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鉤頭體鑲壓套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鉤頭體鑲壓套的一種專用設備,當鐵路車輛車鉤體修理需要更換鑲套時,該設備能把舊套壓出的同時新套鑲入。
背景技術:
目前,鐵路機車車輛大修時,需要更換鉤頭體的舊鑲套,由于鑲套與Φ50孔配合過盈量超過1毫米,在更換新套時想把舊套取出,采取用大錘打,有時將鉤頭體打壞,舊套用大錘也打不下來時,只有的用氣焊割,新套再用大錘打鑲入。還有的車輛檢修部門,采用油壓機壓,有時壓偏將套壓壞,以上方法更換新套,不僅效率低,而且勞動強度也較大,往往將車鉤體壓壞。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機車車輛檢修時,更換鉤頭體套的困難,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機車輛檢修時,更換鉤頭體的鑲套困難,提供一種鉤頭體鑲壓套機械手專用設備,該設備不僅能將車鉤體的舊套壓出的同時,將新套壓入,不僅減輕人的體力勞動,而且對鉤頭體無任何損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用一臺鐵板焊接人力小車機座,在機座上安裝有后主動走行輪、前導向走行輪、扶手、門架、升降箱、升降油缸、液壓泵站和液壓集成站、伸縮手臂、U型手掌、鑲壓套油缸、電器操縱控制箱所組成。在門架中安裝有升降箱,伸縮手臂滑道與升降箱固定一體,伸縮手臂在伸縮手臂滑道內伸縮油缸的驅動下,安裝在伸縮手臂兩側的軸承導輪,帶動伸縮手臂在伸縮手臂滑道內往復運動,安裝在伸縮手臂端的U型手掌和鑲壓套油缸也一同運動,升降油缸一端與門架相固定活塞桿的頭部與升降箱相連接,升降箱兩側安裝四個軸承導輪,隨著升降油缸活塞桿的伸縮,帶動升降箱及伸縮手臂、U型手掌、鑲壓套油缸一同或降運動,從而使機械手能在空間做三維運動;該設備主要用于在修理車鉤體時需要更換鑲套,當需要把舊套從車鉤體內壓出,新套裝入時,操作者將鉤頭體鑲壓套機械手小車推到車鉤體旁,使手掌對準車鉤體,人操作按鈕,使伸縮手臂連同升降箱在門架內上下移動,當對準鉤頭體的套孔時,使伸縮手臂帶動U手掌伸出,當U型手掌夾緊車鉤體鑲套耳環時,U型手掌外側象張開的雞嘴形狀,緊緊卡住車鉤體鑲套孔外側的凸出園臺柱面,這時鑲壓套油缸的活塞桿伸出,安裝在活塞桿頭部。導向桿進入鉤頭體孔內,將舊套頂出,新套壓入,完成一次鑲壓套只需6秒,過去人力鑲壓套一次需要20秒,克服把新鑲套擦傷,鉤頭體壓裂造成損壞,保證了質量,同時減輕人的體力勞動。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鉤頭體鑲壓套機械手第一個實施例結構視圖。
圖2是鉤頭體鑲壓套機械手第二個實施例結構視圖。
圖3是
圖1的I-I剖視圖。
圖4是鐵路車輛鉤頭體實際工作結構圖。
圖5是圖4的II-II剖視圖。
圖中1.升降油缸,2.升降箱,3.門架,4.液壓泵站,5.U型手掌,6.伸縮手臂,7.伸縮手臂滑道,8.扶手,9.液壓集成站,10.機座,11.前導向走行輪,12.鑲壓套油缸,13.電器控制箱,14.后主動走行輪,15.定位引導桿,16.要更換的舊套。
在圖一中,升降油缸1固定在門架上橫梁上,下端活塞桿上耳環固定在升降箱2上,伸縮手臂槽型滑道7與升降箱2連在一起,伸縮手臂6兩側有一對滾輪裝在伸縮手臂7的槽型滑道兩側槽內,伸縮油缸一端與升降箱2相連,另一端與伸縮手臂6相連接,在伸縮手臂6的頭部與U型手掌5相連接,鑲壓套油缸12與U型手掌5通過四個連接柱固定在一起,當升降油缸1伸出或收縮時,升降箱2聯同固定在一起的伸縮手臂滑道7、伸縮手臂6及與手臂連在一體的U型手掌5、鑲壓套油缸12一同在門架3的槽型滑道上下運動,當伸縮油缸伸出或縮回時,同樣使伸縮手臂6連同U型手掌5和鑲壓套油缸12做伸出或縮回運動。
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所有的另部件安裝在一臺小車機座上10上,當用人力推動小車扶手8時,小車在前導向走行輪11和后主動走行輪14帶動下,很靈活的移動到各個位置停留,所以該機械手在空間做三維運動。在小車機座10上安裝液壓泵站4、液壓集成站9,在小車機座10的一側還裝有電器控制箱13,與小車一同運動。
在圖3的I-I剖視圖中,鑲壓套油缸12通過連接柱與U型手掌5相連接,在鑲壓套油缸12的前端階梯狀的定位引導桿15,用螺紋與活塞桿相連接,前端最細端,是裝引導套端,后端粗端是裝新套端,當機械手開始工作時,首先伸縮手臂6伸出,帶動U型手掌5及鑲壓套油缸12一同向前運動,當運動到如圖4所示的實及車鉤體的鑲套的軸孔時,U型手掌5的內側象張開的雞嘴狀鉗口,卡住如圖5III-III剖視圖中內側臺柱時,這時鑲壓套油缸12開始工作,活塞桿開始伸出,活塞桿前端安裝定位引導桿16也一同前進,當裝在定位導向桿前端的引導套進到更換舊套孔內時,對車鉤體軸孔進行定位,使定位桿的中心線基本達到與更換舊套同心,隨著油缸活桿的推進,舊套頂出,新套壓入。在機座(10)下面安裝前導向輪(11)、后主動走行輪(14)、在機座上面還裝有扶手(8)、電器控制箱(13)、液壓泵站(4)、液壓集成站(9),與小車為一體的鉤頭體鑲壓套機械手,用一個人就能推動,可以在任何位置停留和作業。
在圖3所示的I-I剖示圖中,鑲壓套油缸(12)通過四個連接柱與U型手掌(5)相固定,鑲壓套油缸(12)的活塞桿頭部分粗細不同三段,最細的頭部裝有引導桿的導向套(17),在中間一段裝有要壓入的新軸套(16),第三段粗段是活塞桿,工作時,升降油缸(1)和伸縮油缸的運動將伸縮手臂(6)上的U型手掌(5)對準鉤頭體鑲套孔,U型手掌夾緊鉤砂體,鑲壓套油缸(12)的活塞桿伸出,使定位導向桿(15)帶導向套進入車鉤體的要更換的舊套(18)孔內定位,隨著活塞桿的繼續伸出,裝在活塞桿的頭部新鑲套(16)壓入鉤頭體的孔內,鉤頭體舊鑲套(18′)被壓出。
在圖4所示是鉤頭體的實際圖型,在鉤頭體孔內鉤頭體舊鑲套(18)就是要更換掉的套,定位引導桿(15)是用螺紋與鑲壓套油缸(12)的活塞桿相連接,磨損后可以換掉。
權利要求1.一種鉤頭體鑲壓套機械手,在槽型門架內,升降體與伸縮手臂滑道為一體,升降油缸與升降體相連,其特征是伸縮手臂的導輪在伸縮手臂滑道內滾動,帶動伸縮手臂往復運動,由于升降油缸伸縮作用,帶動升降體、伸縮手臂上下運動,伸縮手臂、U型手掌、鑲壓套油缸連為一體,安裝一臺人力小車機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鉤頭體鑲壓套機械手,其特征是U型手掌與伸縮手臂是固定一起,U型手掌外側夾板其型象張開的雞嘴,張開雞嘴狀園弧的同心,與U型手掌的內側夾板園孔是同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鉤頭體鑲壓套機械手,其特征是鑲壓套油缸通過四個連接柱與U型手掌固定一體,裝在活塞桿頭部能拆卸的定位導向桿的導向套鉤頭體孔中進行定位。
專利摘要研究并制造一臺鉤頭體鑲壓套機械手,它是安裝在一臺人力推動的小車機座上,由泵站、液壓集成站、電器控制箱、門架、升降箱、鑲壓套油缸、U型手掌所組成,在升降油缸帶動下,升降箱及安裝在升降箱上的伸縮手臂可以在T型槽內上下滑動,伸縮臂在伸縮油缸帶動下,能伸出和縮回,當U型手掌夾緊工件,這時鑲壓套油缸活塞桿伸出,裝在活塞桿頭部的導向套進入工件軸套孔內,使活塞桿與工件軸同心,隨活塞桿的伸出,將裝在活塞桿的新套壓人,舊套被頂出。
文檔編號B25J5/00GK2717631SQ0222997
公開日2005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29日
發明者趙宏 申請人:趙宏, 孫貴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