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車,特別是涉及一種移梁平車;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用于轉移大噸位預制梁的、采用平車制成的橫移裝置。
背景技術:
梁的預制是在預制場地的臺座上完成的,施工時,需將預制梁橫向移動到存梁區,25m以上的大噸位的預制梁通常在預制場地采用龍門吊或吊車進行移梁,此種方式移梁對梁體結構影響較大,所以需要壓漿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移梁,通常需要至少7天梁的壓漿強度才能達到設計規定,這樣不能及時騰出臺座進行下一個梁的預制工作,對于臺座較少的預制場,不利于臺座周轉,工期延長增加預制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移動方便、移梁效率高的移梁平車。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利于臺座周轉、預制成本降低的用移梁平車制成的大噸位預制梁橫移裝置。
本實用新型大噸位預制梁橫移裝置,包括承載平臺、至少兩組輪組、防磨損層、引環,每組輪組包括間隔布置的兩個U形的輪架、兩個車輪,兩個車輪的輪軸分別安裝在兩個輪架的側壁上,所述輪架固定連接在所述承載平臺的下表面,所述防磨損層設置在所述承載平臺的上表面,所述引環采用鋼筋彎折而成,所述引環具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承載平臺的前側面。
本實用新型移梁平車,其中,所述防磨損層包括至少一層橡膠墊。
本實用新型移梁平車,其中,還包括導鏈,所述導鏈與所述引環連接。
本實用新型移梁平車,其中,所述承載平臺采用鋼板制成。
本實用新型移梁平車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包括承載平臺、至少兩組輪組、防磨損層、引環,每組輪組包括間隔布置的兩個U形的輪架、兩個車輪,兩個車輪的輪軸分別安裝在兩個輪架的側壁上,所述輪架固定連接在所述承載平臺的下表面,所述防磨損層設置在所述承載平臺的上表面,所述引環采用鋼筋彎折而成,所述引環具有連接端,所述連接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承載平臺的前側面,結構簡單;本實用新型移梁平車移動方便,能將預制梁移出預制梁的制作區,移梁效率高,解決制梁臺座周轉問題,預制成本降低。
本實用新型用移梁平車制成的大噸位預制梁橫移裝置,采用上述移梁平車制成,包括兩個移梁平車,還包括兩個150t的千斤頂,兩個所述千斤頂分別設置在預制梁臺座設置的兩個預留槽內,兩個移梁平車分別設置在預制梁臺座兩側澆筑的移梁通道上。
本實用新型用移梁平車制成的大噸位預制梁橫移裝置,其中,所述千斤頂為液壓千斤頂。
本實用新型用移梁平車制成的大噸位預制梁橫移裝置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包括移梁平車和千斤頂,結構簡單,使用時,將兩個千斤頂分別設置在預留槽內,利用千斤頂將預制梁支起,使預制梁的底部與預制梁臺座上表面之間存在間隙,此間隙可以容納移梁平車,將移梁平車設置在預制梁臺座上,兩個移梁平車分別設置在預制梁臺座的兩端且均位于預制梁的下方,移梁平車設置完成后,打開千斤頂的回油閥,使預制梁勻速下落,至預制梁的底部與移梁平車的防磨損層緊密貼合,預制梁的兩端安放在移梁平車上后,拉動移梁平車,兩個移梁平車在移梁通道上同步移動,將預制梁橫移到存梁位置存放,利于臺座周轉,預制成本降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移梁平車及用移梁平車制成的大噸位預制梁橫移裝置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移梁平車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移梁平車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移梁平車的使用狀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用移梁平車制成的大噸位預制梁橫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示出了預制梁臺座;
圖5為預制梁臺座的俯視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用移梁平車制成的大噸位預制梁橫移裝置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承載平臺1、至少兩組輪組2、防磨損層3、引環4,承載平臺1支承在輪組2上,防磨損層3設置在承載平臺1的上表面,引環4采用鋼筋彎折而成,引環4具有固定端41和環狀的連接端42,固定端41固定連接在承載平臺1的前側面,連接端42用于與牽引裝置連接。
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設置三組輪組2,三組輪組間隔布置,每組輪組包括間隔布置的兩個輪架22、兩個車輪21,輪架22為倒置的U形,輪架22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個豎直板221及固定連接在兩個豎直板221之間的連接板222,連接板222水平設置,輪架22的兩個側壁設置有安裝孔,車輪21的輪軸穿過安裝孔且輪軸的兩端通過軸承支承在輪架22的兩個側壁上,輪架22的連接板222的上表面與承載平臺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移梁平車中,防磨損層3包括一層橡膠墊。防磨損層3可采用其它材質制成。
本實用新型移梁平車還包括5t導鏈,導鏈與引環4連接,導鏈在圖中未示出,牽引裝置為導鏈。
本實用新型中承載平臺1采用鋼板制成。本實用新型移梁平車的高度為20cm。
本實用新型移梁平車在使用時,預制梁30’位于移梁平車10的上方,且預制梁30’的底面與移梁平車10的上表面緊密貼合,如圖3所示,預制梁30’的底面與防磨損層3的上表面緊密貼合。
如圖5所示,預制梁場地內設置有預制梁臺座40’,預制梁30’設置在預制梁臺座40’上,預制梁臺座40’的兩側均澆筑有移梁通道41’,預制梁臺座40’與移梁通道41’之間設置預留槽42’,預制梁臺座40’高程與移梁通道41’高程相同,澆筑移梁通道41’的混凝土標號為C30。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用移梁平車制成的大噸位預制梁橫移裝置包括兩個移梁平車10,還包括兩個150t的液壓千斤頂20,移梁平車10的結構如前所述,兩個移梁平車10同步移動,兩個千斤頂20分別設置在兩個預留槽42’內,兩個移梁平車10分別設置在預制梁臺座40’兩側澆筑的移梁通道41’上,移梁通道41’的寬度大于移梁平車10的寬度。
為保證兩個移梁平車10沿各自所在的移梁通道移動,移梁通道41’上可澆筑或設置軌道,車輪21在軌道中轉動前行。
如圖6所示,使用時,將兩個千斤頂20分別設置在預留槽42’內,利用千斤頂20將預制梁30’支起,將移梁平車10設置在預制梁臺座40’上,兩個移梁平車10分別設置在預制梁臺座40’的兩端且均位于預制梁30’的下方,移梁平車10設置完成后,打開千斤頂20的回油閥,使預制梁30’以5mm/s的速度、兩端勻速下落,至預制梁30’的底部與移梁平車10的防磨損層3緊密貼合、預制梁30’的兩端安放在移梁平車10上后,將導鏈的一端連接在移梁平車的引環4上,將導鏈的另一端即手拉端固定在移梁通道的一端,拉動導鏈使移梁平車10緩慢橫移,兩個移梁平車10應在移梁通道41’上同步移動,若橫移過程中移梁方向偏移,可使發生偏移的移梁平車移動,另一個移梁平車不動,調整完成后,繼續移梁,當預制梁橫移到存梁位置后,再次將預制梁的梁體兩端采用千斤頂頂起,撤走移梁平車,存梁位置處鋪設厚度不小于20mm的木板作為墊塊以防止損傷預制梁梁體,確認墊塊平穩后,緩緩打開千斤頂的回油閥,使預制梁以5mm/s或低于5mm/s的速度下落,直至預制梁30’的底面與墊塊緊密貼合,本實用新型用移梁臺車制成的大噸位預制梁橫移裝置利于臺座周轉,大大降低預制成本。
使用時,可在千斤頂20的上方設置墊板,避免頂升過程中千斤頂20損壞預制梁。
本實用新型中兩個移梁平車對稱布置,兩個千斤頂對稱設置。本實用新型適用于箱梁的橫移,當然也可以用于T型梁的橫移,當預制梁為T梁時,在預制梁臺座兩側用200mm×150mm的方木將梁體支撐穩固,加木楔敲打夯實。
公路改建過程中,通常采用預制結構的橋梁,采用本實用新型進行人工現場移梁,施工過程安全性好,預制場投入成本降低,施工質量和進度也能得到保證。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