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紅外線控制門,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紅外線控制門是生活中常見的產品,在使用時,紅外線常常會出現判斷不準確的情況,由于其僅設有一個紅外線發射和接收口,不能對物體的移動進行合理分析,容易產生誤差。為了使紅外線控制門能更佳適于使用,有必要設計一種可以準確判斷物體移動,減少干擾的紅外線控制門。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紅外線控制門。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紅外線控制門,包括:玻璃門板、開合控制器、發射器底座、控制系統、紅外線解析器、開合控制器固定板、前端發射器、后端發生器、紅外線接收口、解析器底座,所述的紅外線控制門上設有兩扇玻璃門板,在所述的玻璃門板的頂部設有開合控制器,所述的開合控制器安裝在開合控制器固定板上,在所述的開合控制器固定板下方設有發射器底座,在所述的發射器底座上設有前端發射器和后端發生器,所述的紅外線控制門右側設有一個解析器底座,所述的解析器底座內設有一個紅外線解析器,在所述的紅外線解析器上設有紅外線接收口,在所述的解析器底座上方設有一個控制系統。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控制系統上設有開合控制器、紅外線解析器、前端發射器和后端發生器的控制電路。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前端發射器和后端發生器交錯設置在發射器底座上。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開合控制器固定板下方設有發射器底座,在所述的發射器底座上設有前端發射器和后端發生器,所述的紅外線控制門右側設有一個解析器底座,所述的解析器底座內設有一個紅外線解析器,在所述的紅外線解析器上設有紅外線接收口,可以通過前端發射器和后端發生器的配合,對物體的移動軌跡進行分析,更準確地對開合控制器進行控制。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一種紅外線控制門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一種紅外線控制門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包括:玻璃門板(1)、開合控制器(2)、發射器底座(3)、控制系統(4)、紅外線解析器(5)、開合控制器固定板(21)、前端發射器(31)、后端發生器(32)、紅外線接收口(51)、解析器底座(5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紅外線控制門,包括:玻璃門板(1)、開合控制器(2)、發射器底座(3)、控制系統(4)、紅外線解析器(5)、開合控制器固定板(21)、前端發射器(31)、后端發生器(32)、紅外線接收口(51)、解析器底座(52),所述的紅外線控制門上設有兩扇玻璃門板(1),在所述的玻璃門板(1)的頂部設有開合控制器(2),所述的開合控制器(2)安裝在開合控制器固定板(21)上,在所述的開合控制器固定板(21)下方設有發射器底座(3),在所述的發射器底座(3)上設有前端發射器(31)和后端發生器(32),所述的紅外線控制門右側設有一個解析器底座(52),所述的解析器底座(52)內設有一個紅外線解析器(5),在所述的紅外線解析器(5)上設有紅外線接收口(51),在所述的解析器底座(52)上方設有一個控制系統(4)。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的控制系統(4)上設有開合控制器(2)、紅外線解析器(5)、前端發射器(31)和后端發生器(32)的控制電路。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的前端發射器(31)和后端發生器(32)交錯設置在發射器底座(3)上。
在使用時,前端發射器(31)和后端發生器(32)不斷向紅外線接收口(51)發送紅外線,紅外線解析器(5)對紅外信號進行解析,當僅有一個發射器接收到物體通過的信號時,開合控制器(2)不工作,當后端發生器(32)和前端發射器(31)依次接收到物體通過的信號時,開合控制器(2)控制玻璃門板(1)打開。
本實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