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市政道路的新型指示牌裝置。
背景技術:
市政道路上都會放置很多的指示牌,用于指示道路方向。這種指示牌為了獲得較好的視野,通常做的截面很大,因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很大,其帶來的弊端就是當遇到大風天氣時,由于阻力過大,指示牌往往會被吹倒,且傳統的指示牌角度不可調,如果放置在斜坡上會導致側翻,影響道路交通正常通行,甚至有可能引起交通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抗風能力強、使用更加安全、安裝更加穩固的用于市政道路的新型指示牌裝置。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用于市政道路的新型指示牌裝置,包括底座和支架板,所述底座上端中心處固定設置有支撐塊,所述支架板的下端設置一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底部與所述支撐塊通過轉軸可轉動連接,所述底座上還安裝有半圓形的角度調整環,所述角度調整環在不同的角度上設置有調整孔,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與所述調整孔相配合的配合孔,且所述支撐板通過在所述配合孔安裝的螺栓桿與角度調整環固定連接;所述支架板的中間開設一通槽,所述通槽中間部位橫向固定安裝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上可前后轉動地安裝有一個以上的安裝桿,每個安裝桿上端均安裝有指示板,每個安裝桿下端均安裝有球形的配重塊。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架板上設置有一條以上的通風槽,通風槽設置于通槽的上下兩端。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架板為金屬支架板。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指示板上涂抹有熒光粉,指示板采用透明材質制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使用時,通過采用活動設置的指示板,因此當有強風天氣時,也不會因為風力過大而損壞指示牌,有效減少因為指示牌倒塌造成的交通隱患及行車安全;且本發明可通過支撐板上的配合孔與角度調整環上的不同角度上的調整孔配合可使支架板傾斜,可使整個裝置穩定地放置于具有坡度的路面或者橋面。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市政道路的新型指示牌裝置,包括底座9和支架板1,所述底座9上端中心處固定設置有支撐塊91,所述支架板1的下端設置一支撐板8,所述支撐板8的底部與所述支撐塊91通過轉軸可轉動連接,所述底座9上還安裝有半圓形的角度調整環10,所述角度調整環10在不同的角度上設置有調整孔101,所述支撐板8上設置有與所述調整孔101相配合的配合孔,且所述支撐板8通過在所述配合孔安裝的螺栓桿81與角度調整環10固定連接;
所述支架板1的中間開設一通槽2,所述通槽2中間部位橫向固定安裝有轉動軸4,所述轉動軸4上可前后轉動地安裝有一個以上的安裝桿5,每個安裝桿上端均安裝有指示板6,每個安裝桿5下端均安裝有球形的配重塊7,當風吹到指示板上時,指示板便出現向后擺動的情況,此時配重塊可平衡安裝桿上的力矩,使整個裝置穩定,當風力停止時,在配重塊作用下,整塊指示板恢復原位。
本實施例中,支架板1上設置有一條以上的通風槽3,通風槽3設置于通槽2的上下兩端,由于支架板上設置多條通風槽,因此可大大減少阻力,降低指示牌的壓力。
其中,支架板1為金屬支架板;指示板6上涂抹有熒光粉,指示板6采用透明材質制成,通過熒光粉的作用,夜間可有一定的提醒能力,供路人方便看到,采用透明材質外形更加美觀,設計更加新穎。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使用時,通過采用活動設置的指示板,因此當有強風天氣時,也不會因為風力過大而損壞指示牌,有效減少因為指示牌倒塌造成的交通隱患及行車安全;且本發明可通過支撐板上的配合孔與角度調整環上的不同角度上的調整孔配合可使支架板傾斜,可使整個裝置穩定地放置于具有坡度的路面或者橋面。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