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裝配工具領域,尤其是一種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
背景技術:
扭力扳手是擰緊螺栓、螺母等緊固件的常用工具,中國專利公告號CN101653932A的發明公開了一種扭力扳手,包括外套筒,扳動頭,調節扳手的扭力設定值的扭力調節部件,內套筒和在扭力達到設定值時在緊固件上作出標記的標記部件,在外套筒內從其一端朝向另一端依次設置有內部主軸、限位連桿、驅動部件和彈性件,內部主軸的兩端分別與扳動頭和限位連桿連接,限位連桿的另一端與驅動部件的一端接觸,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驅動部件的另一端和扭力調節部件的一端相連,限位連桿、驅動部件和彈性件位于內套筒內且限位連桿在其兩端之間的部位可樞轉地連接到內套筒的內壁上,標記部件分別與限位連接桿和扳動頭相連。該扭力扳手的扳動頭存在用于不同規格的緊固件時需要更換不同規格的扳動頭,工作效率較低的不足;因此,設計一種適用多種不同規格緊固件工作效率較高的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緊固件旋轉中心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目前的扭力扳手的扳動頭存在用于不同規格的緊固件時需要更換不同規格的扳動頭,工作效率較低的不足,提供一種適用多種不同規格緊固件,工作效率較高的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包括一端對稱設有兩個凸塊的連接桿、位于兩個凸塊之間并對稱于連接桿的一個軸截面的兩個扳動爪和兩個調節桿;兩個扳動爪的相對側各設有一個V形缺口 ;v形缺口兩側邊之間的夾角為120度;兩個V形缺口的一側邊分別與連接桿的一個軸截面平行;兩個V形缺口的另一側邊構成閉合端;兩個凸塊各設有直徑與調節桿的外徑匹配的桿孔;每個調節桿的一端穿過一個凸塊的桿孔與一個扳動爪固定連接且V形缺口的兩側邊之間夾角的角平分面與調節桿的一個軸截面重合;所述的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設有用于調節桿軸向運動的驅動機構。該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使用時,把連接桿的沉孔套在扭力扳手的連接頭的一端外并用固定螺釘固定;把需要擰緊的外六角螺栓的頭部或外六角螺母等緊固件放在兩個V形缺口之間,旋動主錐齒輪使兩個扳動爪合攏并使每個V形缺口的兩側邊分別壓住外六角螺栓的頭部或外六角螺母等緊固件的相應側邊;兩個扳動爪運動軌跡的交點為緊固件的中心點,保證了緊固件的中心點即是扭力扳手的旋轉中心,緊固件的中心點距離扭力扳手末端的距離不會因為緊固件的大小不同而發生改變,這樣也就不會造成扭力扳手的杠桿比變化造成扭矩失準的問題發生。該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適用多種不同規格緊固件,工作效率較高。作為優選,所述的兩個凸塊各設有一個錐齒輪缺口,調節桿為螺桿;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套在連接桿外并與連接桿樞接的主錐齒輪和兩個對稱設置的從動錐齒輪;每個從動錐齒輪位于一個錐齒輪缺口內與一個調節桿螺紋連接并與主錐齒輪嚙合。驅動機構結構簡單實用。一種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包括一端對稱設有兩個凸塊的連接桿、位于兩個凸塊之間并對稱于連接桿的一個軸截面的兩個扳動爪和兩個調節桿;兩個扳動爪的相對側各設有一個V形缺口 ;V形缺口兩側邊之間的夾角為90度;V形缺口的兩側邊之間夾角的角平分面與調節桿的軸線垂直…形缺口的一側邊的長度小于另一側邊的長度;兩個V形缺口的另一側邊構成閉合端;兩個凸塊各設有直徑與調節桿的外徑匹配的桿孔;每個調節桿的一端穿過一個凸塊的桿孔與一個扳動爪固定連接且V形缺口的兩側邊之間夾角的角平分面與調節桿的一個軸截面重合;所述的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設有用于調節桿軸向運動的驅動機構。該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使用時,把連接桿的沉孔套在扭力扳手的連接頭的一端外并用固定螺釘固定;把需要擰緊的外四角螺栓的頭部或外四角螺母等緊固件放在兩個V形缺口之間,旋動手輪使兩個扳動爪合攏并使每個V形缺口的兩側邊分別壓住外四角螺栓的頭部或外四角螺母等緊固件的相應側邊;兩個扳動爪運動軌跡的交點為緊固件的中心點,保證了緊固件的中心點即是扭力扳手的旋轉中心,緊固件的中心點距離扭力扳手末端的距離不會因為緊固件的大小不同而發生改變,這樣也就不會造成扭力扳手的杠桿比變化造成扭矩失準的問題發生。該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適用多種不同規格緊固件,工作效率較高。作為優選,所述的兩個凸塊各設有一個從動齒輪缺口,調節桿為螺桿;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兩個各位于一個從動齒輪缺口內并與一個調節桿螺紋連接的從動齒輪、兩個分別位于調節桿兩側的主動齒輪和穿過連接桿并與連接桿樞接的轉桿;兩個主動齒輪套在轉桿外與轉桿固定連接并各與一個從動齒輪嚙合。驅動機構結構簡單實用。作為優選,所述的轉桿的一端設有手輪。旋轉省力。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桿的另一端的端面設有中心與連接桿的軸線重合的沉孔;沉孔的橫截面形狀為正四邊 形或正六邊形;連接桿的外側圍設有與沉孔的一側邊貫通的固定螺孔。沉孔和固定螺孔使與扭力扳手的連接頭連接方便穩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該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適用多種不同規格緊固件,工作效率較高。二.驅動機構結構簡單實用。三.沉孔和固定螺孔使與扭力扳手的連接頭連接方便穩固。四.設有手輪旋轉省力。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連接桿-1、凸塊-11、桿孔-12、錐齒輪缺口 -13、沉孔-14、固定螺孔-15、從動齒輪缺口 -16、扳動爪-2、V形缺口 -21、調節桿-3、閉合端-4、主錐齒輪-5、從動錐齒輪_6、從動齒輪-7、王動齒輪_8、轉桿-9、手輪-10。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如附圖1所示:一種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包括一端對稱具有兩個凸塊11的連接桿1、位于兩個凸塊11之間并對稱于連接桿I的一個軸截面的兩個扳動爪2和兩個調節桿3 ;兩個扳動爪2的相對側各設有一個V形缺口 21 ;V形缺口 21兩側邊之間的夾角為120度;兩個V形缺口 21的一側邊分別與連接桿I的一個軸截面平行;兩個V形缺口21的另一側邊構成閉合端4 ;兩個凸塊11各具有直徑與調節桿3的外徑間隙配合的桿孔12 ;每個調節桿3的一端穿過一個凸塊11的桿孔12與一個扳動爪2固定連接且V形缺口21的兩側邊之間夾角的角平分面與調節桿3的一個軸截面重合;所述的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具有用于調節桿3軸向運動的驅動機構。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兩個凸塊11各具有一個錐齒輪缺口 13,調節桿3為螺桿;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套在連接桿I外并與連接桿I通過軸承樞接的主錐齒輪5和兩個對稱設置的從動錐齒輪6 ;每個從動錐齒輪6位于一個錐齒輪缺口 13內與一個調節桿3螺紋連接并與主錐齒輪5嚙合。所述的連接桿I的另一端的端面具有中心與連接桿I的軸線重合的沉孔14 ;沉孔14的橫截面形狀為正四邊形;連接桿I的外側圍具有與沉孔14的一側邊貫通的固定螺孔15。
該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使用時,把連接桿I的沉孔14套在扭力扳手的連接頭的一端外并用固定螺釘固定;把需要擰緊的外六角螺栓的頭部或外六角螺母等緊固件放在兩個V形缺口 21之間,旋動主錐齒輪5使兩個扳動爪2合攏并使每個V形缺口 21的兩側邊分別壓住外六角螺栓的頭部或外六角螺母等緊固件的相應側邊;兩個扳動爪2運動軌跡的交點為緊固件的中心點,保證了緊固件的中心點即是扭力扳手的旋轉中心,緊固件的中心點距離扭力扳手末端的距離不會因為緊固件的大小不同而發生改變,這樣也就不會造成扭力扳手的杠桿比變化造成扭矩失準的問題發生。本發明實施例1的有益效果是:該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適用多種不同規格緊固件,工作效率較高。驅動機構結構簡單實用。沉孔和固定螺孔使與扭力扳手的連接頭連接方便穩固。實施例2,如附圖2所示:一種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包括一端對稱具有兩個凸塊11的連接桿1、位于兩個凸塊11之間并對稱于連接桿I的一個軸截面的兩個扳動爪2和兩個調節桿3 ;兩個扳動爪2的相對側各設有一個V形缺口 21 ;V形缺口 21兩側邊之間的夾角為90度;V形缺口 21的兩側邊之間夾角的角平分面與調節桿3的軸線垂直;V形缺口 21的一側邊的長度小于另一側邊的長度;兩個V形缺口 21的另一側邊構成閉合端4 ;兩個凸塊11各具有直徑與調節桿3的外徑間隙配合的桿孔12 ;每個調節桿3的一端穿過一個凸塊11的桿孔12與一個扳動爪2固定連接且V形缺口 21的兩側邊之間夾角的角平分面與調節桿3的一個軸截面重合;所述的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具有用于調節桿3軸向運動的驅動機構。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兩個凸塊11各具有一個從動齒輪缺口 16,調節桿3為螺桿;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兩個各位于一個從動齒輪缺口 16內并與一個調節桿3螺紋連接的從動齒輪7、兩個分別位于調節桿3兩側的主動齒輪8和穿過連接桿I并與連接桿I通過軸承樞接的轉桿9 ;兩個主動齒輪8套在轉桿9外與轉桿9鍵連接并各與一個從動齒輪7嚙合。所述的轉桿9的一端具有手輪10。所述的連接桿I的另一端的端面具有中心與連接桿I的軸線重合的沉孔14 ;沉孔14的橫截面形狀為正四邊形或正六邊形;連接桿I的外側圍具有與沉孔14的一側邊貫通的固定螺孔15。該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使用時,把連接桿I的沉孔14套在扭力扳手的連接頭的一端外并用固定螺釘固定;把需要擰緊的外四角螺栓的頭部或外四角螺母等緊固件放在兩個V形缺口 21之間,旋動手輪10使兩個扳動爪2合攏并使每個V形缺口 21的兩側邊分別壓住外四角螺栓的頭部或外四角螺母等緊固件的相應側邊;兩個扳動爪2運動軌跡的交點為緊固件的中心點,保證了緊固件的中心點即是扭力扳手的旋轉中心,緊固件的中心點距離扭力扳手末端的距離不會因為緊固件的大小不同而發生改變,這樣也就不會造成扭力扳手的杠桿比變化造成扭矩失準的問題發生。本發明實施例2的有益效果是:該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適用多種不同規格緊固件,工作效率較高。驅動機構結構簡單實用。沉孔和固定螺孔使與扭力扳手的連接頭連接方便穩固。設有手輪旋轉省力。本發明可改變為多種方式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改變不認為脫離本發明的范圍。所有這樣的對所述領域的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修改,將包括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其特征是,包括一端對稱設有兩個凸塊的連接桿、位于兩個凸塊之間并對稱于連接桿的一個軸截面的兩個扳動爪和兩個調節桿;兩個扳動爪的相對側各設有一個V形缺口形缺口兩側邊之間的夾角為120度;兩個V形缺口的一側邊分別與連接桿的一個軸截面平行;兩個V形缺口的另一側邊構成閉合端;兩個凸塊各設有直徑與調節桿的外徑匹配的桿孔;每個調節桿的一端穿過一個凸塊的桿孔與一個扳動爪固定連接且V形缺口的兩側邊之間夾角的角平分面與調節桿的一個軸截面重合;所述的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設有用于調節桿軸向運動的驅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其特征是:所述的兩個凸塊各設有一個錐齒輪缺口,調節桿為螺桿;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套在連接桿外并與連接桿樞接的主錐齒輪和兩個對稱設置的從動錐齒輪;每個從動錐齒輪位于一個錐齒輪缺口內與一個調節桿螺紋連接并與主錐齒輪嚙合。
3.一種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其特征是,包括一端對稱設有兩個凸塊的連接桿、位于兩個凸塊之間并對稱于連接桿的一個軸截面的兩個扳動爪和兩個調節桿;兩個扳動爪的相對側各設有一個V形缺口 ;V形缺口兩側邊之間的夾角為90度;V形缺口的兩側邊之間夾角的角平分面與調節桿的軸線垂直…形缺口的一側邊的長度小于另一側邊的長度;兩個V形缺口的另一側邊構成閉合端;兩個凸塊各設有直徑與調節桿的外徑匹配的桿孔;每個調節桿的一端穿過一個凸塊的桿孔與一個扳動爪固定連接且V形缺口的兩側邊之間夾角的角平分面與調節桿的一個軸截面重合;所述的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設有用于調節桿軸向運動的驅動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其特征是:所述的兩個凸塊各設有一個從動齒輪缺口,調節桿為螺桿;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兩個各位于一個從動齒輪缺口內并與一個調節桿螺紋連接的從動齒輪、兩個分別位于調節桿兩側的主動齒輪和穿過連接桿并與連接桿樞接的轉桿;兩個主動齒輪套在轉桿外與轉桿固定連接并各與一個從動齒輪嚙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其特征是:所述的轉桿的一端設有手輪。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其特征是:所述的連接桿的另一端的端面設有中心與連接桿的軸線重合的沉孔;沉孔的橫截面形狀為正四邊形或正六邊形;連接桿的外側圍設有與沉孔的一側邊貫通的固定螺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裝配工具領域,目的是提供一種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一種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包括一端對稱設有兩個凸塊的連接桿、位于兩個凸塊之間的兩個扳動爪和兩個調節桿;兩個扳動爪的相對側各設有一個V形缺口;V形缺口兩側邊之間的夾角為120度;兩個V形缺口的一側邊分別與連接桿的一個軸截面平行;兩個V形缺口的另一側邊構成閉合端;兩個凸塊各設有直徑與調節桿的外徑匹配的桿孔;每個調節桿的一端穿過一個凸塊的桿孔與一個扳動爪固定連接且V形缺口的兩側邊之間夾角的角平分面與調節桿的一個軸截面重合;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設有用于調節桿軸向運動的驅動機構。該扭力扳手可調扳動頭適用多種不同規格緊固件,工作效率較高。
文檔編號B25B13/58GK103170934SQ20121058542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陳貴龍, 潘巨林 申請人:浙江豪情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