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環境工程的降噪音模塊。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而作為城市道路交通干線的高架橋、高架路直接穿行在城市高樓大廈之間,對處在路邊的學校、寫字樓等場所來說,噪音已成為新的污染源,人們將長期處于汽車、火車的噪音污染之中,這將嚴重影響人們的學習、工作和休息。
目前的辦法是在高架橋、高架路的路邊設置聲音阻隔板,傳統的阻隔板一般采用金屬板制造,聲音的屏蔽效果差,容易產生靜電,而且同時會屏蔽電磁信號,影響手機等通信工具的正常使用,且安裝較為不便,整體結構強度不足,使用壽命較短。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安裝及拆卸方便,整體結構強度高,減噪能力強,成本低,適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具有安全可靠作用的應用于環境工程的降噪音模塊。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應用于環境工程的降噪音模塊,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隔音板和安裝座,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之間連接有支撐板,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兩側均對稱設有與所述隔音板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支撐板上設有與所述隔音板相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隔音板通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固定在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和支撐板上,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上部設有用于固定隔音板的定位條,所述安裝座固定在第一定位柱、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柱下部,所述安裝座上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座上設有安裝螺栓和耳板,所述隔音板前表面位置處設有擋音條,所述擋音條下部的隔音板上設有噪音流通孔,所述隔音板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配合形成一個空腔,所述空腔內設有隔音棉,所述隔音板后側位置處設有用于固定第二固定板的固定條。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設有用于固定隔音棉的支桿,所述設置在第一固定板上的支桿和設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的支桿交錯設置,所述噪音流通孔貫穿第一固定板設置,并與空腔連通設置,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后側部位固定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上鉸接有支撐桿。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板連接在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的下部位置處,所述耳板上設有安裝螺釘,所述安裝螺栓貫穿安裝槽設置。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固定梁上設有用于固定固定梁和第一定位柱的第一定位螺釘,所述固定梁上還設有用于固定固定梁和第二定位柱的第二定位螺釘。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柱、支撐板和第二定位柱均與安裝座焊接固定,所述定位條上設有用于固定定位條的固定螺釘。
本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環境工程的降噪音模塊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安裝及拆卸方便,整體結構強度高,減噪能力強,成本低,適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環境工程的降噪音模塊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環境工程的后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環境工程的隔音板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環境工程的安裝座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的一種應用于環境工程的降噪音模塊,包括第一定位柱1、第二定位柱2、隔音板3和安裝座4,所述第一定位柱1和第二定位柱2之間連接有支撐板5,所述第一定位柱1和第二定位柱2兩側均對稱設有與所述隔音板3相配合的第一卡槽6,所述支撐板5上設有與所述隔音板3相配合的第二卡槽7,所述隔音板3通過第一卡槽6和第二卡槽7固定在第一定位柱1、第二定位柱2和支撐板5上,所述第一定位柱1和第二定位柱2上部設有用于固定隔音板3的定位條8,所述安裝座4固定在第一定位柱1、支撐板5和第二支撐柱2下部,所述安裝座4上設有安裝槽9,所述安裝座4上設有安裝螺栓10和耳板11,所述隔音板3前表面位置處設有擋音條12,所述擋音條12下部的隔音板3上設有噪音流通孔13,所述隔音板3上設有凹槽202,所述凹槽202內設有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5,所述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5配合形成一個空腔16,所述空腔16內設有隔音棉17,所述隔音板3后側位置處設有用于固定第二固定板15的固定條18。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5上均設有用于固定隔音棉17的支桿19,所述設置在第一固定板14上的支桿19和設置在第二固定板15上的支桿19交錯設置,所述噪音流通孔13貫穿第一固定板14設置,并與空腔16連通設置,所述第一定位柱1和第二定位柱2后側部位固定有固定梁20,所述固定梁20上鉸接有支撐桿21。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支撐板5連接在第一定位柱1和第二定位柱2的下部位置處,所述耳板11上設有安裝螺釘22,所述安裝螺栓10貫穿安裝槽9設置。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固定梁20上設有用于固定固定梁20和第一定位柱1的第一定位螺釘101,所述固定梁上還設有用于固定固定梁和第二定位柱的第二定位螺釘102。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第一定位柱1、支撐板5和第二定位柱2均與安裝座4焊接固定,所述定位條8上設有用于固定定位條8的固定螺釘201。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設有用于固定隔音棉的支桿,所述設置在第一固定板上的支桿和設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的支桿交錯設置,所述噪音流通孔貫穿第一固定板設置,并與空腔連通設置,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后側部位固定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上鉸接有支撐桿,通過所設支桿,可將隔音棉牢靠的固定在空腔內,避免在使用時出現隔音棉位移或者堆積在一處而影響隔音效果,通過所設的固定梁和支撐桿,可增加本裝置在使用時的整體結構支撐強度。
進一步的,所述耳板上設有安裝螺釘,所述安裝螺栓貫穿安裝槽設置,通過所設的安裝螺釘和設置在耳板上的安裝螺栓,可增加本裝置的安裝及固定。
本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環境工程的降噪音模塊具有以下優點:使用時,通過在隔音板上設置的擋音條,可減少公路產生的噪音通過隔音板表面流出,而通過在擋音條下部的隔音板上設置的噪音流通孔,并將噪音流通孔延伸至空腔內,與設置在空腔內的隔音棉配合,使得擋音條阻擋下來的噪音經過噪音流通孔進入到空腔內,而通過設置在空腔內的隔音棉,可將噪音吸收,從而可減少公路噪音對外部居民生活的影響,通過在安裝座上設置的安裝槽和貫穿安裝槽設置的安裝螺栓,并配合設置在耳板上的安裝螺釘,可將本裝置牢靠的固定在預定位置處,而通過在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后側部位設置的固定梁以及在固定梁上鉸接的支撐桿,可增加本裝置在使用時的整體結構強度,可承受較大外力以及風力。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安裝及拆卸方便,整體結構強度高,減噪能力強,成本低,適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