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便橋混凝土橋面板模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橋梁施工構件,具體涉及一種臨時施工鋼便橋面板。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臨時施工鋼便橋面板結構主要是采用型鋼加分配梁加花紋鋼板作為橋面結構。但是采用花紋鋼板作為面板時易產生下列問題(一)安裝時間長,工效低。(二)花紋鋼板在使用過程中會因長時間行走重載車因強度疲勞,從而導致剛度降低而產生破壞。(三)花紋鋼板一般是與分配梁采用焊接形式固定的,在長時間行走履帶吊、混凝土罐車 等重載車時,產生的應力會撕裂焊縫,導致面板破壞。(四)花紋鋼板在長時間實用后,表面花紋會被磨平,從而大大的降低了抗滑性。(五)采用花紋鋼板做面板,對于臨時施工設施來說,成本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只需現場將模段連接即可形成鋼便橋混凝土橋面板,成本低的鋼便橋混凝土橋面板模段,已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鋼便橋混凝土橋面板模段,它包括有鋼筋混凝土預制的板塊,所述板塊的長度方向邊緣預埋有與板塊邊緣平齊的第一連接板,所述板塊的底部內預埋有與底面平齊的第二連接塊,所述板塊寬度方向邊緣預埋有與板塊寬度側面平齊的第三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板是與板塊的長度方向邊緣頂面和側面平齊的角鋼。第一連接板內連接有第一預埋穩固件。所述第二連接塊內連接有第二預埋穩固件。所述第三連接塊內連接有第三預埋穩固件。所述板塊的頂面設有吊鉤。所述板塊設有起吊通孔。本實用新型鋼筋混凝土預制的板塊模段強度高,模段內預制的第一連接板用于模段的加長連接形成橋面板,第二連接塊用于與面板底面與桁架連接固定,第三連接塊用于橋面兩邊的連接固定,上述結構強度高,不易被破壞;整體性好,穩定性強;結構簡單,成本低,節約工期。現場連接簡單,便于運輸、吊裝,能重復使用。
圖I本實用新型面板模段立面剖視示意圖。圖2面板模段頂面示意圖。圖3面板模段底面示意圖。圖4面板模段吊鉤示意圖。圖5面板模段左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面板模段由鋼筋混凝土預制而成的板塊I。鋼筋10呈網格狀布置,混凝土 11采用C30。板塊I內預制有多種用于連接固定的連接件,根據需要網格狀鋼筋可以設置成多層。具體的如圖1、5所示,在板塊的長度方向邊緣預埋有與板塊邊緣平齊的第一連接 板,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板是與板塊的長度方向邊緣頂面和側面平齊的角鋼2,即角鋼是沿長度方向邊緣預制在板塊兩側頂角部位。角鋼2內連接有第一預埋穩固件3,第一預埋穩固件3采用彎鉤結構的鋼筋,第一預埋穩固件3與呈梅花型鋼筋連接。板塊的底部內預埋有與底面平齊的第二連接塊,如圖1、3所示,第二連接塊是間隔布置在板塊的底部內的鋼板塊4,鋼板塊4與第二預埋穩固件5連接,第二預埋穩固件5采用具有彎鉤的倒“U”的鋼筋,倒“U”的鋼筋與呈梅花型鋼筋連接。板塊的頂面設有吊鉤,如圖2、4所示,吊鉤6由鋼筋彎制而成,預制在板塊I中。板塊寬度方向邊緣預埋有與板塊寬度側面平齊的第三連接塊。如圖1、5所示,第三連接塊是預制在板塊寬度兩側的鋼板塊7,鋼板塊7內連接有第三預埋穩固件8,第三預埋穩固件8采用彎鉤結構的鋼筋,第三預埋穩固件8與呈梅花型鋼筋連接。板塊I設有起吊通孔9。拼接時,將板塊I底部的鋼板塊4焊接連接件,連接件直接與桁架頂端連接;兩塊板塊I之間的兩個相貼合的角鋼2之間焊接連接連接塊,實現板塊I接長形成橋面板。吊鉤6及起吊通孔9便于面板模段的吊裝。
權利要求1.一種鋼便橋混凝土橋面板模段,它包括有鋼筋混凝土預制的板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塊的長度方向邊緣預埋有與板塊邊緣平齊的第一連接板,所述板塊的底部內預埋有與底面平齊的第二連接塊,所述板塊寬度方向邊緣預埋有與板塊寬度側面平齊的第三連接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鋼便橋混凝土橋面板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板是與板塊的長度方向邊緣頂面和側面平齊的角鋼。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鋼便橋混凝土橋面板模段,其特征在于第一連接板內連接有第一預埋穩固件。
4.如權利要求I所述鋼便橋混凝土橋面板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塊內連接有第二預埋穩固件。
5.如權利要求I所述鋼便橋混凝土橋面板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連接塊內連接有第三預埋穩固件。
6.如權利要求I所述鋼便橋混凝土橋面板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塊的頂面設有吊鉤。
7.如權利要求I所述鋼便橋混凝土橋面板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塊設有起吊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便橋混凝土橋面板模段,它包括有鋼筋混凝土預制的板塊,所述板塊的長度方向邊緣預埋有與板塊邊緣平齊的第一連接板,所述板塊的底部內預埋有與底面平齊的第二連接塊,所述板塊寬度方向邊緣預埋有與板塊寬度側面平齊的第三連接塊。本實用新型鋼筋混凝土預制的板塊模段強度高,模段內預制的第一連接板用于模段的加長連接形成橋面板,第二連接塊用于與面板底面與桁架連接固定,第三連接塊用于橋面兩邊的連接固定,上述結構強度高,不易被破壞;整體性好,穩定性強;結構簡單,成本低,節約工期。現場連接簡單,便于運輸、吊裝,能重復使用。
文檔編號E01D19/12GK202787071SQ20122034127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
發明者徐剛, 張延河, 付望林, 王超, 杜俊, 湯得志, 易魯 申請人: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