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接式架橋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組拱橋結構和設置在拱橋結構前、后部與拱橋結構對應連接的斜坡結構,
所述的拱橋結構包括路基段(1)以及設置在路基段(1)兩側、與路基段(1)連接為一體的橋架(2),路基段(1)與橋架(2)連接形成拱形結構,所述的橋架(2)兩端架設在與拱橋結構垂直的通路兩側;
所述的斜板結構包括斜坡路基段(3)以及設至在斜坡路基段(3)前側的搭接結構(4)搭接結構(4)以及設置在斜坡路基段(3)后端的限位結構(5),斜坡路基段(3)的搭接結構(4)搭設在橋架(2)上并與橋架(2)固定連接,斜坡路基段(3)的限位結構(5)設置在與斜坡路基段(3)銜接通路路面上設有的凹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架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橋結構的路基段(1)包括兩側的槽鋼A(11)以及設置兩槽鋼A(11)之間、縱橫交錯布設的鋼筋A(12),在鋼筋結構的上方還設有若干根兩端連接于兩側槽鋼A(11)的鋼條A(13),槽鋼A(11)以及鋼筋A(12)、鋼條A(13)包覆于混凝土內,使得路基段(1)形成板狀結構;所述的橋架(2)結構包括兩側的槽鋼B(21)以及位于兩槽鋼之間、用于連接兩槽鋼的鋼筋B(22);兩側的槽鋼B(21)分別與對應的兩側槽鋼A(11)固定連接或澆鑄成一體;
所述的斜板結構的斜坡路基段(3)包括兩側的槽鋼C(31)以及設置兩槽鋼C(31)之間、縱橫交錯布設的鋼筋C(32),在鋼筋結構的上方還設有若干根兩端連接于兩側槽鋼C(31)的鋼條C(33),槽鋼C(31)以及鋼筋C(32)、鋼條C(33)包覆于混凝土內,使得斜坡路基段(3)形成板狀結構;搭接結構(4)包括連接在槽鋼C(31)一端的叉形鋼結構(41)以及用于連接兩叉形鋼結構(41)的連桿(42),叉形鋼結構(41)的兩側壁上設有螺孔D,槽鋼B(21)的側壁上設有螺孔B(23),螺孔B(23)與螺孔D相互重合后,穿設有一螺桿61;所述限位結構(5)為一彈性塊(51),其位于槽鋼B(21)另一端頭所對應的斜坡路基段(3)邊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式架橋結構,其特征在于:在路基段(1)為底部由兩側向中部增厚的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式架橋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斜坡路基段(3)為底部由兩側向中部增厚的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式架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結構表面覆蓋有瀝青層(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