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緊裝置及動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夾緊裝置,所述夾緊裝置用于將第一工作頭或第二工作頭固定在動力工具的輸出桿上,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安裝件和夾緊機構,所述安裝件與輸出桿相連并具有形狀不同的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一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工作頭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二工作頭的第二連接部,所述夾緊機構將所述第一連接部保持在所述第一收容部內或者將所述第二連接部保持在所述第二收容部內。該夾緊裝置可夾持兩種不同的工作頭,方便消費者使用。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使用上述夾緊裝置的動力工具,該動力工具驅動夾持在夾緊裝置上的第一工作頭往復運動,或者驅動夾持在夾緊裝置上的第二工作頭旋轉運動,方便消費者使用。
【專利說明】
夾緊裝置及動力工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將工作頭固定在動力工具的輸出桿上的夾緊裝置。
[0002]本發明還涉及一種使用上述夾緊裝置的動力工具。
【背景技術】
[0003]動力工具通常由馬達通過傳動機構驅動輸出桿運動,輸出桿上連接夾緊裝置以將工作頭固定在輸出桿上,夾緊裝置包括安裝件和夾緊機構,安裝件與輸出桿相連并設有收容工作頭的連接部的收容部,夾緊機構將工作頭的連接部固定在收容部內使工作頭與輸出桿同步運動從而加工工件。
[0004]動力工具工作時,工作頭直接接觸工件從而加工工件。針對不同的加工對象經常需要更換工作部不同的工作頭,例如,同是使用曲線鋸切割工件,不同的加工對象(如木材、金屬)適用具有不同形狀和/或不同材料的鋸齒的鋸條;而且工作頭是整個動力工具系統中最容易磨損的部分,因此用戶經常需要將工作頭從夾緊裝置上取下,并安裝新的工作頭,動力工具驅動該新的工作頭繼續加工工件。
[0005]最常用的動力工具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輸出桿輸出往復運動的動力工具,如往復鋸、曲線鋸等;另一種是輸出桿輸出旋轉運動的動力工具,如電鉆、螺絲批等。為提高通用性,現有的各類動力工具基本上均有標準化的工作頭,如往復鋸、曲線鋸分別具有以往復鋸鋸條、曲線鋸鋸條為代表的工作頭;電鉆、螺絲批分別具有以鉆頭、批頭為代表的工作頭。這些工作頭的工作部,如鋸齒可以各種各樣,但其連接部基本都具有標準的形狀,以便與安裝件相連。
[0006]為將標準化的工作頭快捷牢固的連接在動力工具的輸出桿上,現有技術中出現了各種原理的夾緊裝置,但是,無論夾緊裝置的原理如何變,其都是夾緊機構與安裝件上的收容部配合將標準的工作頭夾緊在安裝件上,這極大的方便了消費者的使用,因為消費者無論從哪家廠商購買的工作頭均可安裝在其之前購買的動力工具的輸出桿上。
[0007]但是,現有的動力工具通常只能使輸出桿輸出一種方式的運動,如往復鋸的輸出桿僅能輸出往復運動,電鉆的輸出桿僅能輸出旋轉運動;而且現有的動力工具的工作頭夾緊裝置也只能夾持一種特定類型的工作頭,如往復鋸的鋸條夾緊裝置只能夾持往復鋸鋸條,電鉆的鉆頭夾緊裝置只能夾持鉆頭、批頭而不能夾持其它類型動力工具的工作頭。但是,操作者在進行某項工作,如裝修房屋時,往往需要用到多種不同類型的動力工具及相配的工作頭,操作者只能不停的更換不同的動力工具及其相應的工作頭,操作較為繁瑣。
【發明內容】
[0008]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動力工具的夾緊裝置,該夾緊裝置可以夾持不同類型的工作頭,從而方便操作者的作用。
[0009]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0010]一種夾緊裝置,所述夾緊裝置用于將第一工作頭或第二工作頭固定在動力工具的輸出桿上,所述輸出桿具有軸線,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安裝件和夾緊機構,所述安裝件與輸出桿相連并具有形狀不同的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一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工作頭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二工作頭的第二連接部,所述夾緊機構將所述第一連接部保持在所述第一收容部內或者將所述第二連接部保持在所述第二收容部內。
[0011]優選的,所述第一收容部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及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間的收容空間。
[0012]優選的,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形狀為卡口,在與所述軸線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面的投影為弧線或折線。
[0013]優選的,所述第二收容部為多邊形或圓形收容孔。
[0014]優選的,所述多邊形為正六方形或正十二方形。
[0015]優選的,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二收容部部分重合。
[0016]優選的,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二收容部的軸線重合。
[0017]優選的,所述第二收容部包括正多邊形擋接部,所述第一收容部包括分別從所述正多邊形擋接部相對的兩個邊沿中心向外擴展形成的開口朝向彼此的兩個抵接部。
[0018]優選的,所述夾緊機構包括沿所述輸出桿的徑向方向運動的鎖緊件、使所述鎖緊件在鎖緊工作頭的第一位置和釋放工作頭的第二位置之間運動的壓緊件、對所述壓緊件施壓使所述壓緊件位于第一位置的偏壓件。
[0019]優選的,所述鎖緊件為壓銷,所述壓銷上設有周向延伸的用于與所述工作頭配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截面從開口向里寬度漸減。
[0020]優選的,所述壓緊件沿所述輸出桿的軸向方向運動以壓緊或釋放所述鎖緊件,所述壓緊件具有相對所述輸出桿的軸向傾斜的斜面。
[0021]優選的,所述壓緊件與所述安裝件之間設有導向裝置,所述導向裝置使所述壓緊件保持沿所述輸出桿的軸向方向運動。
[0022]優選的,所述壓緊件為套設在所述安裝件上的環狀壓緊件,所述斜面與所述導向裝置隔開設置。
[0023]優選的,所述偏壓件為壓簧,所述安裝件上連接有止擋裝置,所述錐壓簧一端與所述壓緊件抵接,另一端與所述止擋裝置抵接。
[0024]優選的,所述夾緊裝置還包括與所述壓緊件相連并驅動所述壓緊件運動的操作件。
[0025]優選的,所述操作件外表面上設有條形花紋。
[002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夾緊裝置的收容部包括形狀不同的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第一工作頭的第一連接部插入第一收容部后,夾緊機構可以將第一工作頭保持在第一收容部內;第二工作頭的第二連接部插入第二收容部后,夾緊機構可以將第二工作頭保持在第二收容部內,從而夾緊裝置可夾持兩種不同的工作頭,大大的拓展了夾緊裝置的使用范圍,極大的方便了消費者的使用。
[0027]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問題是提供一種動力工具,該動力工具的輸出桿既可輸出旋轉運動,又可輸出往復運動。尤其是,該動力工具的輸出桿與前述夾緊裝置相連后,一個動力工具可分別單獨驅動兩種不同的工作頭輸出兩種不同的運動來加工工件,極大的方便了消費者的使用。
[002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0029]—種動力工具,包括殼體、收容于所述殼體內的馬達、由所述馬達通過傳動機構驅動的輸出桿、可動作的與所述傳動機構配接的離合器,所述離合器可在兩個位置之間移動,在第一位置使所述傳動機構驅動所述輸出桿作往復運動;在第二位置使所述傳動機構驅動所述輸出桿作旋轉運動,所述輸出桿上連接有前述的任一夾緊裝置。
[0030]優選的,所述殼體包括對接的兩個半殼,所述第一收容部的中心線位于所述兩個半殼的對接線形成的平面上。
[003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動力工具的輸出桿上連接前述夾緊裝置后,由于夾緊裝置可夾緊兩種不同的工作頭,由此,傳動機構驅動夾緊在夾緊裝置上的第一工作頭往復運動加工工件;或者驅動夾緊在夾緊裝置上的第二工作頭旋轉運動加工工件,極大的方便了消費者的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33]圖1是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安裝有夾緊裝置的動力工具的部分示意圖;
[0034]圖2是圖1所示的動力工具的左視圖;
[0035]圖3是圖1所示的夾緊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0036]圖4是圖1所示的夾緊裝置的另一立體分解圖;
[0037]圖5是圖2所示的夾緊裝置沿A-A方向的剖視圖,此時夾緊裝置處于自由狀態;
[0038]圖6是圖5所示的夾緊裝置沿B-B方向的剖視圖;
[0039]圖7是圖5所示的夾緊裝置沿C-C方向的剖視圖;
[0040]圖8是圖2所示的夾緊裝置沿A-A方向的剖視圖,此時夾緊裝置處于準備夾緊的狀態;
[0041]圖9是圖2所示的夾緊裝置沿A-A方向的剖視圖,此時夾緊裝置處于夾緊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工作頭的夾緊狀態;
[0042]圖10是圖9所示的夾緊裝置沿D-D方向的剖視圖;
[0043]圖11是圖2所示的夾緊裝置沿A-A方向的剖視圖,此時夾緊裝置處于夾緊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一工作頭的夾緊狀態;
[0044]圖12是圖11所示的夾緊裝置沿E-E方向的剖視圖;
[0045]圖13是圖2所示的夾緊裝置沿A-A方向的剖視圖,此時夾緊裝置處于夾緊第二工作頭的夾緊狀態;
[0046]圖14是圖13所示的夾緊裝置沿F-F方向的剖視圖
[0047]其中,
[0048]100動力工具328第一工作部402安裝件
[0049]2殼體330片狀主體403自由端
[0050]4殼體對接線332凸耳 406夾緊機構
[0051]6輸出桿334鋸齒 408收容部
[0052]320工作頭336第二連接部409收容槽
[0053]322第一工作頭337弧形凹槽410第一收容部
[0054]324第二工作頭338第二工作部412第二收容部
[0055]326第一連接部401夾緊裝置413卡孔
[0056]414第一抵接部420第424壓緊件440止擋裝置
[0057]二抵接部426偏壓件441隆起
[0058]415缺口428卡接槽442卡圈
[0059]416收容空間430卡接面446環蓋
[0060]417第一止擋部432斜面448操作件
[0061]418抵接面436凸起449筋板
[0062]419第二止擋部438導向槽450第一讓開槽
[0063]422鎖緊件439封閉端452第二讓開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64]請參見圖1,本實施例的動力工具100包括殼體2、收容于殼體2內的馬達(未示出)、由馬達通過傳動機構(未示出)驅動的輸出桿6、可動作的與傳動機構配接的離合器(未不出),離合器可在兩個位置之間移動,離合器在第一位置使傳動機構驅動輸出桿6沿其軸線X往復運動;離合器在第二位置使傳動機構驅動輸出桿6繞其軸線X旋轉運動。本實施例中輸出桿6為圓柱狀,其它任意縱長延伸并具有中心軸線的輸出桿均可在傳動機構驅動下往復或旋轉運動。
[0065]由此,本實施例的動力工具100的輸出桿6既可輸出往復運動,又可輸出旋轉運動,相比一般的只能使輸出桿輸出一種運動方式的動力工具而言,本實施例的動力工具100的應用范圍大大拓寬,更加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0066]本實施例中,輸出桿6本身并不對工件進行加工,其與工作頭320相連后帶動工作頭320與之同步運動從而加工工件。動力工具100工作時,因此需要經常更換工作頭,為方便工作頭320與輸出桿6的連接,輸出桿6上連接有夾緊裝置401,工作頭320通過夾緊裝置401固定在輸出桿6上與輸出桿6同步運動。
[0067]與輸出桿6輸出兩種運動方式相對應,本實施例的工作頭320包括第一工作頭322和第二工作頭324,第一工作頭320和第二工作頭324與夾緊裝置401相連的連接部的形狀不同。
[0068]具體的,第一工作頭322包括與夾緊裝置401相連的第一連接部326和往復運動加工工件的第一工作部328。第一連接部326和第一工作部328可以一體成型,亦可以分開成型后再固定連接,如焊接在一起。本實施例優選的,第一工作頭322為標準的曲線鋸鋸條,第一連接部326包括片狀主體330和從片狀主體330向外凸設的兩個凸耳332 ;第一工作部328上設有縱長列鋸齒334以切割工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亦可在第一工作部328設置磨粒對工件進行打磨。
[0069]第二工作頭324包括與夾緊裝置401相連的第二連接部336和旋轉運動加工工件的第二工作部338。第二連接部336和第二工作部338可以一體成型,亦可以分開成型后再固定連接,如焊接在一起。本實施例優選的,第二工作頭324為標準的六方鉆頭或六方批頭,第二連接部336主體呈六方柱狀,其上設有周向延伸的弧形凹槽337,第二工作部338上設置對工件進行鉆孔的鉆花或擰螺絲的十字批、一字批。
[0070]本實施例的夾緊裝置401可夾持兩種不同的工作頭,大大的拓展了夾緊裝置的使用范圍,極大的方便了消費者的使用。尤其是,夾緊裝置401連接在動力工具100的輸出桿6上后,動力工具100驅動夾緊在夾緊裝置401上的第一工作頭322往復運動加工工件;或者驅動夾緊在夾緊裝置401上的第二工作頭324旋轉運動加工工件,由此僅需一個動力工具100和一個夾緊裝置401配合不同的工作頭,即可實現往復類工具和旋轉類工具兩種動力工具的功能,極大的方便的消費者的使用。
[0071]當然,本實施例的夾緊裝置也可與僅能輸出一種運動方式的動力工具的輸出桿相連,如與往復鋸或電鉆的輸出桿相連,此時夾緊裝置一般僅用于夾持一種工作頭。
[0072]夾緊裝置401包括安裝件402和夾緊機構406。
[0073]安裝件402與輸出桿6連接。本實施例中,安裝件402呈桿狀,優選圓柱桿狀。本實施例中,安裝件402與輸出桿6固定連接,優選安裝件402與輸出桿6焊接相連。當然,安裝件402呈其它任意形狀、通過其它任何方式與輸出桿6固定連接在一起,比如通過連接銷固定連、或者一體成型均可。
[0074]請結合圖2和圖3,安裝件402上設有用于收容工作頭的連接部的收容部408。收容部408包括形狀不同的第一收容部410和第二收容部412。結合圖1,第一收容部410用于收容第一工作頭322的第一連接部326,第二收容部412用于收容第二工作頭324的第二連接部336。
[0075]第一收容部410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抵接部414和第二抵接部420及位于第一抵接部414和第二抵接部420之間的收容空間416。為更好的卡接第一連接部,第一抵接部414和第二抵接部420沿輸出桿6的軸向縱長延伸一段距離。本實施例中,兩個抵接部形狀為卡口,每個抵接部各具有用于抵接第一連接部326的抵接面418,兩個抵接面418配合將第一連接部可靠的卡接在其內。更優選的,在與輸出桿6的軸線X垂直的平面上(即圖2所在的紙面上),抵接面418的投影為弧線或折線,如此設置,無論第一連接部的厚度如何,抵接部均能可靠的將第一連接部夾持在其內。
[0076]優選的,動力工具100的殼體2包括對接的兩個半殼,在與輸出桿6的軸線垂直的平面上(即圖2所在的紙面上),第一收容部410的中心線L位于兩個半殼的對接線4形成的平面上。或者說,兩個抵接部的投影橫向穿過兩個半殼的對接線4的投影。可使第一收容部410在相對殼體2特定的角度收容第一工作頭,從而使第一工作頭在相對殼體特定的角度加工工件,方便操作者的使用。
[0077]本實施例還可有其它變形,如設置具有與輸出桿的軸線X平行的平面抵接面的抵接部亦可將第一工作頭的第一連接部夾設在兩個抵接部之間,或者其它任意形狀的能將第一連接部夾設在其間的抵接部亦可,凡此等等,在此不再贅述,只要其功能和效果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的技術方案,均應涵蓋于本發明保護范圍內。
[0078]請繼續結合圖2和圖3,第二收容部412為多邊形收容孔。該多邊形收容孔包括多邊形擋接部及圍設在多邊形擋接部之間的空間。為更好的卡接第二連接部336,第二收容部412從安裝件402遠離輸出桿6的自由端403開始沿輸出桿6的軸向縱長延伸一段距離。本實施例中,第二收容部412為正多邊形收容孔。更優選的,第二收容部412是正六方形或正十二方形收容孔,由于現有標準的鉆頭、批頭的連接部多數為六方柱或十二方柱狀,本實施例正六方形或正十二方形的第二收容孔可匹配標準的鉆頭和批頭,如此設置,無需再設計額外的第二工作頭,節省成本。
[0079]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需要設計與第二工作頭的連接部形狀相匹配的任意形狀的收容孔,如圓形收容孔等。
[0080]請參見圖2,本實施例中,第一收容部410和第二收容部412部分重合。由此,可大大的減小安裝件402的體積,進而減小整個夾緊裝置401的體積,方便夾緊裝置401在空間狹窄的地方工作。優選的,第一收容部410和第二收容部412的軸線重合,該軸線為第一收容部410的中心線L0
[0081]可以在第一收容部410的基礎上設置第二收容部412。具體的,第一收容部410包括卡口狀兩個抵接部,第二收容部412包括從兩個抵接部的邊緣向外延伸形成的周向擋接部。由此,第一收容部410和第二收容部412共用兩個抵接部邊緣之間的收容空間S(圖2中虛線圍設成的區域),該收容空間的截面為長方形,該長方形的長度為兩個抵接部同側兩邊沿之間的距離,寬度為同一個抵接部兩側邊沿之間的距離。
[0082]也可以在第二收容部412基礎上設置第一收容部410。具體的,第二收容部412包括正多邊形擋接部,第一收容部410包括從正多邊形擋接部相對的兩個邊沿中心向外擴展形成的兩個卡口狀抵接部。由此,第一收容部410和第二收容部412共用第二收容部412中心處的收容空間S (圖2中虛線圍設成的區域),該收容空間的截面為長方形,該長方形的長度為正多連形收容部相對兩個邊沿之間的距離,寬度為同一抵接部兩邊沿之間的距離。
[0083]當然,分開單獨設置,如并排設置的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亦可分別收容第一工作頭和第二工作頭,并與夾緊機構配合分別將第一工作頭和第二工作頭夾緊。
[0084]安裝件402上還設置有限制工作頭插入深度的止擋部。請返回圖1,由于本實施例的安裝件402既可收容第一工作頭322的第一連接部326,又可收容第二工作頭324的第二連接部336,且第一連接部326和第二連接部336的形狀及長度不等,因此,請參見圖3和圖4,安裝件402上設置有限制第一工作頭322插入深度的第一止擋部417 ;請參見圖5,安裝件402上還設置有限制第二工作頭320插入深度的第二止擋部419。
[0085]請返回圖1,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326凸耳332的寬度大于本體部330的寬度,第一連接部326插入夾緊裝置401時,本體部330收容于第一收容部內,為方便收容凸耳332及限制第一工作頭322的插入深度,請參見圖3和圖4,安裝件402上從遠離輸出桿6的自由端403軸向延伸有缺口 415,缺口 415沿輸出桿6的徑向貫通第二抵接部420上的一段,第一止擋部417為缺口 415延伸的末端;安裝件402上還設有與缺口 415相對并遠離自由端403的卡孔413,卡孔413貫通第一抵接部414上的一段,卡孔413遠離自由端403的一端與缺口 415延伸的末端平齊,即與第一止擋部417平齊,因此,卡孔413遠離自由端403的一端亦可用作第一止擋部。由此。第一連接部326插入第一收容部410時,第一連接部326對準缺口 415并沿缺口插入第一收容部410,直到兩個凸耳332中的一個與第一止擋部417抵接時,第一工作頭322插入到位,此時,可朝卡孔413所在的方向按壓第一工作頭322,使凸耳332中的另一個插入卡孔413中,第一工作頭322插入至位。本實施例的缺口415和卡孔413貫通抵接部,當然,缺口 415和卡孔413只要能擋住凸耳332,不貫通抵接部亦可。
[0086]請參見圖5,本實施例中,第二收容部412為沿輸出桿的軸向延伸的正多邊形收容孔,第二止擋部419為第二收容部412延伸末端的臺階面。第二工作頭324插入第二收容部412過程中與第二止擋部419抵接時,第二工作頭324插入到位。
[0087]第一工作頭322的第一連接部326插入第一收容部410到位后,夾緊機構將第一連接部326保持在第一收容部410內,使第一工作頭322與輸出桿6同步運動從而加工工件;第二工作頭324的第二連接部336插入第二收容部412到位后,夾緊機構406將第二連接部336保持在第二收容部412內,使第二工作頭324與輸出桿6同步運動從而加工工件。
[0088]請參見圖4,夾緊機構406包括沿輸出桿6的徑向方向運動的鎖緊件422、使鎖緊件422在鎖緊工作頭的第一位置和釋放工作頭的第二位置之間運動的壓緊件424、對壓緊件424施壓使壓緊件424位于第一位置的偏壓件426。
[0089]請再結合圖5和圖6,安裝件402上設有與收容部408連通的收容槽409,鎖緊件422收容在收容槽409中并突出于安裝件402的外表面,當工作頭插入收容部408后,鎖緊件422在壓緊件424作用下將工作頭壓緊在鎖緊件422與收容部408之間。
[0090]本實施例中,鎖緊件422為壓銷,壓銷上設有周向延伸的用于與工作頭配接的卡接槽428,卡接槽428的截面從開口向里寬度漸減。具體的,卡接槽428包括用于卡接工作頭的卡接面430,在與輸出桿6的軸線X垂直的平面(即圖6所在的紙面)上,卡接面430的投影為開口相背的弧線或折線。如此設置,卡接槽428可以卡接不同厚度的第一工作頭322,亦可方便的與第二工作頭324的弧形凹槽337卡接。
[0091]本實施例還可有其它變形,如鎖緊件設置為鋼球,壓銷上不再設置周向延伸的卡接槽而直接由壓銷抵緊工作頭亦可,凡此等等,在此不再贅述,只要其功能和效果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的技術方案,均應涵蓋于本發明保護范圍內。
[0092]請結合圖4和圖5,壓緊件424沿輸出桿6的軸向方向運動以壓緊或釋放鎖緊件422,壓緊件424具有相對輸出桿6的軸向傾斜的斜面432。斜面432的不同位置與鎖緊件422接觸,可以使鎖緊件422在鎖緊和釋放工作頭的兩個位置之間變換;鎖緊件422處于鎖緊位置時,斜面432的不同位置與鎖緊件422接觸,還可以使鎖緊件422鎖緊不同尺寸的工作頭。因此,本實施例漸變的斜面432的不同位置與鎖緊件422配合可使鎖緊件422處于多種不同的狀態,使夾緊裝置401可夾持不同尺寸的工作頭,大大提高夾緊裝置401的應用范圍。
[0093]本實施例中,斜面沿朝向輸出桿6的方向與輸出桿6的軸線X的距離逐漸增大,從而壓緊件424離沿遠離輸出桿6的方向運動可逐漸釋放鎖緊件422從而松開工作頭。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知道,使斜面沿朝向輸出桿6的方向與輸出桿6的軸線X的距離逐漸減小,從而壓緊件424離沿靠近輸出桿6的方向運動逐漸釋放鎖緊件422從而松開工作頭亦可。
[0094]本實施例還可有其它變形,如在壓緊件上設置周向延伸的斜面,該斜面與輸出桿軸線的半徑漸變,壓緊件旋轉使該斜面上的不同位置與鎖緊件接觸亦可夾緊或釋放工作頭,以及夾緊不同尺寸的工作頭。
[0095]壓緊件424和安裝件402之間設有導向裝置,導向裝置使壓緊件424保持沿輸出桿6的軸向方向運動。具體的,導向裝置包括設置在安裝件402和壓緊件424中的一個上的沿輸出桿6的軸向方向延伸的凸起436、設置在安裝件402和壓緊件424中的另一個上與凸起436配合的導向槽438,兩者配合使導向槽438只能沿凸起436的延伸方向移動,從而使壓緊件424只能沿輸出桿6的軸向方向移動。
[0096]本實施例優選的,導向槽438靠近輸出桿6的一端開放,遠離輸出桿6的一端封閉,導向槽438的開放端可方便將壓緊件424沿朝向輸出桿6的方向安裝在安裝件402上;導向槽438的封閉端對壓緊件424的位置進行限制,具體的,如圖5所示,當導向槽438的封閉端439與凸起436抵接時,壓緊件424位于靠近輸出桿6的極限位置。
[0097]本實施例優選的,壓緊件424為套設在安裝件402上的環狀壓緊件,斜面432與導向裝置隔開設置,優選斜面432與導向裝置相對設置,從而使兩者各司其職互不影響。
[0098]偏壓件426為壓簧,優選為錐壓簧。安裝件402上連接有止擋裝置440,偏壓件426 一端與壓緊件424抵接,另一端與止擋裝置440抵接。本實施例中,錐壓簧形狀的偏壓件426套設在環狀壓緊件424外表面上,壓緊件424上突出有擋住偏壓件426的隆起441,本實施例的隆起441為兩個,相對輸出桿軸線X對稱設置,能可靠的擋住偏壓件,且設置兩個隆起相對設置繞壓緊件424整周的環形件而言,可減小環形件424的重量。止擋裝置440包括嵌在安裝件402上的彈性卡圈442、與彈性卡圈442抵接的環蓋446,偏壓件426的另一端抵在環蓋446上。
[0099]偏壓件426可以在圖5和圖8所示的兩個極限位置之間運動,在圖5所示的自由狀態,偏壓件426被壓縮使導向槽438的封閉端439與凸起436抵接從而使壓緊件424位于靠近輸出桿6的極限位置。在圖8所示的準備夾緊的極限位置,壓緊件424克服偏壓件426的作用力沿遠離輸出桿6的方向移動到與環蓋446抵接的位置,此時壓緊件424位于遠離輸出桿6的另一極限位置。
[0100]當然,本發明的偏壓件不限于錐壓簧的形狀,其它任意可實現類似功能的偏壓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0101 ] 請參見圖4和圖7,夾緊裝置還包括與壓緊件424相連并驅動壓緊件424運動的操作件448。
[0102]本實施例中,操作件448與壓緊件424緊配,從而操作件448沿輸出桿6的軸向方向運動帶動壓緊件424沿輸出桿6的軸向方向運動。具體的,請參加圖7,操作件448內表面布置有兩組筋板449,兩組筋板449分別將壓緊件424上的一個隆起441卡緊在其中,從而使操作件448和壓緊件424緊配。
[0103]本實施例中,為使夾緊裝置401可靠的夾持工作頭,安裝件402、鎖緊件422、壓緊件424均由金屬制成,優選為具有良好強度的合金鋼制成,但金屬制成的壓緊件424并不能提供良好的操作界面,為改善操作界面,本實施例的操作件448由塑料制成,操作者推動塑料操作件448即可帶動金屬壓緊件424運動從而壓緊或釋放工件頭,操作界面友好且操作方便快捷。優選的,操作件448外表面上還設有條形花紋,該花紋的延伸方向與操作件448的移動方向交叉設置,優選垂直設置,可防止打滑。
[0104]本實施例優選的,操作件448沿輸出桿6的軸向延伸,一端與壓緊件424的隆起441緊配,另一端套設在環蓋446外表面上并遮住偏壓件426,可保護偏壓件426并防止灰塵進入夾緊裝置401內部導致夾緊裝置401失效。
[0105]操作件448上還設置有分別讓開凸起436和鎖緊件422的第一讓開槽450和第二讓開槽452,如此設置,裝配夾緊裝置401時,可以先將操作件448套設在安裝件402上,再將壓緊件424卡入操作件448中,最后順次裝入偏壓件426、環蓋446及卡圈442 ;也可以先將壓緊件424卡入操作件448并將兩者一起套設在安裝件402上,再順次裝入偏壓件426、環蓋446及卡圈442,從而方便的裝配夾緊裝置401。
[0106]下面描述夾緊裝置401的使用操作過程。
[0107]圖5至圖7示出了夾緊裝置處于自由狀態的剖面圖,如圖5所示,此時,偏壓件426被壓縮使壓緊件424上的導向槽438的封閉端439與安裝件402上凸起436遠離輸出桿6的一端抵接,壓緊件424位于最靠近輸出桿6的位置,壓緊件424的斜面432與輸出桿6軸線距離最近的一端抵接鎖緊件422將鎖緊件422保持在收容槽409內,且如圖6和圖7所示,鎖緊件422部分伸入收容部408中。
[0108]準備夾緊工件頭時,請參見圖8,克服偏壓件426的作用力,通過操作件448帶動壓緊件424沿遠離輸出桿6的方向運動直到壓緊件424與環蓋446抵接,斜面432與輸出桿6軸線X距離最遠的一端對準鎖緊件422,此時斜面432與鎖緊件422不抵接,鎖緊件422可在收容槽409和斜面432之間的空間內活動。當然,壓緊件424沿遠離輸出桿6的方向運動松開鎖緊件422過程中,并不一定需要到達與環蓋446抵接的位置,適當的讓開鎖緊件409讓工作頭可插入收容部408并通過鎖緊件409的位置即可。
[0109]此時可插入工作頭并將工作頭夾緊,圖9和圖10示出了夾緊裝置401夾持第一工作頭322的剖面圖。具體的,將第一工作頭322的第一連接部的片狀主體330對準缺口415插入第一收容部410,直到一個凸耳332與第一止擋部417抵接,第一工作頭322插入到位,松開操作件448,偏壓件426自動推動壓緊件424沿靠近輸出桿6的方向運動使斜面432沿輸出桿6的軸向方向運動,直到斜面432與輸出桿6軸線X距離較近的部分與鎖緊件422接觸并壓緊鎖緊件422,鎖緊件422進而將第一工作頭壓緊在鎖緊件422和第一收容部410的朝向鎖緊件422的抵接部414之間。鎖緊件422壓緊第一工作頭322過程中,會將遠離鎖緊件422的凸耳332抵入卡孔413中,卡孔413收容該凸耳332并進一步對第一工作頭322定位,當然,操作過程中,操作者亦可在靠近鎖緊件422的凸耳332與第一止擋部417抵接后,朝遠離鎖緊件422的方向按壓一下第一工作頭322,使遠離鎖緊件422的凸耳332先抵入卡孔413中,再松開操作件448使鎖緊件422將第一工作頭322鎖緊在第一收容部410內。
[0110]圖9和圖10示出了夾緊裝置401夾持具有較大的第一尺寸的第一工作頭322的示意圖;圖11和圖12示出夾緊裝置401夾持具有較小的第二尺寸的第一工件頭322的示意圖。比較圖9和圖11,由于壓緊件424上設置漸變的斜面432壓緊鎖緊件422,該斜面432的不同位置使鎖緊件422在沿輸出桿6的徑向上的不同位置壓緊工件,因此,該夾緊裝置401可夾持不同寬度的工作頭。比較圖10和圖12,由于在與輸出桿6的軸線垂直的平面上,抵接部的抵接面的投影為弧線或折線,因此,該夾緊裝置401的第一收容部401的抵接部能可靠的抵住不同厚度的片狀工作頭。綜上,本實施例的夾緊裝置401可夾持不同尺寸的第一工作頭,應用范圍廣泛。
[0111]如圖11和圖12所示,本實施例的夾緊裝置401夾持具有較小尺寸的第一工作頭322時,第一個凸耳332沿缺口 415插入第一收容部410與第一止擋部417后,斜面432壓緊工作頭或手動按壓工作頭將第二個凸耳332卡入卡孔413后,第一個凸耳332可能與缺口 415脫離,卡孔413靠近輸出桿6并與第一止擋部417平齊的一端抵接住第二個凸耳332,防止工作頭進一步沿朝向輸出桿6的方向移動。
[0112]夾緊裝置401處于圖8所示的準備夾緊的狀態時,亦可將第二工作頭324插入第二收容部412,夾緊機構自動將第二工作頭324保持在第二收容部412內。具體的,夾緊裝置401處于圖8所示的準備夾緊狀態后,請參見圖13和圖14,第二工作頭324的第二連接部336插入第二收容部412直至第二連接部336與第二止擋部419抵接,第二工作頭324插入到位,第二連接部336上的弧形凹槽337恰好與收容槽409對準,松開操作件448,偏壓件426自動推動壓緊件424沿靠近輸出桿6的方向運動使斜面432沿輸出桿6的軸向方向運動,直到斜面432與輸出桿6軸線X距離較近的部分與鎖緊件422接觸并壓緊鎖緊件422,鎖緊件422進而將第二工作頭324壓緊在鎖緊件422和第二收容部412的朝向鎖緊件422的抵接部之間。
[0113]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夾緊裝置處于圖8所示的準備夾緊狀態時,即使鎖緊件422與收容槽409脫離,在夾緊工作頭的過程中,斜面432沿朝向輸出桿6的方向移動過程中亦可將鎖緊件422推入收容槽409,因此本實施例的夾緊裝置采用斜面432壓緊鎖緊件422進而壓緊工作頭的夾緊方式,對夾緊裝置的裝配要求不高,但工作可靠。
[0114]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的是,本發明還可以有其他的實現方式,比如第一工作頭不限于常規的曲線鋸鋸條,其它具有片狀連接部的工作頭均可插入第一收容部并保持在第一收容部內;第一工作頭保持在第一收容部內后不限于由動力工具驅動往復運動,如果其工作部適用于由動力工具驅動旋轉或其它運動加工工件亦可;同樣的,第二工作頭不限于常規的鉆頭、批頭,其它能插入第二收容部并能被保持在第二收容部內的工作頭均可;第二工作頭的工作部適用于由動力工具驅動往復或其它運動加工工件亦可。只要其采用的技術精髓與本發明相同或相近似,或者任何基于本發明做出的變化和替換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裝置用于將第一工作頭或第二工作頭固定在動力工具的輸出桿上,所述輸出桿具有軸線,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安裝件和夾緊機構,所述安裝件與輸出桿相連并具有形狀不同的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一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工作頭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二工作頭的第二連接部,所述夾緊機構將所述第一連接部保持在所述第一收容部內或者將所述第二連接部保持在所述第二收容部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部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及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間的收容空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形狀為卡口,在與所述軸線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面的投影為弧線或折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為多邊形或圓形收容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二收容部部分重合。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二收容部的軸線重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機構包括沿所述輸出桿的徑向方向運動的鎖緊件、使所述鎖緊件在鎖緊工作頭的第一位置和釋放工作頭的第二位置之間運動的壓緊件、對所述壓緊件施壓使所述壓緊件位于第一位置的偏壓件。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件為壓銷,所述壓銷上設有周向延伸的用于與所述工作頭配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截面從開口向里寬度漸減。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件沿所述輸出桿的軸向方向運動以壓緊或釋放所述鎖緊件,所述壓緊件具有相對所述輸出桿的軸向傾斜的斜面。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件與所述安裝件之間設有導向裝置,所述導向裝置使所述壓緊件保持沿所述輸出桿的軸向方向運動。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裝置還包括與所述壓緊件相連并驅動所述壓緊件運動的操作件。
12.一種動力工具,包括殼體、收容于所述殼體內的馬達、由所述馬達通過傳動機構驅動的輸出桿、可動作的與所述傳動機構配接的離合器,所述離合器可在兩個位置之間移動,在第一位置使所述傳動機構驅動所述輸出桿作往復運動;在第二位置使所述傳動機構驅動所述輸出桿作旋轉運動,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桿上連接有權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夾緊裝置。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對接的兩個半殼,所述第一收容部的中心線位于所述兩個半殼的對接線形成的平面上。
【文檔編號】B25F5/00GK104139378SQ201310172746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10日
【發明者】顧育明, 黃天星, 錢明峰, 朱伯元 申請人: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