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瀝青路面,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抗裂和抗折性能的瀝青路面。
背景技術:
瀝青路面出現裂縫及折痕會引起車輛震動,影響行車安全和行車舒適性。因此,因而做好瀝青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是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我國道路建設事業快速發展,機動保有量逐年遞增,對公路路面平整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車流量不斷增大,道路建設規模進一步擴大的背景下,保證路面平整度,成為減少路基、路面病害發生,延長公路工程使用壽命,提高公路建設投資收益的重要途徑。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抗裂和抗折性能的瀝青路面,這種瀝青路面路具有更強的彈性和韌性,具有很高的行車安全和行車舒適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具有抗裂和抗折性能的瀝青路面,自上而下包括上面層、下面層、基層、底基層和墊層;所述的上面層為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上面層厚度為20cm以上;所述的下面層為細粒式瀝青混凝土層;所述的基層內部橫向均勻設置鋼筋混凝土管,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管之間的間距為50m;所述的底基層為中粒式瀝青混凝土層;所述的墊層為磚瓦碎石;所述的基層的兩邊分別設置擋板,所述的擋板為橫截面呈平行四邊形的板,擋板的一邊高度等于基層、下面層和上面層的高度之和;擋板的下部設置加強筋,所述的加強筋呈三角形。
進一步地,所述的上面層和下面層之間設置橡膠墊層。
進一步地,所述的上面層厚度為30cm。
進一步地,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管為建筑用平口鋼筋混凝土管。
進一步地,所述的擋板為鋼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通過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具有抗裂和抗折性能的瀝青路面,因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具有很好的耐高溫、抗低溫能力,有較好的抗車轍能力,提高了路面的抗疲勞能力,特別是在大流量、超載嚴重的公路上具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可減少路面的永久變形;上面層和下面層之間設置橡膠墊層,使路面具有更強的彈性和韌性,增強行車安全和行車舒適性;瀝青厚度大于20cm時,能夠有效減少裂縫的出現并延長瀝青的壽命;墊層的磚瓦碎石既實現了廢物循環利用,且其排水性能良好;基層內部均勻設置鋼筋混凝土管,后期施工布線不用拆毀路面;路面兩邊設置擋板能有效的防止瀝青混合料路面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抗剪強度不足所引起的推移擁包。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具有抗裂和抗折性能的瀝青路面的層次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具有抗裂和抗折性能的瀝青路面的左剖視層次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上面層;2為下面層;3為基層;4為底基層;5為墊層;6為擋板;7為鋼筋混凝土管;8為加強筋;9為橡膠墊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作出簡要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具有抗裂和抗折性能的瀝青路面,自上而下包括上面層1、下面層2、基層3、底基層4和墊層5;所述的上面層1為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上面層1厚度為20cm以上;所述的下面層2為細粒式瀝青混凝土層;所述的基層3內部橫向均勻設置鋼筋混凝土管7,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管7之間的間距為50m;所述的底基層4為中粒式瀝青混凝土層;所述的墊層5為磚瓦碎石;所述的基層3的兩邊分別設置擋板6,所述的擋板6為橫截面呈平行四邊形的板,擋板6的一邊高度等于基層3、下面層2和上面層1的高度之和;擋板6的下部設置加強筋8,所述的加強筋8呈三角形,所述的上面層1和下面層2之間設置橡膠墊層9,所述的上面層1厚度為30cm,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管7為建筑用平口鋼筋混凝土管,所述的擋板6為鋼板。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