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自潤滑軸承在工程機械齒輪泵中廣泛應用。這種軸承屬于滑動軸承,與軸套結構類似,其基體材料通常為碳鋼,內孔有低摩察系數的耐磨涂層材料,外圓有鍍層材料。這種軸承外圓安裝固定于齒輪泵殼體軸承安裝孔,屬于靜配合,內孔安裝齒輪軸,與軸的外圓有較高速度的相對轉動,屬于動配合。自潤滑軸承是齒輪泵中易損件之一,失效形式通常為內孔磨損。現有的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結構復雜,操作不便,而且更換軸承時,不僅軸承不易從殼體軸承安裝孔拆卸,而且存在可能損傷殼體孔座等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經濟實用,使用壽命長,可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齒輪泵殼體自潤滑軸承的拆卸等特點的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本發明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種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其特點是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包括脹套、擋圈、頂升螺栓、楔塊和脹緊螺栓;脹緊螺栓穿過擋圈、脹套,與位于脹套內的楔塊采用螺紋方式連接,脹緊螺栓通過楔塊沿脹套軸向移動,使脹套沿徑向擴脹將自潤滑軸承內孔脹緊,頂升螺栓成對安裝在脹套上,用于頂升脹套,將脹套連同自潤滑軸承一同拆卸。本發明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所述的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其特點是楔塊的兩斜面對稱,楔塊中間沿自潤滑軸承軸線方向有帶螺紋的通孔,通孔內裝有脹緊螺栓。所述的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其特點是脹套外圓直徑略小于自潤滑軸承內孔直徑,脹套中間有楔形內孔,脹套外沿有一凸起法蘭,法蘭邊沿有螺紋通孔,螺紋通孔內裝有頂升螺栓。所述的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其特點是脹套成對設置,脹套片的數量為2、4或6。所述的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其特點是脹套外圓與自潤滑軸承內孔配合的工作面有網紋滾花,并做表面淬火處理。所述的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其特點是螺紋通孔成對設置,數量為2、4或6。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由于采用了本發明全新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效保護殼體軸承安裝孔。采用楔塊斜面脹緊,脹套與軸承內孔壓力大;脹套外圓工作面滾花并淬火處理,不僅能提高脹套外圓工作面與軸承內孔表面的摩擦力,而且提高脹套使用壽命。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經濟實用,可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齒輪泵殼體自潤滑軸承的拆卸等優點。
圖I是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I、脹套;2、擋圈;3、頂升螺栓;4、脹緊螺栓;5、自潤滑軸承;6、楔塊;7、軸承
座孔殼體。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參閱附圖I。實施例I一種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包括脹套I、擋圈2、頂升螺栓3、楔塊6和脹緊螺栓4 ;脹緊螺栓4穿過擋圈2、脹套1,與位于脹套I內的楔塊6采用螺紋方式連接。楔塊6的兩斜面對稱,楔塊6中間沿自潤滑軸承軸線方向有帶螺紋的通孔,通孔內裝有脹緊螺栓4。脹套I由兩片組成,脹套I外圓直徑略小于自潤滑軸承5內孔直徑,脹套I外圓與自潤滑軸承5內孔配合的工作面有網紋滾花,并做表面淬火處理;脹套I中間有楔形內孔,脹套外沿有一凸起法蘭,法蘭邊沿有2個螺紋通孔,螺紋通孔內裝有頂升螺栓3。脹緊螺栓通過楔塊沿脹套軸向移動,使脹套沿徑向擴脹將自潤滑軸承內孔脹緊,頂升螺栓成對安裝在脹套上,用于頂升脹套,將脹套連同自潤滑軸承一同從軸承座孔殼體7上拆卸出來。本實施例的具體實施過程將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按圖I裝入自潤滑軸承5內孔。注意裝之前將脹緊螺栓4適當松開,調整兩脹套1,使之能插入軸承孔。擰緊脹緊螺栓4,使楔塊6沿軸承軸向向外移動,這樣,兩脹套I向外擴脹,其外圓工作面與軸承內孔脹緊。同步擰緊兩頂升螺栓3,當頂升螺栓3的頭部接近軸承座孔殼體7表面時,可在螺栓3頭部與軸承座孔殼體7表面之間墊上薄鋼片,以免軸承座孔殼體7的表面受損。繼續同步擰緊兩頂升螺栓3,整套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沿軸承軸線向軸承安裝孔外移動。由于兩脹套I的外圓工作面與軸承內孔脹緊,且兩脹套I的外圓工作面進行了滾花及淬火處理,在脹套外圓工作面與軸承內孔表面的摩擦力作用下,自潤滑軸承5隨整套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一同脫離軸承安裝孔,實現自潤滑軸承5的拆卸。本實施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經濟實用,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可快捷方便地將工程機械齒輪泵殼體自潤滑軸承拆卸下來。
權利要求
1.一種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其特征是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包括脹套、擋圈、頂升螺栓、楔塊和脹緊螺栓;脹緊螺栓穿過擋圈、脹套,與位于脹套內的楔塊采用螺紋方式連接,脹緊螺栓通過楔塊沿脹套軸向移動,使脹套沿徑向擴脹將自潤滑軸承內孔脹緊,頂升螺栓成對安裝在脹套上,用于頂升脹套,將脹套連同自潤滑軸承一同拆卸。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其特征是楔塊的兩斜面對稱,楔塊中間沿自潤滑軸承軸線方向有帶螺紋的通孔,通孔內裝有脹緊螺栓。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其特征是脹套外圓直徑略小于自潤滑軸承內孔直徑,脹套中間有楔形內孔,脹套外沿有一凸起法蘭,法蘭邊沿有螺紋通孔,螺紋通孔內裝有頂升螺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其特征是脹套成對設置,脹套片的數量為2、4或6。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其特征是脹套外圓與自潤滑軸承內孔配合的工作面有網紋滾花,并做表面淬火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其特征是螺紋通孔成對設置,數量為2、4或6。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本發明屬于機械工程技術領域。一種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其特征是內孔自潤滑軸承拆卸裝置包括脹套、擋圈、頂升螺栓、楔塊和脹緊螺栓;脹緊螺栓穿過擋圈、脹套,與位于脹套內的楔塊采用螺紋方式連接,脹緊螺栓通過楔塊沿脹套軸向移動,使脹套沿徑向擴脹將自潤滑軸承內孔脹緊,頂升螺栓成對安裝在脹套上,用于頂升脹套,將脹套連同自潤滑軸承一同拆卸。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經濟實用,使用壽命長,可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齒輪泵殼體自潤滑軸承的拆卸等優點。
文檔編號B25B27/073GK102873664SQ20121036340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張建新, 張國勝, 陳寶慶, 吳鴻雁 申請人: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