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路面設施,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隔離或減弱噪音的組合式非金屬聲屏障單元板。
背景技術:
聲屏障是由聲屏障單元板組成,聲屏障是設置在公路、鐵路或橋梁兩側用以隔絕或吸收噪聲的裝置。當高速列車經過時,其噪聲、振動和由速度而帶來的風速都很大,對位于交通工具兩側的聲屏障的吸聲效果和機械強度均帶來一定的挑戰。現有聲屏障有金屬聲屏障和非金屬聲屏障兩種,金屬聲屏障由于造價較高,某些路段傾向采用造價較為低廉的非金屬聲屏障。
現有的非金屬聲屏障單元板,其為水泥制成的含有空腔的整體結構,一般由工地現場制作,由于工人的素質、經驗等的影響,在制備過程中容易存在偷工減料、不按照要求施工等現象,給交通運輸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可預制、方便運輸、方便在現場拼裝的聲屏障成為業內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易于制作、拼接的組合式非金屬聲屏障單元板。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組合式非金屬聲屏障單元板,其包括吸聲板、隔聲板和位于吸聲板和隔聲板之間的上側板和下側板,所述吸聲板上設置有透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聲板、所述隔聲板、所述上側板和所述下側板互相組合形成帶有空腔的組合式非金屬聲屏障單元板,所述空腔內設置有吸聲材料。
所述上側板與所述吸聲板和所述隔聲板之間固定連接。
所述下側板與所述吸聲板和所述隔聲板之間固定連接。
所述上側板上設置有數個與縱向方向垂直的通孔,所述吸聲板和所述隔聲板的邊沿對應于所述通孔處分別設置有貫穿孔,所述上側板與所述吸聲板和所述隔聲板之間通過在通孔和貫穿孔之間灌注水泥混凝土或聚合物砂漿固定連接。
所述下側板上設置有數個與縱向方向垂直的通孔,所述吸聲板和所述隔聲板的邊沿附近對應于所述通孔處分別設置有貫穿孔,所述下側板與所述吸聲板和所述隔聲板之間通過在通孔和貫穿孔之間灌注水泥混凝土或聚合物砂漿固定連接。
在所述空腔內還設置一個或數個具備一定厚度的長方形支撐板,該支撐板的四周同時與所述吸聲板、隔聲板、上側板和下側板的內側面相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組合式非金屬聲屏障單元板,其通過將預制的吸聲板、隔聲板、上側板和下側板組合成具備空腔的非金屬聲屏障單元板,生產工藝簡單,質量和流程可控,組裝簡單,可在工廠流水線生產后運輸到工地現場直接拼裝,整體結構強度大,體積小,運輸、維修方便,在部件損壞的時候可避免更換整體聲屏障單元板,節約材料,是非金屬聲屏障的發展方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裝后結構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面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背板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上側板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下側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組合式非金屬聲屏障單元板,其包括吸聲板1、隔聲板2和位于吸聲板1和隔聲板2之間的上側板3和下側板4,吸聲板1、上側板3、隔聲板2和下側板4互相首尾連接形成帶有空腔的組合式非金屬聲屏障單元板。吸聲板上設置有透聲孔,空腔內設置有吸聲材料,路面上的噪聲穿過透聲孔到達空腔,被空腔內的吸聲材料所吸收,達到降低噪聲的目的。
上側板3分別與吸聲板1和隔聲板2之間固定連接,上側板3夾設在吸聲板1和隔聲板2之間并形成組合式聲屏障的上側面。作為一種選擇,上側板3可與吸聲板1和隔聲板2之間通過粘結組合。
下側板4分別與吸聲板1和隔聲板2之間固定連接,下側板4夾設在吸聲板1和隔聲板2之間并形成組合式聲屏障的下側面。作為一種選擇,下側板4可與吸聲板1和隔聲板2之間通過粘結組合。
作為另一種選擇,上側板3上設置有數個與縱向方向垂直的通孔6,吸聲板1和隔聲板2的邊沿對應于所述通孔6處分別設置有貫穿孔5,上側板3與所述吸聲板1和隔聲板2之間通過在通孔6和貫穿孔5之間灌注水泥混凝土來實現固定連接。
為進一步增強結構的堅固性和安全性,可在由吸聲板1、隔聲板2、上側板3和下側板4所形成的空腔中設置一個或數個具備一定厚度的長方形支撐板,該支撐板的四邊同時與吸聲板1、隔聲板2、上側板3和下側板4的內側面相接觸(圖中未示出),厚度可選擇為3cm至10cm之間。為進一步增加結構強度,可通過螺接、鉚接或粘接等方式將支撐板固定。
下側板4上設置有數個與縱向方向垂直的通孔6,吸聲板1和隔聲板2的邊沿對應于通孔處分別設置有貫穿孔5,下側板4與所述吸聲板1和隔聲板2之間通過在通孔和貫穿孔之間灌注水泥混凝土或聚合物砂漿來實現固定連接,為進一步加強結構強度,可在通孔和貫穿孔之間放置鋼筋后再灌注水泥混凝土或聚合物砂漿。
組合式聲屏障單元板的長度可選擇從0.1米至6米之間,最佳選擇為0.5米到3米之間,組合式聲屏障的寬度可根據H型鋼的寬度來選擇,一般為0.06米至0.16米之間。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解釋和說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有可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所有變形實施方式,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