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混凝土振動抹平機。
背景技術:
混凝土一般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骨料;與水(可含添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炷龄佋O完成后,需要人工使用振動器械進行振動夯實,才能提高混凝土的板結的強度;由于混凝土表面在鋪設過程中容易產生凸起,若讓其自然板結將產生堅硬的凸起,不利于后續使用,所以混凝土鋪設完成后還需要對其表面進行抹平,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度?,F有的振動夯實作業與抹平作業分開進行,加大了人員的勞動強度。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振動抹平機,從而克服現有技術中混凝土振動夯實作業與抹平作業分離,人員勞動強度大的缺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混凝土振動抹平機,包括,軌道;移動架,其安裝于所述軌道上,該移動架包括滑動輪以及架體,所述滑動輪安裝于所述架體的下方,所述滑動輪能夠在所述軌道上左右滑動;振動機構,其包括振動塊、若干個振動棒、若干個套筒以及第一驅動機構,所述振動塊通過第一彈簧安裝于所述架體上,所述套筒安裝于所述架體上且位于所述振動塊的下方,所述振動棒活動的穿過所述套筒且與所述振動塊連接,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振動塊振動,所述振動塊在振動的過程中能夠帶動所述振動棒振動;以及抹平機構,其包括抹平架、刀片、轉軸以及第二驅動機構,所述抹平架與所述架體連接,所述轉軸安裝于所述抹平架上,所述刀片安裝于所述轉軸上,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轉軸轉動。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凸輪、輪桿以及第一電機,所述輪桿以能夠轉動的方式安裝于所述架體上,所述凸輪固定安裝于所述輪桿上,所述凸輪的外壁頂靠于所述振動塊的上端,所述第一電機用于驅動所述輪桿轉動。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套筒的外壁活動的套設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振動塊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下端頂靠于所述架體上。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刀片至少為3個,所述刀片沿所述轉軸的圓周均勻分布。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刀片的前端沿著旋轉方向傾斜向上,以使所述刀片與所述水平面之間形成抹平間隙。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架體包括橫梁以及滑動柱,所述橫梁能夠沿著所述滑動柱上下移動。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滑動柱內設置有絲杠,所述絲杠能夠轉動,所述絲杠的上端設置有轉盤,所述轉盤能夠驅動所述絲杠轉動;所述橫梁設置有與所述絲杠對應的螺紋孔。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移動架設置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以能夠拆卸的方式與所述橫梁連接,所述支撐柱的下端設置有萬向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一種混凝土振動抹平機,設置有軌道、移動架、振動機構以及抹平機構,通過振動機構能夠對混凝土進行振動夯實,通過抹平機構能夠對混凝土的表面進行抹平,從而能夠對鋪設完成的混凝土進行夯實以及抹平,提高混凝土的堅固程度以及表面的光滑性,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兩項作業,方便快捷,減輕勞動強度。
2、本發明通過將刀片的前端沿著旋轉方向傾斜向上,以使刀片與水平面之間形成抹平間隙,抹平間隙優先將混凝土的表面凸起進行抹平,從而能夠減少混凝土的剝離,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完整性。
3、本發明通過設置支撐柱,支撐柱下端設置有萬向輪,以便于能夠支撐移動架,從而提高移動架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混凝土振動抹平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圖2中a的放大圖。
圖4是本發明的振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1-移動架,11-橫梁,12-滑動柱,13-絲杠,14-轉盤,2-軌道,3-抹平機構,31-抹平架,32-刀片,33-轉軸,34-第二驅動機構,4-振動機構,41-振動棒,42-第二彈簧,43-套筒,44-振動塊,45-凸輪,46-輪桿,47-第一電機,5-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參考圖1,一種混凝土振動抹平機,包括軌道2、移動架1、振動機構4以及抹平機構3,移動架1安裝于軌道2上,振動機構4以及抹平機構3安裝于移動架1上。
移動架1包括滑動輪以及架體,滑動輪安裝于架體的下方,滑動輪能夠在軌道2上左右滑動,滑動輪在滑動的過程中帶動架體滑動,以便于帶動架體上的振動機構4以及抹平機構3滑動,從而能夠對混凝土進行振動抹平。
參考圖2,架體包括橫梁11以及滑動柱12,橫梁11能夠沿著滑動柱12上下移動。振動機構4以及抹平機構3與橫梁11連接,橫梁11在上下移動的過程中能夠帶動振動機構4以及抹平機構3上下移動,以便于振動機構4以及抹平機構3與混凝土表面分離或貼合,從而利于調整施工?;瑒又?2內設置有絲杠13,絲杠13能夠轉動,絲杠13的上端設置有轉盤14,轉盤14能夠驅動絲杠13轉動;橫梁11設置有與絲杠13對應的螺紋孔。橫梁11通過螺紋孔安裝至絲杠13上,轉動轉盤14以便于絲杠13轉動,絲杠13轉動過程中能夠驅動橫梁11上下移動,從而帶動振動機構4以及抹平機構3上下移動。
參考圖2,抹平機構3包括抹平架31、刀片32、轉軸33以及第二驅動機構34,抹平架31與架體連接,轉軸33安裝于抹平架31上,刀片32安裝于轉軸33上,第二驅動機構34用于驅動轉軸33轉動。刀片32至少為3個,優選地,刀片32為4個,刀片32沿轉軸33的圓周均勻分布,刀片32為方條狀,刀片32水平設置,參考圖3,刀片32的前端沿著旋轉方向傾斜向上,即刀片32前部為傾斜設置并且刀片32的后部為水平設置,以使刀片32與水平面之間形成抹平間隙,抹平間隙能夠容納混凝土表面的凸起并將凸起壓平,防止刀片32將凸起刮出混凝土的表面,從而提高混凝土的表面的光滑度。第二驅動機構34可以為一調速電機。
參考圖4,振動機構4包括振動塊44、若干個振動棒41、若干個套筒43以及第一驅動機構。振動塊44通過第一彈簧安裝于架體上,振動塊44的兩側的下端分別設置有一個第一彈簧,從而振動塊44能夠相對于架體進行上下的振動;套筒43安裝于架體上且位于振動塊44的下方,振動棒41活動的穿過套筒43且與振動塊44連接,套筒43能夠對振動棒41進行導向以及限位,以便于振動棒41能夠相對于套筒43進行上下的振動,從而防止振動棒41與架體產生摩擦;第一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振動塊44振動,振動塊44在振動的過程中能夠帶動振動棒41振動,振動棒41上下往復的振動能夠將振動棒41下端的混凝土進行振動均勻,從而利于混凝土的夯實。刀片32的下端高于振動棒41的下端,以便于振動棒41對混凝土進行振動夯實的同時,刀片32也能夠進行抹平作業。
第一驅動機構包括凸輪45、輪桿46以及第一電機47,輪桿46以能夠轉動的方式安裝于架體上,凸輪45固定安裝于輪桿46上,凸輪45安裝于輪桿46的中部,凸輪45的外壁頂靠于振動塊44的上端,第一電機47用于驅動輪桿46轉動。
參考圖4,套筒43的外壁活動的套設有第二彈簧42,第二彈簧42的上端與振動塊44連接,第二彈簧42的下端頂靠于架體上。第二彈簧42能夠提供回復力,從而振動塊44能夠穩定的往復振動,減少第一彈簧的彈性疲勞;并且第二彈簧42還能夠對振動塊44進行限位,從而防止振動塊44在振動過程中產生偏移。
繼續參考圖1,移動架1設置有支撐柱5,支撐柱5以能夠拆卸的方式與橫梁11連接,支撐柱5與滑動柱12相對的設置于橫梁11的兩側,支撐柱5能夠支撐橫梁11,從而提高橫梁11的結構穩定性。支撐柱5的下端設置有萬向輪,以便于支撐柱5隨著橫梁11移動,從而提高抹平效率;萬向輪設置有鎖緊機構,鎖緊機構能夠固定萬向輪,從而便于定位施工。
本發明的一種混凝土振動抹平機,其工作原理為,以前進方向將振動機構4調整位于抹平機構3的前方,轉動轉盤14以帶動振動機構4以及抹平機構3上下移動,調整刀片32的下端與混凝土的表面相貼合。啟動第一電機47,輪桿46轉動并帶動凸輪45轉動,凸輪45在轉動過程中驅動振動塊44上下振動,振動塊44帶動振動棒41上下振動,振動棒41的下端將混凝土振動均勻;同時啟動第二驅動機構34,轉軸33轉動并帶動刀片32轉動,刀片32在轉動過程中將混凝土的表面抹平。緩慢往前移動滑動柱12,以帶動振動機構4以及抹平機構3往前移動,如此往復即可完成振動抹平作業。
前述對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發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發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明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