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活動壓塊的頂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裝設計技術,涉及對作為支撐工具的頂針的改進。
背景技術:
目前的頂針由底座和頂桿,在底座的中心有貫通上、下表面的螺紋孔,頂桿的下部有外螺紋,頂桿的下端擰進底座上表面的螺紋孔內。頂桿的頭部為錐形,在頂桿上有滾花段或者削扁段,用于施加旋轉力矩。其缺點是第一、頂桿的錐形頭部支撐面積小,容易對被支撐物造成損傷;第二、當被支撐物重量大時,旋轉頂桿所需要的力矩大,調節高度不方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能防止對被支撐物造成損傷、便于旋轉頂桿調節高度的帶活動壓塊的頂針。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活動壓塊的頂針,包括底座I和頂桿3,在底座I的中心有貫通上、下表面的螺紋孔,頂桿3的下部有外螺紋,頂桿3的下端擰進底座I上表面的螺紋孔內;其特征在于在頂桿3上、鄰接螺紋段的位置有一個徑向貫通的手柄安裝孔,手柄2插入手柄安裝孔內并保持滑動配合;頂桿3的上端與活動壓塊4連接,頂桿3的上端有一段球頭螺栓,球頭螺栓與下面的光桿段之間有環形槽,球頭螺栓擰進圓柱形活動壓塊4下端面的螺紋孔后脫扣,使球頭螺栓的球頭部分位于活動壓塊4的內腔中,活動壓塊4的上端面為平面。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帶有活動壓塊,確保了活動壓塊上端面與被支撐物實現平面貼合,能防止對被支撐物造成損傷;頂桿上帶有手柄,能提供大的旋轉力矩,便于旋轉頂桿調節支撐高度。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1,一種帶活動壓塊的頂針,包括底座I和頂桿3,在底座I的中心有貫通上、下表面的螺紋孔,頂桿3的下部有外螺紋,頂桿3的下端擰進底座I上表面的螺紋孔內;其特征在于在頂桿3上、鄰接螺紋段的位置有一個徑向貫通的手柄安裝孔,手柄2插入手柄安裝孔內并保持滑動配合;頂桿3的上端與活動壓塊4連接,頂桿3的上端有一段球頭螺栓,球頭螺栓與下面的光桿段之間有環形槽,球頭螺栓擰進圓柱形活動壓塊4下端面的螺紋孔后脫扣,使球頭螺栓的球頭部分位于活動壓塊4的內腔中,活動壓塊4的上端面為平面。本實用新型通過活動壓塊4的自適應能力確保了活動壓塊上端面與被支撐物實現平面貼合,避免了對被支撐物造成損傷。活動壓塊為成品件。通過手柄2能容易地旋轉頂桿3,實現支撐高 度的調節。
權利要求1.一種帶活動壓塊的頂針,包括底座[I]和頂桿[3],在底座[I]的中心有貫通上、下表面的螺紋孔,頂桿[3]的下部有外螺紋,頂桿[3]的下端擰進底座[I]上表面的螺紋孔內;其特征在于在頂桿[3]上、鄰接螺紋段的位置有一個徑向貫通的手柄安裝孔,手柄[2]插入手柄安裝孔內并保持滑動配合;頂桿[3]的上端與活動壓塊[4]連接,頂桿[3]的上端有一段球頭螺栓,球頭螺栓與下面的光桿段之間有環形槽,球頭螺栓擰進圓柱形活動壓塊[4]下端面的螺紋孔后脫扣,使球頭螺栓的球頭部分位于活動壓塊[4]的內腔中,活動壓塊[4]的上端面為平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工裝設計技術,涉及對作為支撐工具的頂針的改進。它包括底座[1]和頂桿[3],其特征在于在頂桿[3]上有徑向安裝的手柄[2];頂桿[3]的上端與一個活動壓塊[4]連接,活動壓塊[4]的上端面為平面。本實用新型帶有活動壓塊,確保了活動壓塊上端面與被支撐物實現平面貼合,能防止對被支撐物造成損傷;頂桿上帶有手柄,能提供大的旋轉力矩,便于旋轉頂桿調節支撐高度。
文檔編號B25B11/00GK202592245SQ20122015572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3日
發明者李野, 林鋼, 敬偉, 韓雪峰 申請人: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