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拉馬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圓盤式拉馬。
背景技術:
目前,發電廠鍋爐車間設備多,在維修過程中使用二抓拉馬或三抓拉馬,由于受力不均勻容易使靠背輪、聯軸器在拆卸過程中出現破損,造成資源浪費,增加維修工作量。因此,現在亟需一種受力均勻的圓盤式拉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圓盤式拉馬,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使用二抓拉馬或三抓拉馬,由于受力不均勻容易使靠背輪、聯軸器在拆卸過程中出現破損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圓盤式拉馬,包括圓盤部和頂出部,二者之間通過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連接,所述頂出部由頂出桿和連接座組成,所述圓盤部由上盤體和下盤體組成,所述上盤體和所述下盤體上各開有一通孔,所述連接座上也開有兩個所述通孔,第一連接桿的兩端分別穿過所述上盤體的通孔和所述連接座的通孔,第二連接桿的兩端分別穿過所述下盤體的通孔和所述連接座的通孔,所述上盤體一側和所述下盤體一側均設有突出的邊沿,所述邊沿上設有夾緊螺母。
作為一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上盤體的形狀和所述下盤體的形狀均呈半圓環狀。
作為一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連接桿和所述第二連接桿互相平行。
作為一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夾緊螺母的個數為兩個。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二抓或三抓改為平面圓盤式,使受力面加大,在拆卸過程中受力均勻,在拆卸靠背輪、聯軸器過程中不會出現破損,并且制造簡單、取材便捷,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靠有效。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圓盤式拉馬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圓盤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連接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連接桿;2-第二連接桿;3-頂出桿;4-連接座;5-上盤體;6-下盤體;7-通孔;8-邊沿;9-夾緊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至3所示,一種圓盤式拉馬,包括圓盤部和頂出部,二者之間通過第一連接桿1和第二連接桿2連接,頂出部由頂出桿3和連接座4組成,圓盤部由上盤體5和下盤體6組成,上盤體5和下盤體6上各開有一通孔7,連接座4上也開有兩個通孔7,第一連接桿1的兩端分別穿過上盤體5的通孔7和連接座4的通孔7,第二連接桿2的兩端分別穿過下盤體6的通孔7和連接座4的通孔7,上盤體5一側和下盤體6一側均設有突出的邊沿8,邊沿8上設有夾緊螺母9,上盤體5的形狀和下盤體6的形狀均呈半圓環狀,第一連接桿1和第二連接桿2互相平行,夾緊螺母9的個數為兩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