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懸索橋施工技術領域,涉及懸索橋貓道承重繩的設置結構,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連續式貓道承重繩越過懸索橋主塔的結構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連續式貓道的承重繩從一岸牽引至另一岸,中間需要越過懸索橋主塔。傳統的方式是在塔頂設置轉索鞍用于貓道承重繩通過,轉索鞍通過地腳螺栓與塔頂連接,但轉索鞍體積太大嚴重擠占了塔頂有限的空間,不利于工程施工。而且為保持貓道與懸索橋主纜線形一致,貓道越過主塔后,還需要將其高度降低,這需要在主塔兩側安裝貓道承重繩變位、下拉裝置,以及大型的施工平臺,工序及結構復雜,施工成本極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改進目前的貓道承重繩過塔結構及方法,使貓道承重繩直接穿過塔身,以節省塔頂空間,并省略承重繩下拉、變位工序和裝置,以節省施工成本。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連續式懸索橋貓道承重繩的過塔結構,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連續式懸索橋貓道承重繩的過塔結構,其特征在于:設有與貓道承重繩數量對應的橫貫懸索橋主塔的穿塔孔道,所述穿塔孔道兩端開口于主塔兩側塔壁上,在塔壁上位于每個穿塔孔道口的上方和下方,預埋有連接鋼板,沿穿塔孔道口上方和下方分別設一弧形過渡梁,所述弧形過渡梁與所述連接鋼板焊接;每根貓道承重繩分別穿過一穿塔孔道,在承重繩上靠近穿塔孔道口處的部位上固定至少3個繩卡。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連續式懸索橋貓道承重繩的過塔方法,技術方案如下:
(1)在懸索橋主塔施工時,根據貓道設計高度在塔身預埋一排與貓道承重繩數量對應的橫貫懸索橋主塔的穿塔孔道,穿塔孔道兩端開口于主塔兩側塔壁上,在塔壁上位于每個穿塔孔道口的上方和下方,預埋連接鋼板;
(2)沿穿塔孔道口上方和下方分別設一弧形過渡梁,將所述弧形過渡梁與所述連接鋼板焊接;在穿塔孔道口上方的弧形過渡梁上方和穿塔孔道口下方的弧形過渡梁下方,分別設多塊抵靠在過渡梁上的肋板,所述肋板與弧形過渡梁垂直,并焊接在所述連接鋼板上;
(3)用塔吊將承重繩前繩頭自一岸隧道錨牽引至該岸主塔的邊跨側,人工將承重繩前繩頭穿過穿塔孔道,與拽拉器連接,牽引至另一岸主塔跨中側后,解除與拽拉器的連接,將承重繩前繩頭利用人工穿過過塔孔道,然后在邊跨側與再拽拉器連接,牽引至另一岸隧道錨;
(4)調整貓道承重繩的線形與垂度與懸索橋主纜保持一致后,在主塔兩側穿塔孔道口處將貓道承重繩用繩卡固定住,并在每個穿塔孔道口處設有一覆蓋穿塔孔道口的擋板,將擋板焊接在所述弧形過渡梁上,擋板上設有可容納承重繩的弧形卡槽,將貓道承重繩卡在擋板上的弧形卡槽中。
本發明通過設在塔身上的穿塔孔道供貓道承重繩通過,不需要在塔頂構建貓道承重繩轉索鞍,節省了塔頂空間;承重繩穿過穿塔孔道后,不需要在索塔兩側進行變位、下拉即可控制貓道線形與主纜保持一致,節省了施工材料,同時更有利于提高成橋安裝精度,降低施工中主纜調索難度,在實際施工中可做到貓道對永久結構的附加影響控制到最小程度。本發明使貓道線型保持良好,人員通行容易,施工操作方便,在800m以下橋型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貓道承重繩穿過穿塔孔道的立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貓道承重繩過塔結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處放大圖,顯示本發明穿塔孔道處的詳細結構;
圖4是過塔孔道在主塔側壁上的設置方式示意圖;
圖5是穿塔孔道口設置弧形過渡梁后的狀態示意圖;
圖6是將貓道承重繩穿過穿塔孔道后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明設有與貓道承重繩1數量對應的橫貫懸索橋主塔2的穿塔孔道3,所述穿塔孔道3兩端開口于主塔的兩側塔壁上,在塔壁上位于每個穿塔孔道口的上方和下方,預埋有連接鋼板4,沿穿塔孔道口上方和下方分別設一弧形過渡梁5,所述弧形過渡梁5與所述連接鋼板4焊接;每根貓道承重繩1分別穿過一穿塔孔道3,在承重繩1位于穿塔孔道口處的部位上固定至少3個繩卡6。
弧形過渡梁可采用圓形鋼管,橫向焊接在穿塔孔道口上方和下方。為加固弧形過渡梁5,可在穿塔孔道口上方的弧形過渡梁上方和穿塔孔道口下方的弧形過渡梁下方,分別設多塊抵靠在過渡梁上的弧形肋板7,所述弧形肋板7與弧形過渡梁垂直,并焊接在所述連接鋼板4上。
為限制貓道承重繩橫向移動,可在每個穿塔孔道口處設有一覆蓋穿塔孔道口的擋板8,擋板7焊接在所述弧形過渡梁5上,擋板7上設有可容納承重繩的弧形槽口,貓道承重繩1通過擋板上的弧形槽口穿過所述穿塔孔道。
采用上述結構進行連續式懸索橋貓道承重繩的過塔施工時,具體過程如下:
(1)如圖4所示,在懸索橋主塔施工時,根據貓道設計高度,在主塔2的塔身適當高度預埋一排與貓道承重繩數量對應的橫貫懸索橋主塔的穿塔孔道3,穿塔孔道可采用直徑10cm的波紋管;穿塔孔道兩端開口于主塔兩側塔壁上,在塔壁上位于每個穿塔孔道口的上方和下方,預埋連接鋼板4,方便后期孔道口過渡梁的安裝。
(2)如圖5所示,在貓道承重繩架設前,沿穿塔孔道口3上方和下方分別設一弧形過渡梁5,將所述弧形過渡梁5與所述連接鋼板4焊接;弧形過渡梁的作用是防止貓道承重繩在過孔時彎折,損害承重繩。過渡梁可采用直徑4.8cm的鋼管并填充混凝土,保證鋼管的剛度。
在穿塔孔道口3上方的弧形過渡梁5的上方和穿塔孔道口下方的弧形過渡梁5的下方,分別設多塊抵靠在過渡梁上的弧形肋板7,弧形肋板7與弧形過渡梁5垂直,并焊接在所述連接鋼板4上;設置弧形肋板的弧度使其正好可以卡住弧形過渡梁。
(3)如圖6所示,用塔吊將承重繩1的前繩頭自一岸隧道錨牽引至該岸主塔2的邊跨側,人工將承重繩1前繩頭穿過穿塔孔道3。然后將承重繩與拽拉器連接,牽引至另一岸主塔跨中側后,先解除與拽拉器的連接,將承重繩前繩頭利用人工穿過過塔孔道,然后在邊跨側與再拽拉器連接,牽引至另一岸隧道錨。
(4)如圖1、圖2、圖3所示,調整貓道承重繩的線形與垂度與懸索橋主纜保持一致后,在主塔兩側穿塔孔道口處將貓道承重繩1用繩卡6固定住,并在每個穿塔孔道口處設有一覆蓋穿塔孔道口的擋板8,將擋板8焊接在所述弧形過渡梁上,擋板上設有可容納承重繩的弧形卡槽,將貓道承重繩卡在擋板上的弧形卡槽中。
采用上述方法依次完成所有貓道承重繩穿塔架設施工,即可進行貓道網面的鋪設施工,不再需要對承重繩進行下拉、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