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杯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水杯裝置。
背景技術:
水杯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生活器具,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一些用電燒水的水杯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中,成為生活用具中重要組成部分。插電水杯需要插接供電后才能使用,然而傳統的水杯插接座直接帶電且導電片設置相對較外,很容易被一些缺乏安全意識的幼小兒童利用金屬桿件接觸到,然而當金屬桿件與插接座內的導電片接觸后,會發生觸電的安全事故,嚴重時會造成人的死亡,因此傳統的水杯插接座安全性較低,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同時,傳統的插電水杯在燒水時,容易受拖拽供電線的影響而使得插接頭松動或脫落,從而造成插電水杯的斷電的現象,存在較大弊端,給使用者帶來極大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水杯裝置,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水杯裝置,包括水杯、通過導線與所述水杯連接的接電端頭,以及與所述接電端頭配合連接的插電座,所述水杯左側上方設有杯嘴,右側端面固定設有杯把,所述插電座中上下相稱設置有插腔,上下兩個插腔之間設置有第一滑移槽,所述插電座中還設置有上下延展且穿通所述插腔的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與所述第一滑移槽之間設置通聯所述第二滑移槽和第一滑移槽的第三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下端滑移安裝有滑移條,所述滑移條中設置有螺形孔,所述螺形孔中配合安裝有螺形桿,所述螺形桿下端與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二滑移槽底部的電動機連接,所述電動機外側設有護載器件,所述護載器件包括消震塊與除熱鰭片,所述第一滑移槽中上下相稱安裝有第一滑移臂,且兩個第一滑移臂內側端面均設置有第一斜角面,兩個第一滑移臂朝向所述插腔的一端均設置有與市電連接的輸電條,所述第三滑移槽中滑移安裝有第二滑移臂,所述第二滑移臂左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斜角面相配合的第一斜角頭,所述第二滑移臂右端設置有第二斜角面,所述滑移條上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斜角面相配合的第二斜角頭,兩個插腔位于下端一個左端壁中設置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中安裝有第一電鈕,所述第一電鈕與所述電動機連接,所述第一電鈕用以啟動所述電動機,所述接電端頭左端面上下相稱設置有與所述插腔相配合的插臂,所述插臂上設置有上下穿通的通聯槽。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滑移槽兩側壁中相稱設置有第一導移槽,所述第一導移槽中滑移安裝有第一導移塊,所述第一導移槽中還安裝有與所述第一導移塊相接的第一壓簧。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三滑移槽上下端壁中相稱設置有第二導移槽,所述第二導移槽中滑移安裝有第二導移塊,所述第二導移槽中還安裝有與所述第二導移塊相接的第二壓簧。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插臂的長度等于所述插腔的深度。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通聯槽到所述接電端頭的距離與所述第二滑移槽到所述接電端頭到所述插電座右端面的距離同等。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滑移槽頂壁上安裝有第二電鈕,所述第二電鈕與所述電動機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插電座右端面設置有第三電鈕,所述第三電鈕與所述電動機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消震塊設置在所述電動機的上端和下端且與所述電動機固定連接,所述除熱鰭片設置在所述電動機的前端和后端且與所述電動機的外殼固定連接,所述除熱鰭片的上端和下端均與所述消震塊固定連接,所述電動機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設有一組以上的所述除熱鰭片。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裝置中的所述插電座在初始狀態時,所述滑移條位于所述第二滑移槽下端而所述滑移條上端未伸入到所述插腔中,從而允許插臂插入到所述插腔中;兩個第一滑移臂在所述第一壓簧的作用下相對靠緊,而使所述輸電條遠離所述插腔,從而在不使用的狀態時,所述輸電條不會暴露在插腔中,而如果缺乏安全意識的幼小兒童將金屬桿件或者其他物質插入到插腔中時不會與所述輸電條接觸,因此,不會發生觸電事故,而且,即使金屬桿件或者其他物質插入到插腔觸發所述第一電鈕,如果金屬桿件或者其他物質沒有與第二滑移槽相匹配的通聯槽,滑移條無法繼續向上滑動,從而無法驅動所述輸電條向外伸出,因此,不會與金屬桿件接觸,自然不會發生觸電事故;
需要對水杯進行通電時,將所述插臂插入到所述插腔中,當所述接電端頭左端面與所述插電座貼合時,所述通聯槽與所述第二滑移槽對準,此時,所述電動機可驅動所述滑移條向上滑動,所述滑移條向上滑動時,可貫穿所述通聯槽,而且所述滑移條可驅動所述第二滑移臂向左滑動,所述第二滑移臂可驅動所述第一滑移臂向外滑動而使所述輸電條與所述插臂接觸,因此,可實現對水杯的供電,而由于滑移條穿通所述插臂,因此,所述插臂無法被拔出,從而可使水杯供電穩定,防止受拖拽供電線的影響而使得插接松動,造成水杯的斷電現象;
供電結束后,通過所述第三電鈕使所述電動機反向運行,所述電動機反向轉動時可驅動所述滑移條向下滑動,當所述滑移條向下滑動至所述第二滑移槽底部時,所述滑移條脫離所述通聯槽,從而允許所述插臂向外拔出;而所述第二滑移臂在所述第二壓簧的作用下被向右側頂壓,使所述第二滑移臂的第二斜角面再次伸入到所述第二滑移槽中,而兩個第一滑移臂在所述第一壓簧的作用下相對靠緊,使所述輸電條縮回至所述第三滑移槽,從而可使斷電安全;
本發明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用電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水杯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插電座以及接電端頭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插臂完全插入到插腔中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中輸電條與插臂接觸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2中相關部位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電動機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下面結合圖1-6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6,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新型水杯裝置,包括水杯9、通過導線101與所述水杯9連接的接電端頭20,以及與所述接電端頭20配合連接的插電座10,所述水杯9左側上方設有杯嘴92,右側端面固定設有杯把93,所述插電座10中上下相稱設置有插腔11,上下兩個插腔11之間設置有第一滑移槽17,所述插電座10中還設置有上下延展且穿通所述插腔11的第二滑移槽12,所述第二滑移槽12與所述第一滑移槽17之間設置通聯所述第二滑移槽12和第一滑移槽17的第三滑移槽16,所述第二滑移槽12下端滑移安裝有滑移條13,所述滑移條13中設置有螺形孔130,所述螺形孔130中配合安裝有螺形桿14,所述螺形桿14下端與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二滑移槽12底部的電動機15連接,所述電動機15外側設有護載器件,所述護載器件包括消震塊151與除熱鰭片152,所述第一滑移槽17中上下相稱安裝有第一滑移臂170,且兩個第一滑移臂170內側端面均設置有第一斜角面177,兩個第一滑移臂170朝向所述插腔11的一端均設置有與市電連接的輸電條178,所述第三滑移槽16中滑移安裝有第二滑移臂160,所述第二滑移臂160左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斜角面177相配合的第一斜角頭161,所述第二滑移臂160右端設置有第二斜角面162,所述滑移條13上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斜角面162相配合的第二斜角頭131,兩個插腔11位于下端一個左端壁中設置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中安裝有第一電鈕120,所述第一電鈕120與所述電動機15連接,所述第一電鈕120用以啟動所述電動機15,所述接電端頭20左端面上下相稱設置有與所述插腔11相配合的插臂21,所述插臂21上設置有上下穿通的通聯槽22。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一滑移槽17兩側壁中相稱設置有第一導移槽172,所述第一導移槽172中滑移安裝有第一導移塊173,所述第一導移槽172中還安裝有與所述第一導移塊173相接的第一壓簧171,所述第一壓簧171用以將兩個第一滑移臂170相對靠緊,而使所述輸電條178遠離所述插腔11。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三滑移槽16上下端壁中相稱設置有第二導移槽161,所述第二導移槽161中滑移安裝有第二導移塊162,所述第二導移槽161中還安裝有與所述第二導移塊162相接的第二壓簧163,所述第二壓簧163用以將第二滑移臂160向右側頂壓,而使所述第二滑移臂160的第二斜角面162伸入到所述第二滑移槽12中。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插臂21的長度等于所述插腔11的深度,從而所述接電端頭20左端面與所述插電座10右端面貼合時,所述插臂21與所述插腔11完全配合。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通聯槽22到所述接電端頭20的距離與所述第二滑移槽12到所述接電端頭20到所述插電座10右端面的距離同等,從而所述接電端頭20左端面與所述插電座10右端面貼合時,所述通聯槽22能夠與所述第二滑移槽12對準。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二滑移槽12頂壁上安裝有第二電鈕121,所述第二電鈕121與所述電動機15連接,所述第二電鈕121用以關閉所述電動機15。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插電座10右端面設置有第三電鈕,所述第三電鈕與所述電動機15連接,且所述第三電鈕用以控制所述電動機15反向運行。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消震塊151設置在所述電動機15的上端和下端且與所述電動機15固定連接,所述除熱鰭片152設置在所述電動機15的前端和后端且與所述電動機15的外殼固定連接,所述除熱鰭片152的上端和下端均與所述消震塊151固定連接,所述電動機15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設有一組以上的所述除熱鰭片152,所述除熱鰭片152用以吸收并散發所述電動機15運行時產生的熱量,所述消震塊151用以減少所述電動機15在運行時產生的震動力,防止由于震動力過大而影響本裝置正常運行。
本發明裝置中的所述插電座10在初始狀態時,所述滑移條13位于所述第二滑移槽12下端而所述滑移條13上端未伸入到所述插腔11中,兩個第一滑移臂170在所述第一壓簧171的作用下相對靠緊,而使所述輸電條178遠離所述插腔11,所述第二滑移臂160在所述第二壓簧163的作用下被向右側頂壓,而使所述第二滑移臂160的第二斜角面162伸入到所述第二滑移槽12中。
需要對水杯進行通電時,將所述插臂21插入到所述插腔11中,當所述接電端頭20左端面與所述插電座10貼合時,所述通聯槽22與所述第二滑移槽12對準,而此時,所述插臂21與觸發所述第一電鈕120,所述第一電鈕120控制所述電動機15運行,所述電動機15可帶動所述螺形桿14轉動,所述螺形桿14可驅動所述滑移條13向上滑動,所述滑移條13向上滑動時,可貫穿所述通聯槽22,而且所述滑移條13的第二斜角頭131會作用于所述第二斜角面162而將所述第二滑移臂160向左擠推,所述第二滑移臂160向左滑動時,所述第一斜角頭161會作用于所述第二斜角面171而將所述第一滑移臂170向外擠推,當所述滑移條13向上滑動至所述第二滑移槽12頂端并與所述第二電鈕121接觸時,所述第二電鈕121控制所述電動機15停止運行,此時,所述第一滑移臂170帶動所述輸電條178與所述插臂21接觸,因此,可實現對水杯的供電;
供電結束后,通過所述第三電鈕使所述電動機15反向運行,所述電動機15反向轉動時可驅動所述滑移條13向下滑動,當所述滑移條13向下滑動至所述第二滑移槽12底部時,所述滑移條13脫離所述通聯槽22,所述第二滑移臂160在所述第二壓簧163的作用下被向右側頂壓,而使所述第二滑移臂160的第二斜角面162伸入到所述第二滑移槽12中,而兩個第一滑移臂170在所述第一壓簧171的作用下相對靠緊,而使所述輸電條178脫離與所述插臂21的接觸,從而實現水杯的斷電,而后可拔出所述接電端頭20。
本發明裝置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裝置中的所述插電座在初始狀態時,所述滑移條位于所述第二滑移槽下端而所述滑移條上端未伸入到所述插腔中,從而允許插臂插入到所述插腔中;兩個第一滑移臂在所述第一壓簧的作用下相對靠緊,而使所述輸電條遠離所述插腔,從而在不使用的狀態時,所述輸電條不會暴露在插腔中,而如果缺乏安全意識的幼小兒童將金屬桿件或者其他物質插入到插腔中時不會與所述輸電條接觸,因此,不會發生觸電事故,而且,即使金屬桿件或者其他物質插入到插腔觸發所述第一電鈕,如果金屬桿件或者其他物質沒有與第二滑移槽相匹配的通聯槽,滑移條無法繼續向上滑動,從而無法驅動所述輸電條向外伸出,因此,不會與金屬桿件接觸,自然不會發生觸電事故;
需要對水杯進行通電時,將所述插臂插入到所述插腔中,當所述接電端頭左端面與所述插電座貼合時,所述通聯槽與所述第二滑移槽對準,此時,所述電動機可驅動所述滑移條向上滑動,所述滑移條向上滑動時,可貫穿所述通聯槽,而且所述滑移條可驅動所述第二滑移臂向左滑動,所述第二滑移臂可驅動所述第一滑移臂向外滑動而使所述輸電條與所述插臂接觸,因此,可實現對水杯的供電,而由于滑移條穿通所述插臂,因此,所述插臂無法被拔出,從而可使水杯供電穩定,防止受拖拽供電線的影響而使得插接松動,造成水杯的斷電現象;
供電結束后,通過所述第三電鈕使所述電動機反向運行,所述電動機反向轉動時可驅動所述滑移條向下滑動,當所述滑移條向下滑動至所述第二滑移槽底部時,所述滑移條脫離所述通聯槽,從而允許所述插臂向外拔出;而所述第二滑移臂在所述第二壓簧的作用下被向右側頂壓,使所述第二滑移臂的第二斜角面再次伸入到所述第二滑移槽中,而兩個第一滑移臂在所述第一壓簧的作用下相對靠緊,使所述輸電條縮回至所述第三滑移槽,從而可使斷電安全;
本發明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用電安全性高。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明確,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總體精神以及構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對于以上實施例的各種變型。其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方案以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