頂施工方 法存在以下問題①由于每處的墊塊和墊板在落梁后因壓縮變形量不同,經過多次倒換施 工后,累積的誤差可能造成橋梁偏斜或偏移,嚴重會造成橋梁結構受力不均,給橋梁的結構 帶來不安全的隱患;②因為施工現場需要用大量的不同厚度的墊塊材料,所以現場作業工 作量大,而且部分材料只能使用一次,造成浪費;③倒頂施工時,使用榔頭打入簿鋼板和木 楔子,施工效率低;④不能確保落梁后的同步高度。所以采用這種倒頂施工方法施工效率低 且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橋梁舉升時,用于快速消除支撐間隙、不影響 橋梁受力的支撐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技術方案是—種可快速消除間隙的支撐裝置,包括底座螺母,其中心設置螺紋連接的螺旋頂 桿,通過螺旋頂桿周邊設置的手動絞杠轉動使所述螺旋頂桿實現升降功能;所述螺旋頂桿通過球面隔墊連接抗偏載壓頭,抗偏載壓頭底部為凸起的球面,中心有一個帶凸臺的通孔, 可沿球面滑動;所述球面隔墊上部為下凹的球面,下部為錐柱體,中心有一個通孔;所述螺 旋頂桿頭部周邊有6個均布盲孔,中心孔為喇叭形,其下部有一個帶凸臺的通孔;所述底座 螺母的兩側有手握吊耳。進一步的,所述螺紋連接為梯形螺紋;進一步的,所述球面隔墊為聚四氟乙烯材料。本發明由于利用螺旋傳動機構,將螺旋頂桿的旋轉運動變成抗偏載壓頭上下升降 移動,從而可以快速有效的消除支撐間隙;在螺旋頂桿頭部與抗偏載壓頭之間裝有耐磨且 滑動摩擦阻力小的球面隔墊,可以減小摩擦力;將抗偏載壓頭的底部設計成球面,可以解決 橋梁底部不平的問題。本發明所述的可快速消除間隙的支撐裝置結構雖然簡單,但操作時 并不費力。體積為Φ IlOXSOmm的螺旋轉動機構,重約7公斤,升降高度30mm,手動絞杠長 200mm,預緊力可達2000公斤,僅需要用12公斤的扳力,承載能力可達100噸。所以操作方 便,施工效率高,承載能力大,并且,可以反復使用,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為本發明所述支撐裝置的結構剖視圖;圖2為本發明所述支撐裝置的俯視圖;圖3為本發明所述裝置頂起后與橋梁底部之間偏載角度δ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裝置使用安裝示意圖。圖中1、抗偏載壓頭;2、球面隔墊;3、螺旋頂桿;4、底座螺母;5、手握吊耳;6、手 動絞杠 ’7、橋梁;8、橋墩;9、千斤頂;10、油管;11、支撐裝置;12、墊塊。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至2所示,一種可快速消除間隙的支撐裝置,包括底座螺母4,其中心設置螺 紋連接的螺旋頂桿3,通過螺旋頂桿3周邊設置的手動絞杠6轉動使所述螺旋頂桿3實現 升降功能;所述螺紋連接為梯形螺紋;所述螺旋頂桿3通過球面隔墊2連接抗偏載壓頭1, 抗偏載壓頭1底部為凸起的球面,中心有一個帶凸臺的通孔,可沿球面滑動;所述球面隔墊 2上部為下凹的球面,下部為錐柱體,中心有一個通孔,為聚四氟乙烯材料;所述螺旋頂桿3 頭部周邊有6個均布盲孔,中心孔為喇叭形,其下部有一個帶凸臺的通孔;所述底座螺母4 的兩側有手握吊耳5。圖3給出了本發明所述裝置頂起后與橋梁底部之間偏載角度δ的示意圖,抗偏載 壓頭1與橋梁7底面接觸,底座螺母4支撐于橋墩8之上。本發明的現場具體使用方式如圖4所示,首先由油壓千斤頂9舉起橋梁7,然后在 靠近千斤頂9旁放置本發明所述支撐裝置11,將底座螺母4墊放在墊塊(厚鋼板)12上,手 動絞杠6 —端插入螺旋頂桿3孔內,同時固定住底座螺母4,按頂升方向轉動螺旋頂桿3,直 到抗偏載壓頭1緊緊頂住橋梁7的底面為止。這樣可以方便、快速地消除橋梁7的底部與 橋墩8上的墊塊12之間的間隙,將千斤頂9內的液壓油通過油管10泄回到油箱里,下降千 斤頂的高度到本體高度,同時本發明所述支撐裝置11能穩定地支撐橋梁7的重量,然后用厚墊塊墊起千斤頂9,再重新頂起橋梁7,如此反復多次一直達到預定高度為止。
權利要求
一種可快速消除間隙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螺母(4),其中心設置螺紋連接的螺旋頂桿(3),通過螺旋頂桿(3)周邊設置的手動絞杠(6)轉動使所述螺旋頂桿(3)實現升降功能;所述螺旋頂桿(3)通過球面隔墊(2)連接抗偏載壓頭(1),所述抗偏載壓頭(1)可沿球面滑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消除間隙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偏載壓頭 (1)底部為凸起的球面,中心有一個帶凸臺的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消除間隙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連接為 梯形螺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消除間隙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隔墊(2) 上部為下凹的球面,下部為錐柱體,中心有一個通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消除間隙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隔墊(2) 為聚四氟乙烯材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消除間隙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頂桿(3) 頭部周邊有6個均布盲孔,中心孔為喇叭形,其下部有一個帶凸臺的通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消除間隙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螺母(4) 的兩側有手握吊耳(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可快速消除間隙的支撐裝置,包括底座螺母,其中心設置螺紋連接的螺旋頂桿,通過螺旋頂桿周邊設置的手動絞杠轉動使所述螺旋頂桿實現升降功能;所述螺旋頂桿通過球面隔墊連接抗偏載壓頭,所述抗偏載壓頭可沿球面滑動;所述螺紋連接為梯形螺紋;所述底座螺母的兩側有手握吊耳。本發明可快速消除橋梁底部與橋墩墊塊之間的間隙,不影響橋梁結構的受力。
文檔編號E01D22/00GK101949134SQ20101028854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1日
發明者吳智山 申請人:北京市路興公路新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