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橋梁工程,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
背景技術:
1、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橋位資源的日益緊張,國內外越來越多的跨江越海通道采用公鐵合建橋梁方案,公鐵合建橋梁又分為公鐵同層和公鐵分層設計,當公鐵同層布置時,高速運行的汽車、列車會相互影響,為了避免相互干擾,需要設計公鐵同層橋梁防撞護欄、防拋網、防眩設施、降噪設施等安全隔離設施。
2、現有技術中,目前已建成通車的公鐵同層布置橋梁數量較少,同時現有的公鐵同層布置橋梁的公路側和鐵路側之間所需要設置的隔離結構無法同時滿足防撞、防拋網、防眩、降噪等安全隔離的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其能夠實現公路和鐵路之間的多功能隔離,不僅能夠實現公路和鐵路之間噪聲的充分隔離,還能夠在保持多功能隔離裝置的具備良好透風性能的同時還能夠實現對汽車和列車燈光的遮蔽,顯著減少高速運行的汽車和列車相互之間的干擾。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用于公路和鐵路之間的多功能隔離,包括:
3、支撐框架,所述支撐框架包括沿縱向延伸的若干個底部支撐構件和沿豎向延伸并分別布置在所述底部支撐構件兩側的兩個立柱,用于在相鄰兩所述立柱以及所述底部支撐構件之間形成安裝空間;
4、復合吸隔聲單元,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嵌入在所述安裝空間中,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的底端面抵接所述底部支撐構件的頂端面;且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包括沿豎向方向依次布置的低頻消聲區和高頻消聲區,所述低頻消聲區內布置有若干低頻超構模塊,所述高頻消聲區內布置有若干高頻超構模塊,用于隔離消除所述公路和所述鐵路相互之間的噪聲;
5、防眩單元,所述防眩單元嵌入在所述安裝空間中,且所述防眩單元的底端面抵接在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的頂端面上;所述防眩單元上開設有若干沿橫向貫穿的通風孔,用于防眩單元的遮光和透風。
6、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包括消聲腔室,所述消聲腔室內的豎向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低頻消聲區,在兩所述低頻消聲區之間設置有高頻消聲區。
7、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一前板,所述第一背板為u型槽狀結構,所述第一前板嵌入在所述第一背板的槽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前板和所述第一背板之間形成消聲腔室。
8、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還包括第一凹板和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凹板布置在所述第一背板的頂端面,所述第一凸板布置在所述第一背板的底端面上;
9、或者,所述第一凹板布置在所述第一背板的底端面上,所述第一凸板布置在所述第一背板的頂端面上,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背板的頂端面和底端面,以形成完整的消聲腔室。
10、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所述底部支撐構件的頂端面設置有安裝墊板,所述安裝墊板對應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底端面的形狀布置,用于形成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底部的密封。
11、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所述安裝空間中設置至少兩個沿豎向布置的復合吸隔聲單元,相鄰兩復合吸隔聲單元之間設置有解耦件,用于減少相鄰兩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之間的振動傳遞。
12、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所述防眩單元包括第二前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二背板為u型槽狀結構,所述第二前板嵌入在所述第二背板的槽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前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之間形成通風腔室。
13、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所述第二前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上開設有若干通風孔,各所述通風孔呈陣列布置。
14、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所述防眩單元包括第二凹板和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凹板布置在所述第二背板的頂端面上,所述第二凸板布置在所述第二背板的底端面上;
15、或者,所述第二凹板布置在所述第二背板的底端面上,所述第二凸板布置在所述第二背板的頂端面上,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背板的頂端面和底端面,以形成完整的通風腔室。
16、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所述底部支撐構件的底端面下設置有防撞護欄。
17、總體而言,通過本發明所構思的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8、(1)本發明的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其包括支撐框架、復合吸隔聲單元和防眩單元。支撐框架包括沿縱向延伸的若干個底部支撐構件和沿豎向延伸并分別布置在底部支撐構件兩側的兩個立柱,用于在相鄰兩立柱以及底部支撐構件之間形成安裝空間。復合吸隔聲單元嵌入在安裝空間中,復合吸隔聲單元的底端面抵接底部支撐構件的頂端面。且復合吸隔聲單元包括沿豎向方向依次布置的低頻消聲區和高頻消聲區,低頻消聲區內布置有若干低頻超構模塊,高頻消聲區內布置有若干高頻超構模塊,用于隔離消除公路和鐵路相互之間的噪聲。防眩單元嵌入在安裝空間中,且防眩單元的底端面抵接在復合吸隔聲單元的頂端面上。防眩單元上開設有若干沿橫向貫穿的通風孔,用于防眩單元的遮光和透風。該多功能隔離裝置能夠實現公路和鐵路之間的多功能隔離,不僅能夠實現公路和鐵路之間噪聲的充分隔離,還能夠在保持多功能隔離裝置的具備良好透風性能的同時還能夠實現對汽車和列車燈光的遮蔽,顯著減少高速運行的汽車和列車相互之間的干擾。
19、(2)本發明的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其通過在相鄰兩復合吸隔聲單元之間以及在復合吸隔聲單元與防眩單元之間由橡膠制備的解耦件,不僅能夠形成對兩單元接縫位置的封堵,避免噪聲、光線等從縫隙中穿過,確保該多功能隔離裝置的隔離性能,還能夠吸收復合吸隔聲單元以及防眩單元之間振動,提升該多功能隔離裝置的結構穩定性。同時,通過設置在立柱頂部的頂部扣板以及設置在底部支撐構件頂端面上的安裝墊板,實現復合吸隔聲單元以及防眩單元在安裝空間中的彈性安裝,進一步地提升該多功能隔離裝置的結構穩定性。
20、(3)本發明的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結構簡單,隔離充分,安裝便捷,其通過在立柱和底部支撐構件之間形成的安裝空間,并結合設置在安裝空間內的復合吸隔聲單元以及防眩單元,使得該多功能隔離裝置能夠在實現對光線隔離和保持高透風率的同時實現對公路和鐵路之間噪聲的隔離。同時,通過在復合吸隔聲單元內沿豎向依次布置的低頻消聲區和高頻消聲區,并結合分別沿陣列布置在低頻消聲區和高頻消聲區內的低頻超構模塊和高頻超構模塊,使得復合吸隔聲單元能夠實現對公路和鐵路之間全頻段噪聲的清除,進一步地提升該多功能隔離裝置的隔離性能。并且,通過布置在復合吸隔聲單元以及防眩單元頂端面以及底端面上的凹凸結構,使得該多功能隔離裝置不僅能夠實現便捷的安裝,還能夠確保復合吸隔聲單元、防眩單元以及支撐框架之間的安裝穩定性,具有較好的推廣前景和應用價值。
1.一種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用于公路和鐵路之間的多功能隔離,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其中,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包括消聲腔室,所述消聲腔室內的豎向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低頻消聲區,在兩所述低頻消聲區之間設置有高頻消聲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其中,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一前板,所述第一背板為u型槽狀結構,所述第一前板嵌入在所述第一背板的槽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前板和所述第一背板之間形成消聲腔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其中,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還包括第一凹板和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凹板布置在所述第一背板的頂端面,所述第一凸板布置在所述第一背板的底端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其中,所述底部支撐構件的頂端面設置有安裝墊板,所述安裝墊板對應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底端面的形狀布置,用于形成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底部的密封。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其中,所述安裝空間中設置至少兩個沿豎向布置的復合吸隔聲單元,相鄰兩復合吸隔聲單元之間設置有解耦件,用于減少相鄰兩所述復合吸隔聲單元之間的振動傳遞。
7.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其中,所述防眩單元包括第二前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二背板為u型槽狀結構,所述第二前板嵌入在所述第二背板的槽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前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之間形成通風腔室。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前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上開設有若干通風孔,各所述通風孔呈陣列布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其中,所述防眩單元包括第二凹板和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凹板布置在所述第二背板的頂端面上,所述第二凸板布置在所述第二背板的底端面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適用于公鐵同層布置的多功能隔離裝置,其中,所述底部支撐構件的底端面下設置有防撞護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