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鎖死機構,尤其是艙門開啟后的限位和鎖死機構。
背景技術:
艙門是現代機械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人員進出和使用維護等的通道開啟關閉的作用。使用頻繁,對操作的方便性要求非常高?,F在大多使用掛鉤或氣動彈簧等對艙門開啟后的位置進行限制和鎖死,這種方式存在操作復雜、結構重量大、成本高等缺點。而且不具備防差錯設計,一旦發生忘記鎖死的情況很容易造成艙門的損壞等情況的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艙門開啟后的限位和鎖死的缺陷和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重量輕、具有防差錯的艙門限位鎖死機構。
為解決現有艙門限位鎖死機構存在的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艙門限位鎖死機構,包括固定耳座1、搖臂2、搖臂上的限位柱3、以及限位片4;搖臂2可轉動的安裝在固定耳座1上,限位片4一端可轉動的安裝在固定耳座1上,限位柱3安裝在搖臂2上,限位片4安裝在限位柱3上,跟隨限位柱3運動。
作為本發明限位鎖死的改進,限位片具有導軌41和限位槽42,導軌與限位槽之間設置有凸起43。
凸起43方向朝向導軌41。
限位槽42中心和限位片4轉軸中心的連線與凸起43靠近限位槽42的一邊的夾角小于90°。
在艙門正常開合過程中,限位柱3隨搖臂2運動,在限位片導軌中運動,帶動限位片運動,艙門打開到預定位置,限位柱3進入限位片的限位槽中。直接關閉艙門時,導軌與限位槽之間的凸起會限制限位柱3的運動,起到鎖死的作用。
當艙門開啟時,搖臂上的限位柱帶動限位片運動,艙門開啟到設定的角度時限位柱在限位片導軌中的行程到達極限進入限位槽卡死;關閉艙門時,輕推限位片使限位柱回到限位片導軌中,推動艙門關閉。
有益技術效果:本裝置在開啟鎖死過程中,無需多余操作,艙門開啟到最大會自動鎖死;零件少,只在原結構上增加限位柱和限位片,結構簡單,重量輕,可以大限度降低多余功能造成的重量損失;純機械結構,全部通過機械連接和運動固定,故障率低,運行可靠,減少維護保養和維護流程。
附圖說明
圖1為艙門關閉狀態示意圖;
圖2為限位片結構示意圖;
圖3為艙門開啟狀態示意圖;
其中,1:固定支座,2:搖臂,3:限位柱,4:限位片,41:導軌,42:限位槽,43: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所示,一種艙門限位鎖死機構,其包括固定耳座1、搖臂2、搖臂上的限位柱3、以及限位片4;搖臂2可轉動的安裝在固定耳座1上,限位片4一端可轉動的安裝在固定耳座1上,限位柱3安裝在搖臂2上,限位片4安裝在限位柱3上,跟隨限位柱3運動,在使用過程中,固定耳座1固定在基體結構上的,為固定結構,搖臂2一端可轉動的裝在固定耳座1上,另一端安裝在艙門上,可隨隨艙門開合,限位片4起限位鎖死作用。
作為本發明限位鎖死的改進,限位片具有導軌41和限位槽42,導軌與限位槽之間設置有凸起43,限位柱3穿過導軌41與搖臂2固定,搖臂2轉動時,限位柱3在限位片4的導軌中運動,帶動限位片4跟隨限位柱3運動,如圖2所示。
上述凸起43方向朝向導軌41,對艙門開啟角度進行限定。
限位槽42中心和限位片4轉軸中心的連線與凸起43靠近限位槽42的一邊的夾角小于90°,使艙門在固定位置卡死。
艙門開啟操作時,艙門開啟到限定位置,限位柱進入限位槽,固定支座、搖臂、限位片形成三角形穩定機構。
請參閱圖2所示,搖臂2隨艙門開啟到預定位置時,限位柱3在限位片4的導軌中運動到極限位置,進入限位片4的限位槽42中,形成三角形穩定機構,鎖死,如圖1所示。
艙門關閉操作時,將艙門向開啟方向推動,同時輕推限位片4,使限位柱3回到限位片4的導軌41中,推動艙門關閉,如圖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