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末端采用弧形搭板的無縫橋新構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橋梁伸縮縫是吸納橋梁縱橋向由于溫度作用下的循環變形及車輛荷載作用下的縱向位移的一種裝置,但由于其耐用性不足的問題,會對車輛造成跳車問題而降低行車舒適性,以及雨水滲透、雜物填充使伸縮縫喪失使用性能及侵蝕下部結構。并且,頻繁的維修保養會中斷交通線路及升高維護成本。由此可見,解決橋梁伸縮縫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已是勢在必行。
目前對于伸縮縫解決問題,通常有以下兩種思路:一是改良伸縮裝置。目前伸縮裝置類型很多,其使用壽命一般在5年以內,但改良伸縮裝置,并沒有徹底消除伸縮裝置的維護和更換問題,所以改良伸縮裝置治標不治本。二是從根本上來解決伸縮裝置的問題,通過減少或取消橋梁伸縮縫和伸縮裝置,無縫橋由于取消橋臺處的伸縮裝置,其搭板除了要發揮有縫橋搭板的作用外,還要將一部分主梁縱橋向變形傳遞到相鄰道路。面板式搭板或平置埋入式搭板將由主梁傳遞過來的溫度位移或通過搭板末端的循環控制縫來吸納,對于循環控制縫,由于溫度循環變化帶來的往復位移及材料直接與土壤接觸,其耐久性存在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改進,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無縫橋結構溫度循環變化帶來的往復位移及材料直接與土壤接觸,其耐久性存在問題。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案是:一種末端采用弧形搭板的無縫橋新構造,包括無縫橋臺及與無縫橋臺相鄰連接的路堤填土,所述路堤填土內設置有水平搭板,所述水平搭板一端架于無縫橋臺的牛腿上,另一端連接有弧形搭板,所述弧形搭板由無縫橋臺向路堤填土方向向下延伸。述弧形搭板
進一步的,所述弧形搭板與水平搭板之間經連接鋼筋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弧形搭板背離無縫橋臺的端部與路堤填土之間具有緩沖泡沫層。
進一步的,所述弧形搭板及緩沖泡沫層的外周設有油浸纖維布。
進一步的,所述弧形搭板與水平搭板之間留有脹縫。
進一步的,所述路堤填土上設置有路面層。
進一步的,所述水平搭板為面板式搭板或平置埋入式搭板。
進一步的,所述緩沖泡沫層材料為聚苯乙烯泡沫。
進一步的,弧形搭板的圓心角為45°。
本發明還包括一種制造上述末端采用弧形搭板的無縫橋新構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1)當路堤填土施工至一定高度時,將填土壓實后鋪設油浸纖維布與聚苯乙烯泡沫,此時路堤填土上表面具有留有與弧形搭板下表面相適應的外形;
(2)將預制好的弧形搭板放置在油浸纖維布上方,弧形搭板的端部位與聚苯乙烯泡沫接觸;
(3)弧形搭板朝向無縫橋臺的一端預制有連接鋼筋,在弧形搭板朝向無縫橋臺的一側設置搭建臨時模板,準備現場澆筑水平搭板,臨時模板與弧形搭板朝向無縫橋臺的端面留有間隙;
(4)現場澆筑水平搭板,澆筑完成后拆模;
(5)水平搭板形成滿足強度要求后,在間隙處中填充脹縫,并在上方鋪設上層油浸纖維布;
(6)在上層油浸纖維布鋪設完成后,繼續進行填土,直至路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在面板式搭板或平置埋入式搭板后端加設一段弧形搭板,兩者用一層連接鋼筋相連,在弧形搭板末端填充一定深度的泡沫,弧形搭板周圍包裹一層便于其滑動的油浸纖維布,且通過弧形搭板在油浸纖維布中滑動,將面板式搭板或平置埋入式搭板傳遞過來的平動轉化為轉動,而在連接鋼筋處的轉動變形通過連接鋼筋的彎曲來吸收。而且,弧形搭板給引道路面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剛度過渡,有利于緩解不均勻沉降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 采用弧形面板式搭板無縫橋新構造的結構示意圖;
圖2 采用弧形平置埋入式搭板無縫橋新構造的結構示意圖;
圖3 采用面板式搭板結構的弧形搭板結構示意圖;
圖4采用平置埋入式搭板結構的弧形搭板結構示意圖;
圖5施工步驟一示意圖;
圖6施工步驟二示意圖;
圖7施工步驟三示意圖;
圖8施工步驟四示意圖;
圖9施工步驟五示意圖;
圖10施工步驟六示意圖;
圖中 1-弧形搭板、2-路面層、3-平置埋入式搭板、4-面板式搭板、5-無縫橋臺、6-路堤填土、7-聚苯乙烯泡沫、8-連接鋼筋、9-脹縫、10-油浸纖維布,11-臨時模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10所示,實施例一;一種末端采用弧形搭板的無縫橋新構造,包括無縫橋臺5及與無縫橋臺相鄰連接的路堤填土6,所述路堤填土6內設置有面板式搭板4,所述面板式搭板4一端架于無縫橋臺5的牛腿上,另一端連接有弧形搭板1,所述弧形搭板1由無縫橋臺向路堤填土方向向下延伸,本實施例中,弧形搭板1的圓心角為45°,路堤填土6上設置有路面層2。
本實施例中,所述弧形搭板1與面板式搭板4之間經連接鋼筋8連接且弧形搭板1與面板式搭板4之間留有脹縫9。
本實施例中,所述弧形搭板1背離無縫橋臺5的端部與路堤填土之間具有緩沖泡沫層,本實施例中,緩沖泡沫層材料為聚苯乙烯泡沫7,所述弧形搭板1、緩沖泡沫層及面板式搭板4與弧形搭板1接續處的外周設有油浸纖維布10。油浸纖維布10的設計可以利于弧形搭板滑動,弧形搭板在油浸纖維布中滑動,面板式搭板傳遞過來的平動轉化為轉動。
實施例二,本實施例中,水平搭板為平置埋入式搭板3,其余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僅水平搭板及弧形搭板上方的填土不同。
施工時包括下列步驟:
(1)當路堤填土6施工至一定高度時,將路堤填土6壓實后鋪設油浸纖維布10與聚苯乙烯泡沫7,此時路堤填土6上表面具有留有與弧形搭板1下表面相適應的外形,如圖5所示;
(2)將預制好的弧形搭板1放置在油浸纖維布10上方,弧形搭板1的端部位與聚苯乙烯泡沫7接觸,如圖6所示;
(3)弧形搭板1朝向無縫橋臺5的一端預制有連接鋼筋8,在弧形搭板1朝向無縫橋臺5的一側設置搭建臨時模板11,準備現場澆筑水平搭板,臨時模板11與弧形搭板1朝向無縫橋臺5的端面留有間隙,,如圖7所示;
(4)現場澆筑水平搭板,澆筑完成后拆模,如圖8所示;
(5)水平搭板形成滿足強度要求后,在間隙處中填充脹縫,并在上方鋪設上層油浸纖維布10,如圖9所示;
(6)在上層油浸纖維布10鋪設完成后,繼續進行填土,直至路面層2,如圖10所示。
上述實施例中弧形搭板整體在油浸纖維布10滑動,不易開裂,鋼筋的延性比混凝土搭板好,用連接鋼筋來吸納弧形搭板的轉動變形,很好地利用了材料性能。聚苯乙烯泡沫7置于弧形搭板1以下,且在油浸纖維布的包裹內,跟傳統位于平置埋入式搭板或面板式搭板后端的脹縫相比,其耐久性更好,弧形搭板1在面板式搭板或平置埋入式搭板末端對路面提供了很好的過渡,有利于緩解不均勻沉降的發生。
上述本發明公開的任一技術方案中所應用的用于表示位置關系或形狀的術語除另有聲明外其含義包括與其近似、類似或接近的狀態或形狀。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