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閥座取出器,屬于泥漿泵附件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石油鉆井泥漿泵的閥座,是閥箱內的易損件,當閥座損壞,怎么取出閥座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并不存在一種專用的工具用來取出閥座,往往采用大力敲擊法,用鐵錘敲擊取出閥座,這容易產生機械傷人的事故。而且敲擊還有可能造成閥箱內其它結構的損壞,增加維修費用,影響正常的生產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種閥座取出器,其能夠很方便的將閥座取出。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閥座取出器,包括取出器主體,取出器主體中心部位設有孔,取出器主體前后沿豎直方向設有開口,從而將取出器主體分為了左右兩部分,在前后開口的上部位置設有螺母,取出器主體外側的上部設有擋板,螺母位于擋板上方并固定連接在一起,取出器主體的下端設有爪頭。
作為優選地,爪頭為弧形狀,其外徑大于取出器主體的外徑。
作為優選地,取出器主體外側的頂部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彈簧。
作為優選地,還包括鐵鏈,鐵鏈的兩端分別與前后兩個螺母連接。
作為優選地,取出器主體中心部位的孔的上部為光孔,光孔下方為螺紋孔。
作為優選地,取出器主體外側的上部設有臺階,擋板位于臺階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方便取出閥座的工具,使得取出閥座變得簡單易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閥座取出器的主視圖;
圖2是閥座取出器的俯視圖;
圖3是閥座取出器的剖視圖(一);
圖4是閥座取出器的剖視圖(二);
圖中:1取出器主體 2彈簧 3鐵鏈 4螺母 5擋板 6爪頭 7閥座 8絲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所述的閥座取出器,包括取出器主體1,取出器主體1為圓柱體狀,取出器主體1沿中心線位置設有上下通透的孔,取出器主體1前后沿豎直方向設有開口,此開口從取出器主體1頂部一直開到底部,開口部位投影呈三角形狀,從而將取出器主體1分為了兩部分。
在前后開口的上部位置分別設有圓柱狀的螺母4,取出器主體1兩部分的相應位置設有弧形凹槽,用來安裝螺母4,所以取出器主體1的兩部分可以繞著螺母4旋轉,螺母4的外端伸出弧形凹槽一段距離。取出器主體1外側的上部套有圓環狀的擋板5,取出器主體1上部的外徑大于下部的外徑,從而形成了一個臺階面,擋板5位于此臺階面上,擋板5的內圈與取出器主體1外側之間留有一定間隙。螺母4位于擋板5上方,螺母4外端通過焊接與擋板5固定連接在一起,取出器主體1的兩部分下端設有爪頭6,爪頭6為弧形狀,爪頭6的外徑大于取出器主體1的外徑,爪頭6與取出器主體1為一體式結構。
取出器主體1外側的頂部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彈簧2。還包括鐵鏈3,鐵鏈3的兩端通過螺栓分別與前后兩個螺母4連接。取出器主體1中心部位的孔的上部為光孔,光孔下方為螺紋孔,螺母4位于光孔部分。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圖3所示,將取出器主體1的兩部分沿開口閉合,拉住鐵鏈3將爪頭6部位深入到閥座7下方,擋板5會卡在閥座7的錐面上,保證取出器不會從閥座漏下,此時,由于頂部彈簧2的作用,給取出器主體1的兩部分一個力,使這兩部分有一個打開的趨勢,再將絲杠8沿著中心孔旋入,使取出器主體1復位,如圖4所示。此時爪頭6正好卡在閥座7底面上,然后往外拉閥座取出器,從而將閥座7取出。
當然,上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對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范圍。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歸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