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垃圾斗,具體涉及一種人性化結構設計的環衛垃圾斗,屬于環衛工具結構設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環境美化的提高,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城市環衛工人與日俱增,但是隨著城市面積的擴大,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也是大大增加,現有技術中環衛工人所使用的環衛工具均為普通的家庭式環衛工具,而這些環衛工具更適于家庭短期打掃衛生,并不適于環衛工人長期使用,給環衛工人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尤其在環衛工人使用過程中,由于城市垃圾桶設置密度的限制,還需要在清掃過程中攜帶垃圾袋,造成了更多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人性化結構設計的環衛垃圾斗,該人性化結構設計的環衛垃圾斗結構設計合理、新穎,方便環衛工人搬運使用,設計更加人性化,可以高效的對收集的垃圾裝入到垃圾袋中,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人性化結構設計的環衛垃圾斗,包括垃圾斗本體,所述垃圾斗本體上側一端設置有主拉桿,所述垃圾斗本體設置主拉桿一端的兩側壁分別連接側板,所述側板下側遠離垃圾斗本體一端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適應連接有拉輪,所述垃圾斗本體的底板靠近主拉桿一端部鉸接有鏟板,所述鏟板遠離鉸接端靠近兩側板位置分別鉸接有拉桿,所述垃圾斗本體遠離主拉桿一端適應連接有垃圾袋,所述主拉桿遠離垃圾斗本體一側鉸接有中間桿,所述中間桿另一端鉸接拉桿上端部和連桿的一端部,所述連桿另一端設置有拉桿手柄,所述主拉桿適應拉桿手柄位置設置有主拉桿手柄。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主拉桿與垃圾斗本體之間設置有拉桿座,所述拉桿座中心位置設置有螺紋孔,所述主拉桿適應螺紋孔設置有外螺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垃圾斗本體連接垃圾袋一端設置有凹槽,所述垃圾袋連接在凹槽位置外側適應設置綁帶綁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拉輪超出側板邊界距離地面1-2c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拉桿手柄和主拉桿手柄距離在3cm范圍內活動。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種人性化結構設計的環衛垃圾斗,該人性化結構設計的環衛垃圾斗結構設計合理、新穎,鉸接的鏟板可以方便的收回和放下收集垃圾,拉輪可以滿足環衛工人對垃圾斗搬運過程中,拉動行走,降低了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給環衛工人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所述主拉桿和拉桿座之間螺紋連接,方便了對主拉桿的更換使用,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污染環境,所述拉桿可以通過拉桿手柄和主拉桿手柄方便的拉動鏟板的上下轉動,方便工人收集垃圾活動,所述垃圾斗本體一端部設置的凹槽可以保證垃圾袋牢固的連接在垃圾斗本體上,保證了環衛工人的使用效果,進一步保證了該人性化結構設計的環衛垃圾斗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人性化結構設計的環衛垃圾斗剖開主拉桿和拉桿時的俯視圖;
圖2是圖1垃圾斗本體連接垃圾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人性化結構設計的環衛垃圾斗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人性化結構設計的環衛垃圾斗拉桿手柄和主拉桿手柄位置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垃圾斗本體;2、鏟板;3、側板;4、拉輪;5、轉軸;6、拉桿;7、連桿;8、中間桿;9、主拉桿;10、底板;11、凹槽;12、拉桿座;13、拉桿手柄;14、主拉桿手柄;15、螺紋孔;16、綁帶,17、垃圾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為一種人性化結構設計的環衛垃圾斗,包括垃圾斗本體1,所述垃圾斗本體1上側一端設置有主拉桿9,所述垃圾斗本體1設置主拉桿9一端的兩側壁分別連接側板3,所述側板3下側遠離垃圾斗本體1一端設置有轉軸5,所述轉軸5適應連接有拉輪4,所述垃圾斗本體1的底板10靠近主拉桿9一端部鉸接有鏟板2,所述鏟板2遠離鉸接端靠近兩側板3位置分別鉸接有拉桿6,所述垃圾斗本體1遠離主拉桿9一端適應連接有垃圾袋17,所述主拉桿9遠離垃圾斗本體1一側鉸接有中間桿8,所述中間桿8另一端鉸接拉桿6上端部和連桿7的一端部,所述連桿7另一端設置有拉桿手柄13,所述主拉桿9適應拉桿手柄13位置設置有主拉桿手柄14。
所述主拉桿9與垃圾斗本體1之間設置有拉桿座12,所述拉桿座12中心位置設置有螺紋孔15,所述主拉桿9適應螺紋孔15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垃圾斗本體1連接垃圾袋17一端設置有凹槽11,所述垃圾袋17連接在凹槽11位置外側適應設置綁帶16綁緊;所述拉輪4超出側板3邊界距離地面1-2cm;優選的,所述拉輪4超出側板3邊界距離地面1.5cm;所述拉桿手柄13和主拉桿手柄14距離在3cm范圍內活動。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為一種人性化結構設計的環衛垃圾斗,在使用過程中,環衛工人通過將拉桿手柄13放開,在重力作用下,鏟板2落到地上,環衛工人再通過掃把將垃圾掃上鏟板2,通過主拉桿9提動垃圾斗本體1,由于垃圾斗本體1重心在遠離鏟板2一側,可以便捷的將掃上鏟板2的垃圾收集到垃圾斗本體1中,由于垃圾斗本體1直接連接垃圾袋17,便更加方便的將垃圾收入垃圾袋17中,更加實用方便,設計人性化;當環衛工人清掃結束之后,需要搬運時,環衛工人可以將拉桿手柄13和主拉桿手柄14拉在一起,保證鏟板2遠離地面,將垃圾斗本體1遠離垃圾袋17一端向上傾斜,拉動主拉桿手柄14,方便的進行搬運移動。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