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路政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公路路面排水集水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民生制度的不斷改革和提高,公路作為為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便利的一部分,公路的發展建設也是至關重要的,相關部分對公路建設問題也不斷地提出戰略性的方針政策,公路建設問題很多,如:公路裂紋修補問題、公路地質松軟問題、公路表面凹陷問題及公路積水難排的問題等等,其中,公路積水難排的問題一直都困擾著人們的出行,目前公路上缺乏專用的排水設備,公路積水直接從公路兩側流走,造成路基在水流沖刷作用下加速損壞,使得公路的使用壽命變短,影響車輛通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問題,也增加了公路的維護成本,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公路路面排水集水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公路路面排水集水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公路路面排水集水裝置,包括排水渠,所述排水渠的頂部安裝有端蓋,所述排水渠的內腔設置有集水箱,所述排水渠的內腔左側安裝有排水涵洞,所述端蓋的底部安裝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的頂部貫穿端蓋,所述進水管的底部貫穿集水箱的頂部,所述進水管的內腔安裝有凸起,所述集水箱的內腔左壁頂部安裝有上水位傳感器,所述集水箱的內腔頂部安裝有泥沙過濾網,所述上水位傳感器位于泥沙過濾網的上方,所述集水箱內腔的右壁中央位置設置有下水位傳感器,所述集水箱的左側底部安裝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內腔安裝有排水電磁閥,所述排水 電磁閥與下水位傳感器電性連接,所述排水管的左側延伸至排水涵洞的內腔,所述集水箱的右側底部安裝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內腔設置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上水位傳感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集水箱的內壁上設置有鎳層,所述鎳層的表面鍍有四氧化三鐵薄膜。
優選的,所述排水渠的內壁上安裝有水泥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使得公路上的積水能夠排放出去,而避免了路面集水在路側斜坡上流淌,減小了水流對路基的沖刷,從而減小了水流對路基的損害作用,減緩了路基的損害速度,延長公路使用壽命,同時還實現了對路面積水的收集作用,可以將收集的水用來對路面的降溫等方面,實現了資源的重復利用,保護環境,節約成本,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集水箱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排水渠、2端蓋、3集水箱、31鎳層、32四氧化三鐵薄膜、4進水管、5凸起、6泥沙過濾網、7上水位傳感器、8下水位傳感器、9排水涵洞、10排水管、11排水電磁閥、12溢水管、13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公路路面排水集水裝置,包括排水渠1,所述排水渠1的頂部安裝有端蓋2,所述排水渠1的內腔設置有集水箱3,所述排水渠1的內腔左側安裝有排水涵洞9,所述端蓋2的底部安裝有進水管4,所述進水管4的頂部貫穿端蓋2,所述進水管4的底部貫穿集水箱3的頂部,所述進水管4的內腔安裝有凸起5,所述集水箱3的內腔左壁頂部安裝有上水位傳感器7,所述集水箱3的內腔頂部安裝有泥沙過濾網6,所述上水位傳感器7位于泥沙過濾網6的上方,所述集水箱3內腔的右壁中央位置設置有下水位傳感器8,所述集水箱3的左側底部安裝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10的內腔安裝有排水電磁閥11,所述排水電磁閥11與下水位傳感器8電性連接,所述排水管10的左側延伸至排水涵洞9的內腔,所述集水箱3的右側底部安裝有溢水管12,所述溢水管12的內腔設置有電磁閥13,所述電磁閥13與上水位傳感器7電性連接。
其中,所述集水箱3的內壁上設置有鎳層31,所述鎳層31的表面鍍有四氧化三鐵薄膜32,防止集水箱3的氧化生銹,提高了集水箱3的使用壽命,節約成本,所述排水渠1的內壁上安裝有水泥板,防止排水渠1塌方,造成堵塞。
工作原理:在下雨時,公路路面的的積水通過進水管4流入集水箱3內,凸起起到了防止進水管4堵塞的作用,積水通過泥沙過濾網6進行過濾,當水位超過下水位傳感器8的位置時,排水電磁閥11打開,排水管10進行排水,當遇到暴雨天氣,水流較大,水位達到上水位傳感器7的位置時,電磁閥13打開,防止了集水箱3內的水溢出,該裝置實現了排水和集水功能,實現了資源的重復利用,保護環境,節約成本,實用性強。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 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