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轉子沖片雙定位壓裝工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子沖片定位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轉子沖片雙定位壓裝工裝。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轉子沖片的壓裝都是以三根圓柱為主支撐,再以單邊的可調壓緊塊為輔支撐進行壓緊,裝入轉子軸后既可進行壓裝。這種壓裝方法存在有不足之處,表現為單邊壓緊塊進行壓緊定位時往往使得轉子沖片傾斜于另一方向,從而降低轉子質量。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轉子沖片雙定位壓裝工裝。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該工裝包括工作臺板和設置在其上的汽缸,所述工作臺板上設有左右兩個汽缸,其中左汽缸活塞的端部設有V形頂塊,右汽缸活塞的端部設有尖頭頂塊。左右兩個汽缸在汽缸腳踏閥的控制下工作,分別推進V形頂塊和尖頭頂塊將轉子沖片壓緊。
作為優選,所述V形頂塊與尖頭頂塊的中心線基本一致,并基本對稱設置在待壓裝的轉子沖片定位兩側。
作為優選,所述V形頂塊的開口角度為120°-160°,所述尖頭頂塊的收斂角度為30°-60°。
作為優選,所述V形頂塊通過左連接塊設置在左汽缸的活塞上,所述尖頭頂塊通過右連接塊設置在右汽缸的活塞上。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給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設置由汽缸控制的V形頂塊與尖頭頂塊,從左右兩側分別將轉子沖片壓緊,使得轉子沖片基本固定在其被壓緊的中心位置,難以往一側傾斜,大為提高了轉子沖片的壓裝質量;同時整個操作過程改進為半自動工裝,操作簡便,裝配完工的轉子沖片質量也較為穩定。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參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臺板上1設置有左右兩個汽缸,其中左汽缸2活塞21的端部通過左連接塊5設有V形頂塊22,其開口角度為120°-160°,右汽缸3活塞31的端部通過右連接塊6設有尖頭頂塊32,其收斂角度為30°-60°。所述V形頂塊22與尖頭頂塊32的中心線基本一致,并基本對稱設置在待壓裝的轉子沖片4的兩側。左右兩個汽缸在汽缸腳踏閥的控制下工作,由節流閥控制先推進V形頂塊定位,然后尖頭頂塊將轉子沖片壓緊。
使用時,首先將轉子沖片放入三根立柱7位置,踏下氣缸腳踏閥,隨即左氣缸推出V形頂塊到設定位置靠住轉子沖片,然后右氣缸推出尖頭頂塊對轉子沖片進行壓緊,達到轉子沖片的壓緊。接著輔助氣缸啟動把工作臺板1推至壓桿8的正下方,放入轉子軸后即可進行壓裝。
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轉子沖片雙定位壓裝工裝,包括工作臺板和設置在其上的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板(1)上設有左右兩個汽缸,其中左汽缸(2)活塞(21)的端部設有V形頂塊(22.),右汽缸(3)活塞(31)的端部設有尖頭頂塊(3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轉子沖片雙定位壓裝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頂塊(22)與尖頭頂塊(32)的中心線一致,并對稱設置在待壓裝的轉子沖片(4)定位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轉子沖片雙定位壓裝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頂塊(22)的開口角度為120°-160°,所述尖頭頂塊(32)的收斂角度為30°-6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轉子沖片雙定位壓裝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頂塊(22)通過左連接塊(5)設置在左汽缸(2)的活塞上,所述尖頭頂塊(32)通過右連接塊(6)設置在右汽缸(3)的活塞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轉子沖片雙定位壓裝工裝。該工裝包括工作臺板和設置在其上的汽缸,所述工作臺板上設有左右兩個汽缸,其中左汽缸活塞的端部設有V形頂塊,右汽缸活塞的端部設有尖頭頂塊。左右兩個汽缸在汽缸腳踏閥的控制下工作,分別推進V形頂塊和尖頭頂塊將轉子沖片壓緊,使得轉子沖片基本固定在其被壓緊的中心位置,難以往一側傾斜,大為提高了轉子沖片的壓裝質量;同時整個操作過程改進為半自動工裝,操作簡便,裝配完工的轉子沖片質量也較為穩定。
文檔編號B25B27/02GK2810900SQ20052010127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30日
發明者許曉華, 季福生, 方廣忠, 朱揚平 申請人:許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