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列車車門承載驅動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軌道交通行業快速發展,對列車內門的使用維護和裝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專利文獻CN201372659Y公開了一種車門承載驅動系統,該文獻中的車門承載驅動系統型材多、模具多、滾輪多、軸承多,這就注定了該產品存在零件較多、加工的步驟繁瑣、裝配的難度太大、后期的維護困難的缺陷。另外承載驅動機構與列車門板的連接采用的是多螺栓連接,此連接方式安全性不高,對調試和安裝的要求較高。這些缺陷直接影響了此產品的適用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更簡單、更經濟、更安全的列車車門承載驅動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列車車門承載驅動系統,包括承載導軌和攜門板,在承載導軌上具有滑輪槽,攜門板的下端固定在列車門板上,攜門板的上端安裝有滑輪,安裝在承載導軌的滑輪槽內滑動。
進一步限定,承載導軌為截面呈E型的型材,包括豎板部分和位于豎板部分一側的三個橫板部分,豎板部分與中部橫板部分、下部橫板部分共同構成承載導軌的滑輪槽。
進一步限定,本列車車門承載驅動系統還包括驅動機構、自復位機構和電氣部件,驅動機構、自復位機構和電氣部件安裝在承載導軌上,驅動機構和自復位機構與攜門板驅動連接。
進一步限定,電氣部件設置在承載導軌的正前方的中間區域。
進一步限定,驅動機構的帶輪通過角鋼安裝在承載導軌上。
進一步限定,攜門板為具有底部折邊的L型型材,攜門板的底部折邊與列車門板通過螺栓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列車車門承載驅動系統采用單導軌型材作為承載導軌,所有傳動結構全部安裝于此導軌上,簡化了結構,減少了能量的損失、提高了機械效率,安裝更加方便、加工更加容易。
在承載導軌與列車門板的連接上,采用攜門板的下端固定在列車門板上,攜門板的上端安裝有滑輪,安裝在承載導軌的滑輪槽內滑動,同樣簡化了結構,安裝更加方便、加工更加容易。
在電氣部件方面,本實用新型將所有的電氣部件全部置于機構的中間,這樣方便了后續在列車上的維護和調試。
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全面地提高產品的維護性、裝配調試性、經濟性的要求,滿足安全性、可靠性、防火、隔音隔熱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承載導軌與列車門板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其中:1.承載導軌,2.攜門板,3.滑輪槽,4.列車門板,5.滑輪,6.自復位機構,7.電氣部件,8.帶輪。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2所示,一種列車車門承載驅動系統,包括承載導軌1和攜門板2,還包括驅動機構、自復位機構6和電氣部件7,在承載導軌1上具有滑輪槽3,攜門板2的下端固定在列車門板4上,攜門板2的上端安裝有滑輪5,安裝在承載導軌1的滑輪槽3內滑動。
攜門板2為具有底部折邊的L型型材,攜門板2的底部折邊與列車門板4通過螺栓連接。攜門板2的作用是傳遞驅動機構、自復位機構6的動力,帶動列車門板4的打開和關閉。
承載導軌1為截面呈E型的型材,包括豎板部分和位于豎板部分一側的三個橫板部分,豎板部分與中部橫板部分、下部橫板部分共同構成承載導軌1的滑輪槽3。
驅動機構、自復位機構6和電氣部件7安裝在承載導軌1上,驅動機構和自復位機構6與攜門板2驅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結構充分的考慮了電氣的調試和維護,電氣部件7設置在承載導軌1的正前方的中間區域。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操作和檢修的空間,使得工人的維護作業能在短時間里完成工作。
驅動機構的帶輪8通過角鋼安裝在承載導軌1上。角鋼保證了帶輪8的位置度和平行度,角鋼通過螺栓固定在承載導軌1上,帶輪8將電機的動力直接傳遞到列車門板4上,從而實現了機構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