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換板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軌道板塊道床鋪換車的支撐穩定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幾年來,我國逐步成為世界上鐵路運營里程最多的國家,無砟軌道是我國鐵路主要的結構形式,為保證其“高速”特點,要求其軌道結構具有較強的整體性,一旦基礎發生較大變形或軌道的傳力部件損傷,則軌道結構的穩定性和平順性就很難保證,輕則導致列車限速,重則發生安全事故。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列車荷載和自然環境的長期作用,或設計、施工不當等原因,軌道結構部件在服役期間可能會產生嚴重損壞,如軌道板或混凝土底座板裂紋、破損或斷裂,高速道岔傷損,水泥乳化瀝青砂漿離縫、破損或碎裂,I型板凸形擋臺及凸形擋臺填充樹脂破損,軌道板承軌臺損壞、整體道床沉降超限等問題,這些情況不僅影響軌道美觀,而且直接影響軌道結構穩定性和平順性,從而危及到列車運行安全,因此需要對存在隱患的軌道結構部件及時維修或更換。
目前鐵路采用的軌道板,尺寸和重量均較大,需要更換時,需要采用吊車配合人工共同作業,這不僅需要搭建工作臺,而且易受工作區域的限制,施工周期過長,施工效率較低;安全性差,施工中需要人力物力較多,施工安全無法保證。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人設計了一款軌道板塊道床鋪換車,但該車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軌道板較重,在起吊過程中鋪換車會出現不穩,甚至存在擺動和脫軌的風險,所以現階段急需要一種穩定裝置以供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軌道板塊道床鋪換車的支撐穩定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軌道板塊道床鋪換車的支撐穩定裝置,包括平板車,在平板車的上側設有車架,在平板車起吊側的下方設有承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車起吊側的車架向外延伸一段距離,且在車架的外側固定連接支撐裝置,支撐裝置包括兩個豎直設置的導向筒,在每個導向筒的下側均導向配合連接一個支撐桿,在每個支撐桿的下側均通過球頭軸承裝置固定連接支撐板,在每個導向筒內均固定連接一個支撐液壓缸,每個支撐液壓缸的活塞桿均連接相應的支撐桿。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可以有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在兩個所述導向筒之間固定連接一組加強桿。
所述支撐桿為管狀結構,在支撐桿下側的管腔內設有固定軸,所述支撐液壓缸的活塞桿上連接推桿,在推桿的外側設有套管,套管套接在固定軸上。
所述支撐桿的下側設有楔形開口,所述固定軸與楔形開口對應設置。
所述球頭軸承裝置包括底座,底座內連接球頭,在底座上側配合連接蓋板、下側連接所述支撐板。
在兩個所述導向筒之間固定連接標志牌。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裝置是用于無砟軌道的換板,在板塊被吊起后,能夠起到支撐穩定平板車的作用,起到防滑、防擺動的作用,能夠有效的防止側傾,甚至脫軌等意外的發生,提高了裝置的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基本結構示意圖;
圖2是支撐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承重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裝置詳細說明,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軌道板塊道床鋪換車的支撐穩定裝置,包括平板車1,在平板車1的上側設有車架2,在平板車1起吊側的下方設有承重架3,所述平板車1起吊側的車架2向外延伸一段距離,在車架2內部的上方連接吊車。
結合圖3所示,所述承重架3包括兩個活塞桿豎直向下設置的承重液壓缸18,在每個承重液壓缸18的下側均連接一個球頭軸承座19,兩個球頭軸承座19固定連接承重板20,承重板20為平板結構,使用時承重板20支撐在軌道上。其中一個承重液壓缸18上的球頭軸承座19固定連接在承重板20的一側,另一個球頭軸承座19通過滑座21滑動配合連接在承重板20的另一側。
結合圖2所示,在所述車架2的外側固定連接支撐裝置4,支撐裝置4包括兩個豎直設置的導向筒5,在兩個導向筒5之間固定連接兩個加強桿10和一個標志牌17,在每個導向筒5的下側均導向配合連接一個支撐桿6,在每個支撐桿6的下側均通過球頭軸承裝置7固定連接支撐板8,球頭軸承裝置7包括底座14,底座14內連接球頭15,在底座14上側配合連接蓋板16、下側連接支撐板8,底座14和支撐板8為一體結構。
在每個導向筒5內均固定連接一個支撐液壓缸9,每個支撐液壓缸9的活塞桿均連接相應的支撐桿6。使用時,兩個支撐板8支撐固定在軌道兩側的地面上。
所述支撐桿6為管狀結構,在支撐桿6下側的管腔內設有固定軸11,在支撐桿6的下側設有楔形開口6a,所述固定軸11與楔形開口6a對應設置。所述支撐液壓缸9的活塞桿上連接推桿12,在推桿12的外側設有套管13,套管13套接在固定軸1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