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地鐵道床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地鐵道床抹面施工用工裝。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軌道工程整體道床施工中,重點都放在了軌排組裝、鋼筋、混凝土質量等方面,忽略了整體道床混凝土澆筑后抹面工序,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大多采用簡單的人工收面。根據《鐵路軌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道床中線容許誤差為2mm,表面平整度容許誤差為3mm,高程容許誤差為5mm,普通人工收面很難達到質量標準,另外,采用人工收面的方式施工效率也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可精確控制道床表面高程及表面平整度、一次性實現道床表面抹面成型,從而使道床表面較好的達到質量驗收標準,且提高道床表面抹面施工效率的地鐵道床抹面施工用工裝。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地鐵道床抹面施工用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撐橫梁,在上支撐橫梁上可調節式連接有三組豎向連接架,三組豎向連接架分別位于上支撐橫梁的下方中部位置、靠近左端的位置和靠近右端的位置,分別構成中部豎向連接架、左側豎向連接架和右側豎向連接架,每組豎向連接架均由按間距設置的多根絲桿及與絲桿連接的鎖緊螺母構成;在中部豎向連接架的下端焊接有中抹面控制管件,中抹面控制管件的長度與地鐵兩條軌道之間的道床寬度一致,中抹面控制管件下端的形狀與地鐵兩條軌道之間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形狀一致;在左側豎向連接架的下端和右側豎向連接架的下端分別焊接有左抹面控制管件和右抹面控制管件,左抹面控制管件下端面的形狀與左側軌道外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形狀一致,右抹面控制管件下端面的形狀與右側軌道外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形狀一致,且左、右兩抹面控制管件的長度與對應位置的道床的寬度一致。
優選的:所述上支撐橫梁、中抹面控制管件、左抹面控制管件和右抹面控制管件均采用方管結構。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工裝通過設置在下端的左抹面控制管件、中部抹面控制管件和右抹面控制管件來分別控制左側軌道外的道床表面的坡度、位于兩條軌道之間的道床表面的坡度及右側軌道外的道床表面的坡度,這樣,在道床表面抹面施工過程中,上橫梁沿兩條軌道移動,通過左抹面控制管件、中抹面控制管件和右抹面控制管件分別對道床的對應部分進行抹面,從而實現了道床表面高程及表面平整度的精確控制,且實現了道床表面抹面一次性成型,進而使道床表面較好的達到質量驗收標準,且提高了道床表面抹面施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中:1、上支撐橫梁;2、中部豎向連接架;3、左側豎向連接架;4、右側豎向連接架;5、中抹面控制管件;6、左抹面控制管件;7、右抹面控制管件;1’、道床表面;2’、左側軌道;3’、右側軌道。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2,一種地鐵道床抹面施工用工裝,包括上支撐橫梁1,在上支撐橫梁上可調節式連接有三組豎向連接架,三組豎向連接架分別位于上支撐橫梁的下方中部位置、靠近左端的位置和靠近右端的位置,分別構成中部豎向連接架2、左側豎向連接架3和右側豎向連接架4,每組豎向連接架均由按間距設置的多根絲桿及與絲桿連接的鎖緊螺母構成,具體的,在每根絲桿上位于上支撐橫梁的上端和下端位置均安裝一鎖緊螺母,通過調節上下兩個鎖緊螺母,可改變絲桿相對于上支撐橫梁的上下位置,從而實現對應豎向連接架的調整。在中部豎向連接架的下端焊接有中抹面控制管件5,中抹面控制管件的長度與地鐵兩條軌道之間的道床寬度一致,中抹面控制管件下端的形狀與地鐵兩條軌道之間的道床表面1’的設定形狀一致,具體的,地鐵兩條軌道之間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形狀為中部為最高點,向兩側呈對稱的下傾斜設置,則中抹面控制管件下端面由兩對稱下傾斜設置的面構成,兩面在中部相交形成最高點。在左側豎向連接架的下端和右側豎向連接架的下端分別焊接有左抹面控制管件6和右抹面控制管件7,左抹面控制管件下端面的形狀與左側軌道2’外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形狀一致,右抹面控制管件下端面的形狀與右側軌道3’外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形狀一致,且左、右兩抹面控制管件的長度均與對應位置的道床的寬度一致。具體的,左側軌道外的道床表面和右側軌道外的道床表面均向外呈下傾斜設置,則左抹面控制管件的下端面和右抹面控制管件均為向外下傾斜設置的面結構。
上述由多根絲桿和配合的鎖緊螺母構成的豎向連接架結構,一方面對多根絲桿進行同步調節,可改變對應的抹面控制管件的上下位置,另一方面通過對局部的絲桿進行上下調量微調,可使對應的抹面控制管件產生形變,這樣,根據不同的軌道表面坡角來控制抹面控制管件產生形變量,以達到匹配。
上述支撐橫梁、中抹面控制管件、左抹面控制管件和右抹面控制管件均優選采用方管結構。具體的,均可采用30mmX30mm的方管。此外,也可有其他類型材或管材連接構成。
采用本工裝進行地鐵道床抹面施工的方法為:
第一步:在澆筑道床混凝土后,首先將工裝支撐在兩條軌道上,使上支撐橫梁上位于左側豎向連接架和位于中部豎向連接架之間的橫梁段與地鐵左側軌道接觸,使支撐橫梁上位于右側豎向連接架和位于中部豎向連接架之間的橫梁段與右側軌道接觸,并通過調節構成三組豎向連接架的多根絲桿,使左控制管件的下端面、右控制管件的下端面及中部控制管件的下端面分別下降到設定的道床表面高度處,且使左控制管件的下端面、右控制管件的下端面及中控制管件的下端面分別形變到與左側軌道外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形狀、右側軌道外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形狀及地鐵兩條軌道之間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形狀一致的形狀。具體的,對于中部控制管件,根據兩條軌道之間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坡度確定中部控制管件的傾斜率,形成和兩條軌道之間的道床設定坡度一致的坡度;對于左側控制管件,根據左側導軌外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坡度確定左側控制管件的傾斜率,形成和左側軌道外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坡度一致的坡度;對于右側控制管件,根據右側導軌外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坡度確定右側控制管件的傾斜率,形成和右側軌道外的道床表面的設定坡度一致的坡度。
第二步:待工裝調整到位后,人工或通過設備牽拉上支撐橫梁的兩端,使上支撐橫梁沿著兩條軌道移動,在上支撐橫梁沿著兩條軌道移動的過程中,左抹面控制管件、中抹面控制管件和右抹面控制管件分別對道床的對應部分進行抹面,形成與設定形狀一致的表面形狀。
本抹面用工裝,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精確控制道床混凝土表面高程及平整度,在抹面施工過程中,可實現道床表面一次抹面成型,提高了抹面施工的效率,使道床表面達到較好的美觀度,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