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滑門門把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滑門門把手,包括:底座以及與所述底座鉸接的拉手,所述拉手上設置有與鎖線一端相連的鎖線扣,所述鎖線的另一端連接有鎖緊裝置,所述底座上還設置當有所述拉手帶動所述鎖線扣旋轉時,與所述鎖線扣產生位移,進而進行解鎖的鎖線槽,所述鎖線槽上設置有線鎖卡扣。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門把手上未設置扭簧,且為一次解鎖的設計結構,使得所述門把手的結構更加的簡單,降低制作的難度,降低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汽車滑門門把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的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汽車滑門門把手。
【背景技術】
[0002]車門上均設置有車門把手,拉動或者轉動車門把手對車門進行解鎖,從而將車門打開,然后車門把手通過內部設置的扭簧進行復位,這使得車門把手的結構復雜。
[0003]如中國專利:CN103452391B,一種汽車滑門多鎖體傳動機構,包括內開手柄總成和底板,內開手柄總成固定于底板一側,內開手柄總成上依次定位設有內開搖臂和限位開啟搖臂,內開搖臂上套設有扭簧;底板另一側鉚接有中控連動臂、兒童保險桿、閉鎖器總成和鉚接軸,兒童保險桿上固連有兒童保險連動臂,兒童保險連動臂卡入內開手柄總成上;閉鎖器總成通過拉桿與內開手柄總成的按鈕固定連接;鉚接軸上套設有外開連動板、帶有限位軸套的開啟搖臂、帶有接頭的外開搖臂和導軌鎖搖臂;導軌鎖搖臂一端鉚接有導軌鎖傳動搖臂,導軌鎖傳動搖臂另一端與限位開啟搖臂鉚接。
[0004]該裝置在把手上設置扭簧,用以把手在拉動解鎖后進行復位,但是使得把手總成的結構復雜,增加加工以及制作的難度,進而增加勞動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旨在提供一種未設置扭簧,從而簡化結構,加工難度低,同時也使得車門打開更加省力的汽車滑門門把手。
[0006]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汽車滑門門把手,包括:底座以及與所述底座鉸接的拉手,所述拉手上設置有與鎖線一端相連的鎖線扣,所述鎖線的另一端連接有鎖緊裝置,所述底座上還設置當有所述拉手帶動所述鎖線扣旋轉時,與所述鎖線扣產生位移,進而進行解鎖的鎖線槽,所述鎖線槽上設置有線鎖卡扣。
[0008]較佳的,所述把手還具有拉手部,所述拉手部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間形成一夾角,所述第一面板的兩端可翻轉的嵌設在所述底座中。
[0009]較佳的,所述第一面板面向所述底座的一面上還設置有與所述底座相抵的凸塊。
[0010]較佳的,所述第二面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面還設置有防滑紋。
[0011]較佳的,所述底座上與所述鎖線槽相對應處還設置有鏤空孔,所述鎖線扣穿過所述鏤空孔與所述鎖線槽相配合。
[0012]上述技術方案的積極效果是:
[0013](I)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門把手上未設置扭簧,且為一次解鎖的設計結構,使得所述門把手的結構更加的簡單,降低制作的難度,降低生產成本。
[0014](2)同時,所述拉手的第二面板上設置有防滑紋,拉動時可以增大摩擦,防止打滑,且所述拉手在解鎖時的翻轉方向與滑門的滑動方向相同,這樣可以減少滑門打開時所需的力,更加的省力。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汽車滑門把手的結構示意圖一;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汽車滑門把手的把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汽車滑門把手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汽車滑門把手的結構示意圖二;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汽車滑門把手的結構示意圖三。
[0020]附圖中:1、底座;11、鎖線槽;12、鏤空孔;13、固定塊;2、拉手;21、鎖線扣;22、第一面板;221、凸塊;23、第二面板;231、防滑紋。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作具體闡述。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汽車滑門把手的結構示意圖一,請參閱圖1所示,示出了一種較佳的汽車滑門把手,其常用于汽車滑門上,包括底座I和拉手2,所述拉手2的兩端通過銷與所述底座I鉸接,所述拉手2上設置有用以固定鎖線的鎖線扣21,所述底座I上設置有用以固定線鎖卡扣(圖中未顯示)并與所述鎖線扣21相配合的鎖線槽11,所述拉手2通過鎖線與所述鎖緊裝置相連。
[0023]本實用新型中,鎖緊裝置通過鎖線將所述拉手2拉緊,使所述鎖線扣21與鎖線槽11相抵,拉動所述拉手2,所述拉手2帶動鎖線扣21旋轉,使所述鎖線扣21與所述鎖線槽11之間存在位移,即拉動鎖線,從而使所述鎖緊裝置解鎖,使得車門打開,當所述拉手2上的力撤出后,在所述鎖緊裝置回復力的作用下拉動鎖線,使得所述拉手2復位。
[0024]本實用新型具體的實施例如下: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汽車滑門把手的把手的結構示意圖,請結合圖2所示。具體的,所述拉手2包括第一面板22和第二面板23,所述第一面板22和第二面板23之間形成一夾角,所述第一面板22的兩端可翻轉的嵌設在所述底座I中。所述第一面板22面向所述底座I的一面上還設置有與所述底座I相抵的凸塊221,進一步的,所述鎖線扣21也設置在所述第一面板22面向所述底座I的一面上。
[0026]所述第二面板23朝向所述底座I的一面還設置有防滑紋231,防止在拉動把手時出現打滑的現象。
[0027]圖3為本實用新型汽車滑門把手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請結合圖3所示。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與所述鎖線扣21相配合的鎖線槽11,且所述底座I上與所述鎖線槽11相對應處還設置有鏤空孔12,所述鎖線扣21穿過所述鏤空孔12與所述鎖線槽11相配合。
[0028]圖4為本實用新型汽車滑門把手的結構示意圖二,請結合圖4所示。另外,所述底座I上還設置有兩個凸起的固定塊13,所述固定塊13分別位于所述拉手2的兩側,用以對所述拉手2進行固定。所述固定塊13上設置有螺釘蓋,所述螺釘蓋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二面板23的上表面齊平。
[0029]本實用新型具體的使用過程為:在初始狀態時,在所述鎖線的拉動下,所述鎖線扣21與所述鎖線槽11相抵,所述凸塊221與所述底座I相抵,所述螺釘蓋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二面板23的上表面齊平。解鎖時,拉動所述拉手2,使所述拉手2翻轉,進而帶動所述鎖線扣21旋轉,使得鎖線扣21與所述鎖線槽11之間的距離增加,從而對所述鎖線進行拉扯,進一步的對鎖緊裝置進行解鎖,同時所述拉手2的旋轉方向與滑門的打開方向相同,進一步的將滑門打開。解鎖后,在鎖緊裝置回復力的作用下,所述拉手2反向翻轉進行復位。
[0030]圖5為本實用新型汽車滑門把手的結構示意圖三,請結合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門把手上未設置扭簧,且為一次解鎖的設計結構,使得所述門把手的結構更加的簡單,降低制作的難度,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所述拉手2的第二面板23上設置有防滑紋231,拉動時可以增大摩擦,防止打滑,且所述拉手2在解鎖時的翻轉方向與滑門的滑動方向相同,這樣可以減少滑門打開時所需的力,更加的省力。
[0031]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汽車滑門門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以及與所述底座(I)鉸接的拉手(2),所述拉手(2)上設置有與鎖線一端相連的鎖線扣(21),所述鎖線的另一端連接有鎖緊裝置,所述底座(I)上還設置當有所述拉手(2)帶動所述鎖線扣(21)旋轉時,與所述鎖線扣(21)產生位移,進而進行解鎖的鎖線槽(11),所述鎖線槽(11)上設置有線鎖卡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滑門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2)包括第一面板(22)和第二面板(23),所述第一面板(22)和第二面板(23)之間形成一夾角,所述第一面板(22)的兩端可翻轉的嵌設在所述底座(I)中。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滑門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22)面向所述底座(I)的一面上還設置有與所述底座(I)相抵的凸塊(221)。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滑門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23)朝向所述底座(I)的一面還設置有防滑紋(231)。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條所述的汽車滑門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與所述鎖線槽(11)相對應處還設置有鏤空孔(12),所述鎖線扣(21)穿過所述鏤空孔(12)與所述鎖線槽(11)相配合。
【文檔編號】E05B85/10GK205713563SQ20162070632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30日
【發明人】吳志光, 沈航, 曹曉鵬, 田建開
【申請人】寧波帥特龍集團有限公司