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設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
背景技術:
一般情況下,箱梁負彎矩處使用木模板,但是木模板只能使用一次且定位效果不佳,不利于綠色施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包括:
矩形模板框體,由第一矩形鋼板、第二矩形鋼板、第三矩形鋼板以及第四矩形鋼板圍合而成;
所述第一矩形鋼板和所述第三矩形鋼板相對設置,且所述第一矩形鋼板和所述第三矩形鋼板上相互對應地開設有用于定位箱梁負彎矩處的第一水平鋼筋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一矩形鋼板上還開設有用于定位箱梁負彎矩處的預應力鋼絞線的定位通孔;
所述第二矩形鋼板和所述第四矩形鋼板相對設置,且所述第二矩形鋼板和所述第四矩形鋼板上相互對應地開設有用于定位箱梁負彎矩處的第二水平鋼筋的第二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
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由于采用鋼板,因此支撐性能好,且可以重復使用,避免了傳統采用木模板只能使用一次且定位效果不佳的弊端,最重要的是解決了傳統模板對負彎矩張拉區鋼筋的不利影響,從而有利于箱梁施工的順利進行。通過定位槽和定位通孔,可以很好的將箱梁負彎矩處的預應力鋼絞線和鋼筋進行定位。
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定位通孔的底部貫穿所述第一矩形鋼板的底部邊緣。
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的進一步改進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部貫穿所述第一矩形鋼板的底部邊緣;
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底部貫穿所述第二矩形鋼板的底部邊緣;
所述第三定位槽的底部貫穿所述第三矩形鋼板的底部邊緣;
所述第四定位槽的底部貫穿所述第四矩形鋼板的底部邊緣。
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的進一步改進在于:
所述第一矩形鋼板與所述第二矩形鋼板之間通過第一角鋼相互連接,所述第一角鋼的第一端面連接于所述第一矩形鋼板,所述第一角鋼的第二端面連接于所述第二矩形鋼板;
所述第二矩形鋼板與所述第三矩形鋼板之間通過第二角鋼相互連接,所述第二角鋼的第一端面連接于所述第二矩形鋼板,所述第二角鋼的第二端面連接于所述第三矩形鋼板;
所述第三矩形鋼板與所述第四矩形鋼板之間通過第三角鋼相互連接,所述第三角鋼的第一端面連接于所述第三矩形鋼板,所述第三角鋼的第二端面連接于所述第四矩形鋼板;
所述第四矩形鋼板與所述第一矩形鋼板之間通過第四角鋼相互連接,所述第四角鋼的第一端面連接于所述第四矩形鋼板,所述第四角鋼的第二端面連接于所述第一矩形鋼板。
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的進一步改進在于:
所述第一角鋼的第一端面焊接于所述第一矩形鋼板,所述第一角鋼的第二端面與所述第二矩形鋼板上開設有相對應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角鋼的第二端面與所述第二矩形鋼板之間通過第一螺栓穿過所述第一螺孔而可拆卸地連接;
所述第二角鋼的第一端面焊接于所述第二矩形鋼板,所述第二角鋼的第二端面與所述第三矩形鋼板上開設有相對應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角鋼的第二端面與所述第三矩形鋼板之間通過第二螺栓穿過所述第二螺孔而可拆卸地連接;
所述第三角鋼的第一端面焊接于所述第三矩形鋼板,所述第三角鋼的第二端面與所述第四矩形鋼板上開設有相對應的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角鋼的第二端面與所述第四矩形鋼板之間通過第三螺栓穿過所述第三螺孔而可拆卸地連接;
所述第四角鋼的第一端面焊接于所述第四矩形鋼板,所述第四角鋼的第二端面與所述第一矩形鋼板上開設有相對應的第四螺孔,所述第四角鋼的第二端面與所述第一矩形鋼板之間通過第四螺栓穿過所述第四螺孔而可拆卸地連接。
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槽以及所述第四定位槽均為矩形槽。
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矩形鋼板、所述第二矩形鋼板、所述第三矩形鋼板以及所述第四矩形鋼板的厚度均為10mm。
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的進一步改進在于:
所述第一矩形鋼板與所述第三矩形鋼板的頂部分別設有相互對應的提拉部;或
所述第二矩形鋼板與所述第四矩形鋼板的頂部分別設有相互對應的提拉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的第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的第一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的第二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與圖2所述,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的第一實施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的第一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在該第一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包括:
矩形模板框體1,由第一矩形鋼板10、第二矩形鋼板20、第三矩形鋼板30以及第四矩形鋼板40圍合而成;
第一矩形鋼板10和第三矩形鋼板30相對設置,且第一矩形鋼板10和第三矩形鋼板30上相互對應地開設有用于定位箱梁負彎矩處的第一水平鋼筋510的第一定位槽110和第三定位槽310,第一矩形鋼板10上還開設有用于定位箱梁負彎矩處的預應力鋼絞線的定位通孔120,所述預應力鋼絞線設置于波紋管60內,其中,第一水平鋼筋510在圖2中所示沿橫向設置;
第二矩形鋼板20和第四矩形鋼板40相對設置,且第二矩形鋼板20和第四矩形鋼板40上相互對應地開設有用于定位箱梁負彎矩處的第二水平鋼筋520的第二定位槽210和第四定位槽410,第二水平鋼筋520,其中,第二水平鋼筋520在圖2中所示沿縱向設置。
優選地,第一矩形鋼板10、第二矩形鋼板20、第三矩形鋼板30以及第四矩形鋼板40的厚度均為10mm,因而可以很好的將第一水平鋼筋510、第二水平鋼筋520以及波紋管60進行定位。更優選地,第一定位槽110、第二定位槽210、第三定位槽310以及第四定位槽410均為矩形槽。
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由于采用鋼板,因此支撐性能好,且可以重復使用,避免了傳統采用木模板只能使用一次且定位效果不佳的弊端,最重要的是解決了傳統模板對負彎矩張拉區鋼筋的不利影響,從而有利于箱梁施工的順利進行。通過定位槽和定位通孔,可以很好的將箱梁負彎矩處的預應力鋼絞線和鋼筋進行定位。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第一矩形鋼板10與第二矩形鋼板20之間通過第一角鋼相互連接,所述第一角鋼的第一端面連接于第一矩形鋼板10,所述第一角鋼的第二端面連接于第二矩形鋼板20;第二矩形鋼板20與第三矩形鋼板30之間通過第二角鋼相互連接,所述第二角鋼的第一端面連接于第二矩形鋼板20,所述第二角鋼的第二端面連接于第三矩形鋼板30;第三矩形鋼板30與第四矩形鋼板40之間通過第三角鋼相互連接,所述第三角鋼的第一端面連接于第三矩形鋼板30,所述第三角鋼的第二端面連接于第四矩形鋼板40;第四矩形鋼板40與第一矩形鋼板10之間通過第四角鋼相互連接,所述第四角鋼的第一端面連接于第四矩形鋼板40,所述第四角鋼的第二端面連接于第一矩形鋼板10。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鋼的第一端面焊接于第一矩形鋼板10,所述第一角鋼的第二端面與第二矩形鋼板20上開設有相對應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角鋼的第二端面與第二矩形鋼板20之間通過第一螺栓穿過所述第一螺孔而可拆卸地連接;所述第二角鋼的第一端面焊接于第二矩形鋼板20,所述第二角鋼的第二端面與第三矩形鋼板30上開設有相對應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角鋼的第二端面與第三矩形鋼板30之間通過第二螺栓穿過所述第二螺孔而可拆卸地連接;所述第三角鋼的第一端面焊接于第三矩形鋼板30,所述第三角鋼的第二端面與第四矩形鋼板40上開設有相對應的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角鋼的第二端面與第四矩形鋼板40之間通過第三螺栓穿過所述第三螺孔而可拆卸地連接;所述第四角鋼的第一端面焊接于第四矩形鋼板40,所述第四角鋼的第二端面與第一矩形鋼板10上開設有相對應的第四螺孔,所述第四角鋼的第二端面與第一矩形鋼板10之間通過第四螺栓穿過所述第四螺孔而可拆卸地連接。第一矩形鋼板10、第二矩形鋼板20、第三矩形鋼板30以及第四矩形鋼板40可以進行拆卸,更加便于脫模時將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取出。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第一矩形鋼板10與第三矩形鋼板30的頂部分別設有相互對應的提拉部70;或第二矩形鋼板20與第四矩形鋼板40的頂部分別設有相互對應的提拉部70。在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矩形鋼板10與第三矩形鋼板30的頂部分別設有相互對應的提拉部70。可以在脫模時直接提起提拉部70,將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進行脫模。
進一步地,第一定位槽110的底部貫穿第一矩形鋼板10的底部邊緣;第二定位槽210的底部貫穿第二矩形鋼板20的底部邊緣;第三定位槽310的底部貫穿第三矩形鋼板30的底部邊緣;第四定位槽410的底部貫穿第四矩形鋼板40的底部邊緣。便于在脫模時,使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與第一水平鋼筋510和第二水平鋼筋520更容易分開。
參見圖3所示,圖3是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的第二實施例示意圖。在該第二實施例中,定位通孔120的底部貫穿第一矩形鋼板10的底部邊緣。便于在脫模時,使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與波紋管60更容易分開。
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可以提前加工制作第一矩形鋼板10、第二矩形鋼板20、第三矩形鋼板30以及第四矩形鋼板40,然后通過第一角鋼、第二角鋼、第三角鋼以及第四角鋼將第一矩形鋼板10、第二矩形鋼板20、第三矩形鋼板30以及第四矩形鋼板40組裝好。
在實際施工時,先將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設置在箱梁負彎矩處待澆筑的位置,然后將第一水平鋼筋510穿過第一定位槽110和第三定位槽310進行定位,將第二水平鋼筋520穿過第二定位槽210和第四定位槽410進行定位,再將套設在預應力鋼絞線外部的波紋管60穿過定位通孔120進行定位;第一水平鋼筋510、第二水平鋼筋520以及波紋管60均定位完成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完成并達到設計強度后,直接提起提拉部70,將本實用新型用于箱梁負彎矩處的鋼筋齒板模板進行脫模,從而完成箱梁負彎矩處的混凝土施工。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