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
背景技術:
在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煤、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逐漸減少,而鋰離子電池因具有清潔、環保、高效的特點而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現在鋰離子電池已經廣泛應用于筆記本、攝像機、數碼相機、手機及電動工具等產品上。以前大容量鋰離子電池在生產中通常采用超聲波焊接極耳,但有焊接過程容易產生虛焊、脫焊、或過焊,增加電池內阻或影響電池使用壽命,在配組使用中對電池壽命的影響很大,現在大容量鋰離子電池中多極耳與極柱連接多采用螺栓連接,這就首先需要對極 耳打孔。極耳的打孔方法分以下兩種1、刀模沖孔法,使用刀模直接沖出極耳孔的方法;2、組裝法,在組裝時采用合金鉆頭直接將極耳鉆孔。上述方法都存在以下問題1,沖孔較難、效率低、一致性差;2,沖孔過程中產生的金屬屑容易進入電池,比較危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使用安全、工作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且沖孔一致性好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本發明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包括由底座、支撐柱、通過支撐柱架設于底座上方的支撐臺所構成的機架,所述底座與支撐臺之間設有上模,支撐臺上安裝有用于驅動上模上下移動的驅動機構及用于控制驅動機構工作的控制器,所述上模設有刀模;所述底座上設有定位工裝,所述定位工裝上設有用于夾持電池電芯的夾持部。在打孔時,將電池電芯利用夾持部固定于定位工裝上,并將定位工裝的位置調整準確,使極耳待打孔的位置正對刀模,然后利用控制器控制驅動機構,使上模下降,利用刀模對極耳實施沖孔作業,沖孔完畢后控制上模上升,取出極耳。進一步地,所述上模由第一模塊、第二模塊、第三模塊和刀模構成,所述第一模塊與第二模塊之間利用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模塊設有通孔,并通過穿過所述通孔的螺栓與第二模塊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模塊與第三模塊之間設有彈簧;所述刀模固定于第二模塊的下部,所述第三模塊及定位工裝均設有供刀模穿過的刀模孔。在閑置狀態時,彈簧會施加給第三模塊一個遠離第二模塊方向的彈力,從而使刀模隱藏于第二模塊與第三模塊之間,減少安全隱患。另外,第一模塊用于將上模與驅動機構連接,方便根據具體的生產計劃來更換上模。進一步地,所述底座設有穿過所述第二模塊、第三模塊的導向軸,以保證在上下移動過程中第二模塊、第三模塊的位置保持準確,從而提高打孔精度。進一步地,所述定位工裝通過定位氣缸活動安裝于底座上,,所述定位氣缸上設有限位裝置。可以通過限位裝置來自動調整定位工裝的位置,進一步提高了打孔精度和打孔的一致性。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為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桿的端部與第一模塊固定連接;所述控制器包括開關、減壓閥和換向閥,通過換向閥可以方便地控制氣缸活塞的升降。進一步地,所述開關為互鎖開關,員工只有雙手各按動一個開關,才能控制設備開始打孔作業,保證操作安全,提高了安全系數。進一步地,所述底座設有排屑盒,將碎屑直接排入排屑盒,避免因碎屑堆積而影響打孔作業,從而降低碎屑進入電池的可能性。本發明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結構合理、操作簡單安全、工作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打孔一致性好,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圖I是本發明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的側視圖。圖2是本發明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的正視圖。圖3是本發明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底座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實例的描述,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例I :
如圖1、2、3所示,本實施例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包括由底座I、支撐柱2、通過支撐柱2架設于底座I上方的支撐臺3所構成的機架,底座I與支撐臺3之間設有上模,支撐臺3上安裝有用于驅動上模上下移動的驅動氣缸5及用于控制驅動氣缸5工作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互鎖開關6、減壓閥7和換向閥8。底座I上設有定位工裝9,定位工裝9上設有用于夾持電池電芯的夾持部,且定位工裝9通過定位氣缸10活動安裝于底座I上,所述定位氣缸10上設有限位裝置(具體可為設置在定位氣缸10缸體上的上限位和下限位)。通過限位裝置可以來自動調整定位工裝9的位置,進一步提高了打孔精度和打孔的一致性。底座I設有排屑盒11,將碎屑直接排入排屑盒11,避免因碎屑堆積而影響打孔作業,從而降低碎屑進入電池的可能性。上模由第一模塊41、第二模塊42、第三模塊43和刀模44構成,第一模塊41與第二模塊42之間利用螺栓固定連接,第三模塊43設有通孔,并通過穿過所述通孔的螺栓與第二模塊42活動連接,第二模塊42與第三模塊43之間設有彈簧45 ;刀模44固定于第二模塊42的下部,所述第三模塊43及定位工裝9均設有供刀模44穿過的刀模孔。底座I設有穿過第二模塊42、第三模塊43的導向軸12,以保證在上下移動過程中第二模塊42、第三模塊43的位置保持準確,從而提高打孔精度。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在打孔時,將電池電芯利用夾持部固定于定位工裝9上,雙手按下互鎖開關6,通過定位氣缸10將定位工裝9的位置調整準確,使極耳待打孔的位置正對刀模44,然后驅動氣缸5帶動上模下降,利用刀模44對極耳實施沖孔作業,沖孔完畢后電磁換向閥8工作,驅動氣缸5帶動上模向上運動,彈簧45使第二模塊42與第三模塊43分離,將刀模44收回于第二模塊42與第三模塊43之間,同時定位氣缸10工作,將定位工裝9復位,取下沖好孔的電芯。
上述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直接使用與其他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座、支撐柱、通過支撐柱架設于底座上方的支撐臺所構成的機架,所述底座與支撐臺之間設有上模,支撐臺上安裝有用于驅動上模上下移動的驅動機構及用于控制驅動機構工作的控制器,所述上模設有刀模;所述底座上設有定位工裝,所述定位工裝上設有用于夾持電池電芯的夾持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由第一模塊、第二模塊、第三模塊和刀模構成,所述第一模塊與第二模塊之間利用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模塊設有通孔,并通過穿過所述通孔的螺栓與第二模塊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模塊與第三模塊之間設有彈簧;所述刀模固定于第二模塊的下部,所述第三模塊及定位工裝均設有供刀模穿過的刀模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設有穿過所述第二模塊、第三模塊的導向軸。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裝通過定位氣缸活動安裝于底座上,所述定位氣缸上設有限位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為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桿的端部與第一模塊固定連接;所述控制器包括開關、減壓閥和換向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為互鎖開關。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設有排屑盒。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使用安全、工作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且沖孔一致性好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本發明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包括由底座、支撐柱、通過支撐柱架設于底座上方的支撐臺所構成的機架,所述底座與支撐臺之間設有上模,支撐臺上安裝有用于驅動上模上下移動的驅動機構及用于控制驅動機構工作的控制器,所述上模設有刀模;所述底座上設有定位工裝,所述定位工裝上設有用于夾持電池電芯的夾持部。本發明的鋰離子電池極耳自動打孔設備結構合理、操作簡單安全、工作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打孔一致性好,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文檔編號B26F1/14GK102873712SQ20121036636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吳建華 申請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