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海綿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海綿的豎向切割傳送機構。
背景技術:
過大的海綿在成型運輸時不能橫向運輸,因為這樣太占用廠房的面積。而在豎直運輸上傳統的夾具會讓海綿形變過大,不利于后期的切割。
如果采用豎向運輸則切割定位不好,如何精準定位,如何取放海綿都成為了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針對海綿的豎向切割傳送定位和取放的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海綿的豎向切割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機架、機架底部的輸送機構,所述的輸送機構以環形陣列,輸送機構將海綿夾于中心且向上傳送,輸送機構的上方設有導向機構,在輸送機構和導向機構之間設有切割機構,所述的導向機構上方設有置放平臺,置放平臺上設有感應開關,所述的感應開關與輸送機構和切割機構電連接并控制輸送機構和切割機構的啟停,切割后的海綿由后繼的海綿將其往上頂升,并通過橫向的推力將海綿推至置放平臺上。
所述的感應開關安裝在一根豎直的伸縮桿上。
所述的切割機構包括定位座、鋸條,所述的鋸條一端設有電機和聯動桿,所述的電機與定位座固連,所述的聯動桿和電機的 軸心、鋸條的端部均為鉸接,所述的鋸條與定位座插接,所述的電機能帶動鋸條橫向往復移動,所述的定位座固定在水平傳動的傳動鏈的其中一段鏈節上,所述的電機、傳動鏈由上述的感應開關控制啟動。
所述的鋸條設有兩根,鋸條以同向上下分布設置,其中一根鋸條與定位座固定,另一根鋸條與電機聯動,兩根鋸條在往復運動時形成錯位剪口。
所述導向機構包括導向轉筒,所述的導向轉筒的滾動部面向海綿的側壁,所述的導向轉筒環繞海綿設置分布。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裝置通過感應開關來實現海綿切斷的長度,當感應開關感應到海綿時,輸送機構停止運輸,切割機構工作;當切割機構切割完畢后,輸送機構重新開始運輸,將切好的海綿往上頂送;最后由外力將海綿橫向推放在置放平臺上,此時感應開關無感應物感應,再由下次海綿上升時,感應開關再次開啟,實現循環。該裝置下面以環形陣列輸送機構輸送,上面以導向轉筒周向定位,因此海綿的扶持非常均勻,切割時水平線控制更為容易且不會歪斜。其次,改用鋸條為割刀,相比傳統的平刃割刀而言,平刃割刀會有按壓的動作,在柔性的海綿上極易形成切面的高低不平,而鋸條在切割時,切口劃入平整,出來的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定位座、鋸條的俯視圖。
圖3是電機與鋸條的連接關系圖。
圖中,1、導向轉筒;2、海綿;3、電機;4、定位座;5、鋸條;6、傳動鏈;7、輸送機構;8、聯動桿;9、置放平臺;10、伸縮桿;11、感應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機架底部的輸送機構7,所述的輸送機構7以環形陣列,將海綿2夾于中心且向上傳送,機架的上方設有導向轉筒1,所述的導向轉筒1的滾動部面向海綿2的側壁,所述的導向轉筒1環繞海綿2設置分布。所述的輸送機構7和導向轉筒1之間設有切割機構。導向機構上方設有置放平臺9,置放平臺9上設有感應開關11,所述的感應開關11安裝在一根豎直的伸縮桿10上,感應開關11可通過伸縮桿10改變位置。
所述的感應開關11與輸送機構7和切割機構電連接并控制輸送機構7和切割機構的啟停。切割后的海綿2由后繼的海綿2將其往上頂升,并通過橫向的推力將海綿2推至置放平臺9上。該裝置通過感應開關11來實現海綿2切斷的長度,當感應開關11感應到海綿2時,輸送機構7停止運輸,切割機構工作;當切割機構切割完畢后,輸送機構7重新開始運輸,將切好的海綿2往上頂送;最后由外力將海綿2橫向推放在置放平臺9上,此時感應開關11無感應物感應,再由下次海綿2上升時,感應開關11再次開啟,實現循環。
切割機構包括定位座4、鋸條5,所述的鋸條5一端設有電機3和聯動桿8,圖2、3所示,所述的電機3與定位座4固連,所述的聯動桿8和電機3的軸心、鋸條5的端部均為鉸接,鋸條5與定位座4插接,電機3能帶動鋸條5橫向往復移動。鋸條5設有兩根,鋸條5以同向上下分布設置,其中一根鋸條5與定位座4固定,另一根鋸條5與電機3聯動,兩根鋸條5在往復運動時形成錯位剪口。所述的定位座4固定在兩條水平移動的傳動鏈6上,定位座4與其中一節鏈節固定。該裝置下面以環形陣列輸送 機構7輸送,上面以導向轉筒1周向定位,因此海綿2的扶持非常均勻,切割時水平線控制更為容易且不會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